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问题及改进措施 【精选推荐】

时间:2022-11-15 15: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空心化一、表现(一)人口空心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镇,这其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问题及改进措施 ,供大家参考。

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空心化

  一、表现

  (一)人口空心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镇,这其中不仅仅只有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其中还会有青壮年在城镇拥有住房后带去的父母子女,这种现象导致农村常住人口减少过多形成空心化现象。

  1.

  使农村经济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也失去了以往鸡犬相闻的生机,农村现在给人一种没有烟火气的感觉;

  2.

  农村的生产情况和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留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其它收入,很多农村的经济形态其实和2000年前一样,都是单纯的农业经济,只是使用了机械、化肥、农药等古代农业不曾有的技术手段。

  (二)基础设施空心化

  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迅速下降,甚至有些村子已经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现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土地荒弃,这就会带来农村基础设施空心化。

  (三)文化空心化

  1.

  农村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师资力量相对较差,配备不完善,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造成文化水平的空心化;

  2.

  大量精英人才在走出农村后留在了城镇,这对农村文化的影响也很严重,也会带来文化能力的空心化;

  3.

  农村年轻人大多离开家里进城镇工作,很多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失去了受众和生存的土壤,不能有新鲜血液进行传承,面临失传的困境,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空心化。

  二、原因

  (一)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

  1.

  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发展的制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让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过于频繁,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他们到城市后虽然能取得较高的收入,但是这些青壮年的父母和子女还留在农村,他们不得不时不时回到农村。而且,这些青壮年无法享受到城镇的福利和各种保障制度,因而他们不能放弃农村的医疗等福利。城乡之间壁垒分明,阻隔了其他资源的流通,却又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这自然会带来不可协调的矛盾,从而产生农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也有很大影响,城镇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使用权,农村土地却不可以。

  2.

  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我国一直在强调“三农”问题,但收效甚微。农业产业的发展依然缓慢,和其他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产业发展不好,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比较低,他们自然会寻求更高报酬的工作。而且,由于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种植农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强,可以说,他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还在靠天吃饭,这也会打击到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劳动力会更愿意选择到城镇发展。另外,很多从农村通过上大学走出去的人大部分都不会现在重新回到农村。

  (二)城乡基础设施的差异

  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和城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离开农村的青壮年为了获得城镇的保障体系,会选择努力拿到城镇户口,同时,城镇的教育也比较好,为了子女以后的发展,很多在城镇站稳脚跟的农村人也会把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城镇。主要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很多房屋和土地闲置。

  (三)农村教育水平难以保证

  农村教育的硬件得到了提高,但在教育软件上,特别是师资力量配备上严重短板,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教学水平高一些的教师即使由政府发放补贴也不愿到农村教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教学水平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留守儿童在家教育也容易出现隔代教育的一些弊端。

  三、改善措施

  农业空心化是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影响因素,这必须要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但是治理农业空心化并不简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统筹兼顾,在不影响城镇发展的基础上改善农村问题。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重视农业生产。

  1.

  生产力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问题。农业的效益提高了,劳动力能留在农村,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把农村建设引到有活力的发展道路上。

  2.

  在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较少的现状上,大量的荒种土地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二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小农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方式的需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拉大,劳动力的转移必然会带来大量土地抛荒。是时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政府或者集体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这样不仅仅能避免小农种植的盲目性,还可以带动农业发展,留住劳动力。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资源的过度倾斜必然会影响到人口的转移,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政府要加快建立一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取消城乡福利之间的差别,使农民享有市民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项目上同等的福利,实现从身份到地位由内而外的平等。比如可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定向服务,不断完善农村老人在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提高补贴和保障的标准。

  (三)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真正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的供给、服务和管理职能。其次,要以村庄为立足点,培育乡村文化建设的传承主体,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使乡村文化供给和传承真正得到村庄的认同和接受。而且,要确保文化建设的外部供给与符合村庄内部文化需求相统一,把乡村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加强乡土文化的宣传,让城乡居民共同参与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霍聪佳.兰州财经大学我国农业空心化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文化,2016(6).

  [2]

  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

  [3]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

  [4]

  李河辉,莫国芳.农村空心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6).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下农村空心化应对策略 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的现象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农问题 改进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