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调研报告20篇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通用2篇) 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调研报告2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通用2篇)
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促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深化两好一满意,建设卫生强省”纳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2022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处、扩建5处、改造2处,新增建筑面积19500M2,新增仪器设备投资1108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37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2022年、2022年分别完成了“360工程”29处、“1127工程”87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建设任务,2022年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1000处建设,今年将完成近900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处,已建成87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12.87万,覆盖率89.25%,已为84.2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已经基本落实,2022年争取省级社区服务专项资金1150.2万元,占全省的20%。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8年居全省上游。稳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六进”活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妇幼保健门诊和产科规范化建设,调整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体制,在全市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健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了多次演练。建立起全市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疾控机构纵横连通和市、县、乡三级信息互通。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有效扼制了手足口病疫情,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有效控制了1例传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二代病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位居全省较低水平,连续多年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全市公共卫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公共卫生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楼房建设虽然勉强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位,无钱购置新仪器,现有
设备老化。如德城区疾控中心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常用的设备分别是1995年、1996年购置的,现在已基本淘汰。对照国家标准,我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置率为75%,可以检测的项目仅占标准数的80%。县级机构平均仪器配置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以饮用水检测为例,由于缺少设备,对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监测指标,市疾控中心仅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一旦发生诸如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保证迅速准确检测,给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带来严重隐患。
(三)乡镇农村卫生防保机构力量薄弱。一是投入少。有的乡镇防保机构的房屋建设虽已完成,但有房缺设备、仪器老化的现象突出,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乡镇卫生院,但政策扶持主要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方面,对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投资较少或落不到实处,致使乡村防保人员参加培训少、收入待遇差。三是乡镇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有的县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是60多岁的返聘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
(四)“重治轻防”、“重医轻防”现象明显。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陷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多年来“重治轻防”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疾控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有较大差距。一般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知识,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比较明显,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五)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公共卫生资源整合。2003年行政区划后,形成了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三区并列格局。按照要求,疾病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原县级德州市)管理原则。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三区”的疾病控制工作都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由于行政和业务管理的不同归属,致使指挥失灵、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县存在妇幼保健站隶属人口计生部门而不归属卫生系统的问题,不利于加强系统协调管理,不利于整合卫生资源。
三、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城乡安全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当前投入、长久获益的“利民工程”,也是一个可以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医疗机构得到发展,党委政府赢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民生,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健需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把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之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充分
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计划、规划、人事、财政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协作与配合,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氛围。(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抓民生工作的高度,加大对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疾控工作,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一,随着经济的增长,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慢病预防等重大任务所必须的设备、经费,应保证落实。第二,鉴于当前我市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乡级政府实际上已失去一级财政职能的实际,建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或者市对县级给以配套补助。对必须保障的免疫预防经费,实行市、县两级按比例筹集,市级专户管理,分级下拨至县、乡。第三,根据地区人口结构、疾病发病等状况进行成本测算,尝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调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第四,对疾控机构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的任务量和花费资金,通过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
(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市县医疗单位对口交流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结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工作、进修学习、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可以分批选拔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对业务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的考评。
(五)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德城区疾控中心、乡办防保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理问题。协调解县级妇幼保健站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能。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
为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03〕123号)及相关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从市情出发、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整体防治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现建设目标。
(二)建设目标
总的要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
具体目标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专业人才技术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治能力建设,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水平、预防控制水平、应急医疗救治水平和卫生执法监督水平。在2022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上,2年内基本建成完善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加快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步伐;5年内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全面
提高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三)建设原则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是:应急当前、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分级实施;平战结合、合理利用;完善网络、提高队伍。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依托现有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街道)卫生(院)所防病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调查处理和预防控制能力。
(一)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县(市)区行政区划设置,每一行政区原则上只设一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隶属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受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和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项工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调查与性质判定、处置、控制、评价以及反生物、化学恐怖事件和放射防护技术与物资储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策略、方案和技术规范;收集、报告、分析、评价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开展实验室检测检验;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参与拟定公共卫生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提供业务指导、咨询和培训;开展卫生学与健康效应评价,促进安全和卫生环境,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建设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力量建设。深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遵循精简、效能原则,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全员聘用制。严格执行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和内部考核制度,不断调整和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专业结构,形成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根据《江苏省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基本标准和要求》,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按0.2-0.3/万计算定编,县级按1-1.2/万计算定编;同时要配备必要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应急人员,市级30-50人,县级20人以上,重点负责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收集、核实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2.提高疾控机构用房条件。根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服务人口,结合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基本建设规模。市级重点建设市疾控中心,在新区易地新建市疾控中心15000平方米,其中疾控大楼12000平方米,辅助用房3000平方米。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应达到1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应为7000-9000平方米,其中,检验、业务、后勤、行政用房分别占40%、35%、20%、5%,经济较发达、防病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5-10%。
3.加强疾控机构仪器设备装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装备情况,结合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配备各类必要的仪器设备,重点改善实验室装备,建立理化、微生物检测等专业实验室;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信息管理局域网,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车辆、计划免疫冷链设备、健康教育器材的配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装备按省确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三、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要求,继续深化机构改革,规范职权划分,合理设置,优化结构,全面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监督职能,充分形成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保障到位、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一)市、县两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设置
根据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内设卫生监督机构并下设卫生监督执行机构,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卫生监督机构接受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或派驻卫生监督人员。
(二)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职能和任务
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法监管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依法监管食品、化妆品和环境、放射、学校、职业卫生等工作;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市、县两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制定辖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组织实施辖区内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参与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对医疗卫生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医务人员执业资格、执业注册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检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等法定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执行情况,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监督
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控制和菌(毒)种管理情况;对食品、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的卫生安全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餐饮业、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供餐的食品卫生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安全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情况、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医用辐射防护、核事故医疗应急措施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及其他特殊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在上述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查处;负责受理对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负责辖区内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的收集、核实和上报;承担卫生执法监督现场检测、取证工作;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卫生许可工作,并进行事后监督管理;承办上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指定或移交的卫生执法监督事项;负责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的管理。
市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同时负责对县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人员培训、资格审核等工作,查处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还要做好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有关社会卫生管理的指导工作。
(三)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基本建设
1.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由公务员或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组成。卫生执法监督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具备卫生执法监督相关的专业和法律知识,经过卫生执法监督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市、县两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编制主管部门制定的《卫生监督机构人员
编制标准方案》,并结合我市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的实际科学配备。
2.改善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用房条件。根据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职能、工作量、服务人口,结合当地卫生执法监督任务、卫生监督服务需求、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其基本建设的规模。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应按人均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落实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用房。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必需的正常行政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休息室和处理设备存放室等应急用房、听证谈话室、档案室、信访投诉室等;辅助用房包括:值班室、计算机房、罚没物品暂存室、图书室、快速检测仪器室、库房、后勤人员办公用房、执法后的个人消毒室、车库等。
3.提高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设备装备水平。根据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职能,结合我市卫生监督的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切实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装备条件。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按规定标准和要求配置公务用车、通讯设备、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防护工具和设备、计算机网络。
四、医疗救治体系
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由急救医疗机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救治机构、职业病救治机构组成。
(一)急救医疗机构
1.市急救医疗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市级红十字救护中心(120)是本市的紧急救援中心,受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指挥、调度全市范围内的急救医疗资源(含医院),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
人途中监护,必要时可以与公安(110)、消防(119)等应急系统联合行动,实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市红十字救护中心要根据急救工作需要,建立急救医疗分站,原则上每20万人左右建立一个急救医疗分站。
2.县(市)急救医疗站(紧急救援站):各县(市)单独或依托于县级综合医院建立急救医疗站,负责服务区域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向医院转诊重症病人,必要时接受所在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县(市)急救医疗站根据辖区人员分布,要在条件较好的中心卫生院设立若干急救医疗分站。
3.医院急诊科:根据需要选择若干综合医院急诊科纳入急救网络,负责接受急诊病人和紧急救援中心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的专科病区或其他专科医院转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接受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承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
各级急救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参照《江苏省基本现代化急救医疗中心(站)标准(试行)》执行。
(二)综合医院
对现有二、三级综合医院进行改造、建设,使其大部分具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非传染病人的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二、三级综合医院要有重点地加强急诊科(室)、ICU、中毒、呼吸科等专科建设,配齐配好相应的专业人才和设备,不断提高救治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与损害、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
(三)传染病救治机构
1.传染病专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负责传染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的集中收治和危重病病人的重症监护,同时承担传染病领域的科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区域内技术指导职能。医院床位数300张左右,进一步加紧改造和建设,使之达到基本现代化医院标准。
各县(市)可以选择一所乡镇卫生院改建成县级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分院或传染病区,实施统一管理,承担传染病收治任务。传染病分院床位数按45张的标准设置;建设设计按卫生部、建设部等有关规定执行,人员、设备等其他设置要求按照卫生部二级传染病医院基本标准执行,并严格按照烈性传染病感染控制要求进行改造和建设。
2.定点收治医院和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分院为全市烈性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规划床位45张,加强建设,随时准备接受烈性传染病病例。市区选择一所一级医院作为烈性传染病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各县(市)原则上设立1所烈性传染性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床位不少于50张,同时指定一所医院作为集中临时观察后备院,平时承担原有功能和任务。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平时承担原有的功能和任务。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建设标准参照传染病医院执行,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改造和建设。
3.感染性疾病科。按照“属地管理、数量适当、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的原则,由市及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及中心卫生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呼吸道疾病门诊(发热门诊)、腹泻病等传染病门诊、隔离观察室。全市各类医疗机构都要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引导可疑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就诊。城市二级以上、农村乡镇卫生院(医院)以上医疗机构均应按设置标准建立腹泻病等传染病门诊,对传染病可疑病人实施隔离观察和转诊。
(四)职业中毒救治机构
针对我市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生发展趋势,在现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治疗病房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和技术力量,承担职业病治疗康复任务。选择部分综合或专科医院,加强建设,承担职业中毒、化学中毒、放射损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收治任务。
五、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组织
(一)乡镇(街道)卫生所
1.乡镇(街道)卫生所的功能和任务。乡镇(街道)卫生所是我市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重要环节,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机构。乡镇(街道)卫生所主要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并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承担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重点开展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参与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农村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协调、管理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促进文明村镇建设;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对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的预防保健技术服务,实行购买服务管理与考核评估。
2.乡镇(街道)卫生所的设置与管理体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卫生所。实行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体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乡镇(街道)卫生所的人、财、物管理,负责卫生所工作规划制定,负责对乡镇(街道)卫生所工作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农村卫生工作统筹规划与综合管理。乡镇(街道)
卫生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体实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并接受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乡镇(街道)卫生所业务上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
3.乡镇(街道)卫生所的人员与基础建设。乡镇(街道)卫生所按辖区人口1.2-1.5/万的比例核定编制,有条件的可按辖区人口1.5-2.0/万的比例核编,工作量较大时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医疗机构承担部分预防保健服务任务。卫生所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乡镇(街道)卫生所从事预防、保健及基层卫生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新补充的人员,必须具备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国家规定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乡镇(街道)卫生所办公场所相对独立,便于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业务用房面积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办公场所功能分区合理,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建有规范化儿童计划免疫门诊和妇儿保门诊。乡镇(街道)卫生所人员经费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人员经费根椐服务需要落实,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县级综合医院、街道卫生院及企事业卫生机构实施重组、改建或功能转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合理设置、适应需求、方便群众”的原则,一个街道(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3-5万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设置社区卫生
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标准建设,围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开展工作,纳入医疗保险。
2.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原则上1个乡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行政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放开举办主体,把好准入标准,鼓励多元化举办。坚持建设标准,在2022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70%以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率达到90%以上的基础上;2022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率分别达到85%和98%以上。完善补偿政策,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六位一体”功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六、信息网络系统
(一)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框架
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医疗机构、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市、县(市)区、乡镇(社区)三级信息报告联网,并根据平战结合、临战指挥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构成一个高效、快速、通畅、安全的网络通讯传输系统和应急防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市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具备综合检索与分析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突发事件的实时报告速度、组织指挥能力、应急处理效率和科学防治水平。
依据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纵向网络建设要求,建设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纵向网络,形成“三级网络、一级平台”。三级网络即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连接
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一级平台就是在市级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系统横向网络建设应形成“区域卫生信息网”,即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在市级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形成区域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效的网络连接。
(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
将传统疫情定期报告的逐级统计转为在线报告,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满足预警和快速反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工作,实行疫情信息网络报告,完善疫情专报和分析预警系统。建立各级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数据库。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进行核实、流行病学调查、订正,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进行执法监督。逐步建立对未知危险危害因素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急救医疗机构(120)增加接受非正规渠道信息收集能力,建立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如公安110、消防119等)的协作关系。
(三)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
采用平战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监测作用,“关口”前移,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生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危害时,该系统担负区域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等医疗救治信息服务和管理职能。
(四)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建设
在市卫生监督所建立局域网,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立计算机工作站,通过国家公用数据网接入市公共卫生网络平台。规范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报告的时间和程序,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数据库,改善卫生监督执法现场数据采集方式,完善卫生监督机构与监督对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交流,实施有效监督。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形成上下统一、协调一致的指挥体系。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级政府负责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建设。在市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功能扩充,将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医疗救治信息、卫生执法监督信息和相关信息统一在网络平台,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辨别、全过程跟踪、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采取合适的预案措施,有效动员和调度各种应急防治资源,进行指挥决策。
七、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形成一体化的应急防治指挥管理机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对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将突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工作责任制,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切实推进建设进程,确保建设任务按期
完成。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以全市行政区域为范围,建立起高效、统一、分工负责的属地化突发事件防治指挥管理体系,统一调配和管理使用公共卫生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和规范运行的环境,保证应急防治任务的实施,满足群众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在合理划分各级职责的基础上,打破条块限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有效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防治各项工作。
(二)完善财政政策,保证公共卫生体系正常运转。各级政府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集中有限财力,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努力安排资金,重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治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救治机构的正常运转。对乡镇卫生所的经费补助要由县级财政予以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服务要给予适当补助。对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因承担救治任务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给予合理补助,对患有严重传染病的农民和城镇困难患者给予救治费用补贴。
(三)坚持依法监管,充分形成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要重点加强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条件,充实力量,保证需要,形成新型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强化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防治工作依法管理。依法加强对防治机构、人员、技术等服务要素的准入管理,制定并落实规范和标准,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工作绩效和补偿水平相结合,健全考核制度,强化防治机构管理,加强培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提高效率。
(四)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应急救治专业机构和队伍整体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
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存量资源向公共卫生领域的转移,实现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在规划建设防治体系的同时,要同步研究防治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深入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防治综合机制,实现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对于控制疫情的预警和哨点作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使全市人民对突发事件防治和处置能力和技术保持较高水平。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相应整合医疗资源,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组建流行病学、消毒隔离、医疗救治应急救治队伍,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重大创伤事故、核辐射、生化恐怖和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各级各类应急防治机构按照机构建设管理标准和人员编制要求,配备符合条件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引进应急防治专业人才。
(五)形成推进合力,确保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公共卫生意识,使广大公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意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全民公共卫生道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公民的健康素质,维护公共环境。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促进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篇二: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认真贯彻落实
上级的相关精神,把为居民提供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
务作为保障居民健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统一部署,不
断加快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建成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出台了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细则和考核细则,村、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规范,养老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公共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应急处
置能力明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
意识淡薄,并且受收入水平所限,村、社区卫生机构的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
强。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中心(站)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差距仍在
拉大,社区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卫生机构待遇不是很高,现有队伍尚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不稳定,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升。三是街道辖区内相关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未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监
管尚未到位。近年来,由于个体药店准入政策放宽,零售药店大量增加,布局不尽合理,且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在导致医药市场出现不平等无序竞争的同时,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卫生机构的生存空间。四是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逐步增加了社区公共卫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尚显不足,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难以发挥,社区居民享受低成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三、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抓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要不断强化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引导群众及时、就近进行“小病”医治,充分保障居民健康。三是着力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
强化对在职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卫生队伍。
四是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投入到位。要按照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确保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公共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篇三: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1、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改善城乡居民环境面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创建1个市级卫生村,各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
2、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为契机,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确保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安全。
3、巩固市级食品安全街道成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深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示范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4、完善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城乡居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时报销管理,提升合作医疗代办员为民代办报销的服务质量。组织实施好第三轮参合居民健康体检的有序开展,健康体检率达70%以上,妇女常见病普查率达85%以上,并建立、完善体检居民的健康档案。
5、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大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疾病和地方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职业病
危害防治与监督管理,全面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的稳定和无传染疾病和地方病的爆发。
6、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进一步明确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以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为抓手,提高服务水平。
7、加强城乡健康教育。以切实改变城乡居民健康行为习惯,以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创建1家健康示范社区,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改善群众健康行为习惯。确保全街道每户农户至少获得1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8、大力开展农村改厕。结合村庄整治工作,做好农村卫生厕所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建造无害化厕所,全年新增农户卫生厕所60户以上。
9、开展经常性除四害工作。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季节,结合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做好四害密度监测,迎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
【篇二】
(一)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落实长效爱国卫生管理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
生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改厕力度,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再上一个台阶;全面开展城乡病媒生物防制,病媒生物监测覆盖率达100%,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进一步深化创卫工作。加强对辖区单位创卫的技术指导,巩固市、街道卫生创建成果,提升创卫等级,**年创建确保省级卫生村1-2个、**市级1-2个,社区要做好省级卫生进行单位的复查工作,使省级和**市级卫生村比例分别达45%和80%以上,促进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市民健康促进基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室和健康教育讲师团,普及健康知识,精心打造健康讲堂品牌;推动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创建工作,促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宣传,抓好无烟单位创建。
【篇三】
深入实施妇女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能力,提高妇科病普查率、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狠抓妇幼保健工作基础和重点,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1.及时报告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信息报告率达100%。
2.掌握育龄妇女、孕妇、0-6岁儿童健康状况,各村建立花名册;组织动员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健康教育,动员率达95%以上;协助卫生院做好孕产妇、儿童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3.建立健全法制欲婚青年名册;积极引导婚龄青年参加免费婚(孕)前检查,自愿婚检率达80%以上。
4.加强妇女生殖保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活动,二年完成率达80%以上,并建立健康档案;
5.宣传生育关怀政策,知晓率达100%
篇四: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村级自治组织应承担起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各村卫生室应当接受村两委镇街道医院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并且承担起责任区域内村一级举办家宴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方面的基本卫生信息的收集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义务并协助上级机关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协助建立和管理村民健康档案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要加大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投入尽快建立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一个专门的大型的传染病区无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或肠道传染病疫情都可以快速反应和积极收治
---------------------------------精选公文范文--------------------------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5-12-3013:57:48公共卫生事业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多年来,我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现有这些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应对非典疫情、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禽流感疫情和今秋出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精选公文范文----------------1
---------------------------------精选公文范文--------------------------
的工作中,暴露了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继续加强和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了解我市公共卫生建设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政府决策作好参谋,今年8月至9月,市十届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于10月份又作了补充调研。调研期间,委员们走访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一院和10个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听取了这些单位领导关于公共卫生状况的介绍,并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共卫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是涉及公众卫生和健康的公共事业,它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基层卫生、健康----------------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
教育、卫生信息等方面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大和外来人员的涌入,给我市公共卫生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导致了疫情的全球化。近几年来,我市的公共卫生体系先后经受住了非典、禽流感、麻疹、肠道传染病等几次比较大的疫情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纵观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集我市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与评价、健康促进与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目前该中心在编职工37人、编外人员9人,负责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调查,承担重大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的调查处理;肩负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信----------------精选公文范文----------------3
---------------------------------精选公文范文--------------------------
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组织开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环境、放射、学校等卫生的监测工作;接受卫生监督检验和社会委托卫生监测检验工作;开展健康指导及健康促进教育;指导各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近年来,市疾控中心根据自身承担的工作职能和上级有关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添置了一批仪器设备,组建了一个融检验、监测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监测中心。但现有人员编制和实验室装备还不能完全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这次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回顾几年来市疾控中心的发展历程,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不完善我市疾控网络目前还未做到对全市的覆盖,只延伸至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尚未深入到村、社区层面。现在农村一级的防保功能主要还是依托各镇、----------------精选公文范文----------------4
---------------------------------精选公文范文--------------------------
街道卫生院,尚未形成上下贯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和系统。这方面的弱点在20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霍乱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印证,往往使许多重要的措施难以实施到位,落实到位。
2、外来流动人员的疾病防控工作仍然薄弱
毫无疑问,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些人多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在儿童时代往往得不到全面的免疫接种服务,也缺乏公共卫生和健康意识。而现在这些人中有些已建立了家庭并育有小孩,有的甚至举家
迁入了平湖。由于他们居住分散,迁移频繁,且大都未在我市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登记,导致流动儿童的确切数据难以掌握,加上计划免疫的相关信息传递不畅以及家长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外来儿童常常得不到及时的免疫接种,出现了建卡率、接种率低和----------------精选公文范文----------------5
---------------------------------精选公文范文--------------------------
相关传染病发病高等情况,同时,加上一些不良陋习的影响,也增加了他们中一些传染病的高发病率。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麻疹疫情和下半年发生的霍乱疫情中多数病例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也再次证实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疾病防控工作的薄弱。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必要的卫生设施跟不上,如三格式粪池普及,河道淤泥的清理,居住空间的拥挤等都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3、疾病预防控制力量薄弱和工作能力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我市疾控中心在自身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对日益繁重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和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在人员编制上明显不足。目前,现有人员基本只能应付一些日常工作,而无法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今年我市接连遭受“麦莎”和“卡努”两次台风的袭击,造成部分地方积水和淹没,而市疾控中心由于人手不足,就无法对----------------精选公文范文----------------6
---------------------------------精选公文范文--------------------------
全市地表水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根据有关部门规定,我市的疾控人员编制数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编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也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其次,经费不足也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小难度。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4年市疾控中心获市财政拨款为121万元,占总经费的%,其余%要靠自身的创收来弥补。这就造成了实验检测设备上的更新滞后。目前市疾控中心许多年久失修、老化失灵的设备仍在一线服役,而且这其中都是必备常用设备,受此影响导致部分常规检测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疾控中心工作能力的发挥。类似对一些常规职业中毒气体样品的检验由于自身条件的原因常常无法检测而须外送,给中毒鉴定和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不便。
(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市卫生监督所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精选公文范文----------------7
---------------------------------精选公文范文--------------------------
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监督执法机构。目前,该所有职工30人,其中具有卫生监督员资格的22人,现有工作用车三辆,承担着全市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化妆品卫生、射线装置防护、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固体废物、传染病防治等11个类别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并承担对全市的食品生产、公共场所经营、学校、医疗机构以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企业共计万家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面对卫生监督对象不断增加、卫生监督面不断扩大的趋势,仅仅依靠现有的监督力量,已无法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督执法任务。
1、卫生监督网络不完善,监督执法覆盖率偏低
“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这是多年来我国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经验总结。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精选公文范文----------------8
---------------------------------精选公文范文--------------------------
从目前我市的卫生监督工作来看,广大基层需要更多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需要更多的经常性检查力量,需要更多的能在农村巡回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在关键时刻“拉得上、顶得住、打得胜”的队伍。
2、卫生监督力量薄弱,难以实现监督检查的经常性、广泛性
目前,市卫生监督所将从事一线监督管理工作的15名卫生监督员分成6个工作小组,面对繁重的执法监督任务,只靠这6个小组来完成,犹如蜻蜓点水。日常工作中以抓案件的查处和无证经营的取缔、突发事件的调查以及专项整治和重大活动、节假日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为主,难以实现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经常性、广泛性。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巡查,基本上只能做到“点到为止”,农村地区的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医疗卫生的监管工作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阻碍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卫生,外来人员的无证----------------精选公文范文----------------9
---------------------------------精选公文范文--------------------------
摊贩和流动摊贩管理,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隐患甚多状况堪忧。
3、监督执法经费投入偏少,技术手段落后
市卫生监督所是一个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近几年来的财政拨款
基本只能满足日常开支,按照卫生部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和《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的现状和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在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监督车辆、突发性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等的配备还与上述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卫生监督工作需要。
(三)基层卫生工作目前,10个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共有卫生防保人员58人,其中专职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27人,专门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16人,两者兼顾的15人。上述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卫生监督检----------------精选公文范文----------------10
---------------------------------精选公文范文--------------------------
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管理、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任务,为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
1、基层卫生防保经费不足基层卫生防保经费主要来自全市各镇(街道)的补助和各乡镇医院(卫生院)的投入。2003年,全市基层卫生防保经费预算约为150万,其中来自于各镇(街道)的补助是万元,其余大部分经费都要依靠乡镇医院(卫生院)来弥补,如果按全市总人口万计算,乡镇财政投入经费人均为元,这和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加上基层卫生防保工作的繁重,日常支出的庞大,就需要各乡镇医院(卫生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基层防保工作的公益性,长期的入不敷出必然会挫伤各乡镇医院(卫生院)的积极性,此外,近几年基层卫生防保工作人员出现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和工资待遇偏低等现象,----------------精选公文范文----------------11
---------------------------------精选公文范文--------------------------
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市基层卫生防保的发展。
2、基层卫生网络不完善,农村卫生防保力量薄弱
基层卫生防保的大量工作在农村,而目前我市农村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卫生服务网络。我市近400名乡村医生目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处理一些简单常见的疾病的诊疗、保健工作,还没有承担起村一级举办家宴、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方面的基本卫生信息的收集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等公共卫生义务。
(四)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治包括普通急救、传染病和其他生物、化学、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专业救治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主要由平湖一院承担。近几年来,市一院先后建起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功能区,提高了自身医疗救治能力。但是,一院的传染病区没有单独分设,与骨伤病区在同一幢楼房内,现有传染病----------------精选公文范文----------------12
---------------------------------精选公文范文--------------------------
房床位数只有28只。从这次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收治情况来看,我市缺少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一个大型的、设备齐全的传染病区。
(五)妇幼保健工作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疾病筛检,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市妇幼保健所在这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方面,更是功不可没。但目前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还缺少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只有1%-2%之间;此外,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儿童的保健和妇科病普查工作难以普及。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健全是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事实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在保护和增进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市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主----------------精选公文范文----------------13
---------------------------------精选公文范文--------------------------
要体现在:1、新时期疾病预防和控制任务仍然
繁重。一些传染病曾经得到过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外来人员大量涌入、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传染病在较
短时间内又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科学证明,多数传染病具有爆发、流行的时间周期性,一段时期的沉寂,不能说明威胁消失,今年我市发生的麻疹和霍乱疫情以及外地流行的流脑和乙脑疫情都是明显的事例。此外,一些新的传染病也不断被发现,加大了防控难度。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也促使了区域性的疾病流行范围扩大,进一步增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仍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
2、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致使许多慢性非传----------------精选公文范文----------------14
---------------------------------精选公文范文--------------------------
染性疾病剧增,这些新的卫生问题,成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另一重大挑战。
3、疾病预防控制手段落后、应急反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在基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多年来尽管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但由于长期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先进的疾病诊断方法、预防控制措施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另外,器械设备陈旧简陋、公共卫生信息滞后、监测处理手段的落后,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
4、随着食品中新的污染物不断被发现,以及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掺假掺杂手段的不断改进,食品安全状况仍未能有效改观;经济的发展,大量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因素;此外,“无证游医”、“医托”现象的屡禁不止等,也是急需加以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要求日益增长。但现有公----------------精选公文范文----------------15
---------------------------------精选公文范文--------------------------
共卫生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改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些也给公共卫生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6、省委、省政府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卫生强省”的决定,省卫生厅围绕建设“卫生强省”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这一目标势必成为我们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战略性任务。
三、几点建议面对当前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市公共卫生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此次调研的结果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政府参考。(一)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精选公文范文----------------16
---------------------------------精选公文范文--------------------------
胡锦涛***指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气力抓好。最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必须强化对食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不断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平湖的紧迫任务,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精选公文范文----------------17
---------------------------------精选公文范文--------------------------
全面加快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二)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网络,
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力度尽快构建一个全新的、能承载起基
本职能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以及完善市、镇(街道)和村三级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1、完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级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全覆盖,承担起全市疾病预防控制
的技术指导和监管职能。卫生监督体系要按照省卫生厅建立县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划片设置,垂直管理”为原则,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因此建议设立乍浦、新埭、新仓卫生监督分所和市区(包括三个街道和林埭镇)卫生稽查大队等分支机构,以全面开展辖区内的日常巡回监督检查,改变农村卫生监督不到位现象,增加农村卫生监----------------精选公文范文----------------18
---------------------------------精选公文范文--------------------------
督覆盖面,构筑保障我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
2、完善乡镇级防保工作网络各镇(街道)医院(卫生院)要承担起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运作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要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转变,增强对农村防保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继续做好防治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基础上,逐渐向综合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村、社区卫生服务转变。3、完善村级公共卫生网络的建设村级自治组织应承担起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各村卫生室应当接受村“两委”、镇(街道)医院(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并且承担起责任区域内村一级举办家宴、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方面的基本卫生信息的收集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精选公文范文----------------19
---------------------------------精选公文范文--------------------------
义务,并协助上级机关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协助建立和管理村民健康档案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作。
4、进一步健全突发性医疗救治体系要加大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投入,尽快建立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一个专门的、大型的传染病区,无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或肠道传染病疫情,都可以快速反应和积极收治。(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公共卫生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头绪多,难度大,责任重,必须配置足够的人力资源,以达到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对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和基层防保人员要求。建议人事部门增加市疾控中心、监督所的人员编制,更好地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力度,实现重心下移。另外,应当尽快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选调优秀医务工作者充实到基层防保队伍,使队伍充满活力;还可以鼓励在职人员加强----------------精选公文范文----------------20
---------------------------------精选公文范文--------------------------
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必要时,可以请上级医疗单位的专家下基层业务指导、安排进修等。总之,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充分挖掘队伍的潜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服务能力。
(三)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强装备建设,依托科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市财政应当继续加大对市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检测仪器和执法装备的投入力度,各种仪器设备应以卫生部的《省、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和《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为标准来添置。此外,由于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执法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专业技术特点,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监测数据,因此,配备必要的实验检测仪器和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交通工具、取证工具和技术装备,是提高公共卫生工----------------精选公文范文----------------21
---------------------------------精选公文范文--------------------------
作效率和保证卫生执法客观公正,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
2、加大对基层防保经费的投入,落实各项卫生保健措施。尽管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基层的公共卫生投入,但投入的增加和我市经济的发展还是极不相称,造成基层的卫生防保工作相对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断提高对基层防保经费的投入。建议以市、镇两级财政补贴为主,各乡镇医院(卫生院)投入为辅,切实将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落到实处。
3、继续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卫生健康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
篇二:公共卫生间卫生情况调查报告
(广东省中山市智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公共卫生间卫生情况调查报告-13012015)
公共卫生间卫生情况----------------精选公文范文----------------22
---------------------------------精选公文范文--------------------------
调查报告广东省中山市智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400-8163-000)冒死大爆料:你还敢在公共厕所洗手吗?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出去逛商场,或者外面吃饭去厕所,即使手上脏了,也不会轻易用厕所里的洗手液。并不是其他原因,正是觉得那个洗手液瓶非常的脏,即使表面非常的干净。因为你不会知道有什么按过,那里会不会有病毒,会不会传染,所以我在公共场所里,洗手液瓶我根本不会去碰。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节目曝光称,有的公共场所里的洗手液瓶表面比正常情况下多出600倍细菌!记者采访专家了解到,碰过那种“非常脏”的洗手液瓶洗手,厕所潮湿的环境,细菌大量繁殖,----------------精选公文范文----------------23
---------------------------------精选公文范文--------------------------
不仅越洗越脏,甚至可能会对手上的创面产生脓感染,细菌很多的话,还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我是非常期待商家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能够让我们放心地洗手。
就在前两天,我逛天猫时发现,里面有一间店卖自动洗手液瓶的,种类比较齐全,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那种洗手液瓶是全自动的,一伸手靠近就触发到感应器,洗手液就会自动出来。这种用起来就非常的放心,商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改善现在这个状况!我发一下他们的图,你们就知道是怎样的了。
最后,我还是劝大家,公共场所里的洗手液瓶不到逼不得已还是慎碰,比正常情况多出600多倍,相当于一个细菌培养器,厉害的话还能引起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篇三: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信息卡
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信息卡----------------精选公文范文----------------24
---------------------------------精选公文范文--------------------------
被监督单位(个人):地址:电话:一、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名称:身份证证件号码:
□□□□□□□□□□□□□□□□□□职工总数□□□□□从业人员数□□□□□
持健康合格证明人数□□□□□营业面积
□□□□□□□m2二、单位类别(可多选)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
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
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三、集中空调和饮用水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定期清洗:是□否□)无□----------------精选公文范文----------------25
---------------------------------精选公文范文--------------------------
2.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其中:管道分质供水□)二次供水□分散式供水□其他□
四、经营状况1.营业□2.关闭□五、卫生许可情况1.卫生许可证号:2.新发□变更□延续□注销□日期:年月日有效期截止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情况住宿业:宾馆: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旅店: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招待所: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游泳场所:游泳场(馆):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沐浴场所:公共浴室: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美容美发场所:理发店: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精选公文范文----------------26
---------------------------------精选公文范文--------------------------
美容店: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
其他:A级□B级□C级□不予评级□未评级□
报告单位: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报告日期:
----------------精选公文范文----------------27
篇五: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机构设置情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二)、医疗救治体系: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先后深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区、乡镇、街村的医疗和防疫保健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
方式,对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乡镇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
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
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第二级为各乡镇医院、卫生院共计29家;防保组,共计41家;第三级为村级,全区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近500家,具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乡村医生兼管。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防病站建设。几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280余万元,对区防病站的基础设施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病站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07年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
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
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
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要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针对人才队伍的现状,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有效手段,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
同时,要严把人员准入关,对进入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应对能力。要加快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要加强对疫情信息报告人员特别是基层报告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疫情信息上报的速度和质量;
要继续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乱。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城乡环境卫生体系是为有效治理城乡生活废弃物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进行的有关生活废弃物的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和社会管理等活动的总称。我国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体系的建设把环境卫生事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加快生活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国环境卫生事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一、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意义建立环境卫生体系是为了谋求良好的、卫生的公共环境状态
所实施的一种过程管理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以及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手段来实现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状态。建立环境卫生体系有利于理顺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储备。建立环境卫生体系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现代文明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城乡环境卫生的现状1.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全区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惠民活动减轻群众负担。领导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下面就举一个常州市的例子。09年3月14号常州市政协副**陆志芬率调研组在常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曹建荣、副局长陈建国陪同下调研了该市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研组听取了局长孔德才得汇报肯定了以前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2.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渐起步。由于中国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村生活废弃物基本上以堆肥农用、内部循环为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中如塑料等不可降解物逐步增多已不能完全采用原有堆肥农用方式。因此中国各地政府开始将小城镇、城郊结合部和部分乡村环境卫生纳入所在城市环境卫生体系规划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系统一些地方已取得较好成效。人民群众对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识逐渐加强。就举一个我们村的例子以前我们村各家各户的厕所都是放在家前屋后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现在全村都免费发放了建化粪池的水泥桶所以全村一夜之间在卫生的层面上迈出了一大步。
3初步建立了三大公共卫生保障工程。一是建立卫生信息化工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初步建立了连接市、县、乡的三级计算机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实行了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和个案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各自所负的责任。二是建立人才建设工程。在今后3年内全县培养一批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建立一支由20人左右组成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三是建立社会支持工程。在乡镇建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和发动城乡居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群众性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农村组织一支从事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的志愿者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
三、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公共卫生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敏捷、高效能动和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的要求我县于去年设立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初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等综合功能的完整的卫生体系。但
是要让这些组织体系真正高效运作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不断努力。虽然规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县、乡两级都要建立应急组织领导机构在县疾控中心建立日常办事机构但当疫情真正发生时光靠这些组织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通力协作才能战胜疾病渡过难关。因此该体系在综合部门联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环境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由于环境卫生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有的地方对环境卫生体系不够重视环卫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制约了环境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管理体制不适应环卫事业进一步发展。有的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分散执法力度弱化环卫改革改制工作进展较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机制不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环境污染较为突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难以与垃圾排放增长速度匹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12其余大都采用简易填埋处理未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乡村环境卫生体系相对薄弱。一些乡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较慢缺乏因地制宜的环卫机构和人员从事村镇保洁和垃圾收集处理的管理工作。
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精神把公共卫生事
业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在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中应保证公共卫生事业费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经常性增长保持同步。在卫生事业费的分配中向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倾斜。二是在卫生系统内部要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把政府卫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逐渐转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把基层卫生服务分解为基本预防保健服务和临床医疗服务两个方面并且逐步实现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基层卫生院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和开放理念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多层次医疗服务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对分别承担公共卫生预防和医疗任务的县疾控中心和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转为公益性机构。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管理水平。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探索和创新政务公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以及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体制加大政府规范化事务性管理力度。要认真落实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领导、督办和管理力度全力推动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人员素质。要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在加强新都城乡公共卫生
和基本医疗队伍建设中积极探索研究和实践医务人员的专业轮训机制、继续教育和专题培训机制、高层次进修机制、互帮互学机制、专业人员交流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巩固和拓展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均衡发展成果总结推广和发掘城乡医院捆绑式帮扶的发展优势、设备优势和业务技术指导培训优势等先进经验和办法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均衡发展。要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系统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确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医德准确处理好医患关系积极为推动全区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进一步规范城乡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监督和应急处理能力。要以成都市创造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实践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医疗卫生单位的新办法和新措施增强监管力度。要坚持在执行决策和制度建设、为民办事、提高服务效率、廉洁从政等方面下功夫严格掌握质量、服务、安全环节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要全面落实医疗惠民措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办好惠民医院、惠民病房对享受惠民医疗人员积极开展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活动提高医院在患者中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要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结束语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环境卫生事业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迅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体系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努力把中国的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篇六: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关于新时期全区公共卫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区委和区卫生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
部署,我站在认真学习和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
全区的公共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现将有
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区目
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
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较
高、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棒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
全区现有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15处,其中区直医疗卫生单位
6处(区人民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卫生学校、区妇幼保健站、
区中医院、区红十字会门诊部),镇街道卫生院9处(其中有南
湖、两城、三庄3处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6处).全区共有
卫生人员
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
人,占
%;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占
%;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
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
人,
占
%,中级职称的
人,占
%,初级及初级
以下职称的人,占
%。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卫
生防疫站)现有人员38人,在编31人,专业技术人员
36人,占职工总数的
%;本科以上学历者人,
1
专科学历者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其中副主任
医师人,中级职称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
技术人员总数的
%;10处镇街道卫生院共有防保人员
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占%,专科学历人,占%,中级
以上职称人.
区卫生防疫站是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
作的指导中心,是应用预防医学理论和技术开展疾病控制、卫
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卫生检验与评价等工作的差额事业单
位,具体承担着全区69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
法工作以及市区公共卫生“属地管理"任务,其中卫生监督方面
担负着全区6000多家“五小”单位(含民俗旅游村经营业户
2000余家)的监管执法职能。全站现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
有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5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23名,设有
办公室、防疫科、综合科、监督一、二、三科、职业卫生科、
财务科、检验科等多个职能和业务科室。目前,我区尚未成立
卫生监督所,区卫生防疫站兼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
卫生防疫站监督一、二、三科、职业卫生科和综合科承担,
主要担负全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
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
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公共卫生房屋和设施设备情况:
区卫生防疫站的疾控检验监测楼建于2004年,面积
2638平方米;区卫生防疫站、各镇街道卫生院均建立健全
2
了传染病管理网络系统,在辖区内(含市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疫情直报系统;区卫生防疫站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报告室,在辖区内(含市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发热门诊和预检室,区医院建立了传染病病房,设有观察床位。全区设置预防接种门诊11处,共有房屋间,面积达平方米。
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资280多万元、面积2638㎡的疾控检验监测楼于200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添置仪器设备30余台(套),先后取得省级计量认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职业病卫生检测资质,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测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建区以来已连续十几年实现了“一个确保”的目标,为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多年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传染病防治工作连续多年实现了“一个确保"的目标,连续20年保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健康教育稳步发展,卫生监督监测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培训,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和换卡、证工作,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实现了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不断强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管理,对全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规范设置,预防接种门诊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科学运作,严格程序操作,热情周到服务,全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再上新水平。目前,全区共有预防接种门诊11处,其中7处为省级示范化门诊、4处为市级规范化门诊。市卫生局将部分卫生监督职责下放我区以来,我站承担了辖区内除市卫生局直接监管以外的其它所有单位的监管任务,使我区监管的餐饮、生产经营等食品卫生单位和宾馆、旅馆、商场、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卫生单位新增2000多家,总数达到6000多家,大大增加了我站所承担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任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更加明显并日益突出.
4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镇(街道)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5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
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镇(街
道)、村(社区)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1家(区卫生防
疫站);第二级为各镇街道卫生院(内设防保科)共计10家;第
三级为村(社区),全区目前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具
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村卫生室兼管。
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卫生防疫站建设.几年
来,各级先后投入
余万元,对区卫生防疫站的基础设施
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疫站的技术装备水
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
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
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疫站的
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
也必须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凡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
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
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
万人次以上,切
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测,目前全区传染病总发
病率由建区初期的
降为目前的
,HIV初筛年均
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
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的建立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
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
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6
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量;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
(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疫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镇街道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
(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协调和管
8
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针对人才队伍的现状,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有效手段,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同时,要严把人员准入关,对进入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应对能力。要加快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武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要加强
9
对疫情信息报告人员特别是基层报告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疫情信息上报的速度和质量;要继续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乱。
10
篇七: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平罗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效劳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根本情况(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机构设置情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效劳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当,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装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3.房屋及其它情况: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
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二)、医疗救治体系: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根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根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根本医疗保健。二、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开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开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那么,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无视:一是局部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局部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局部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二)、公共卫生相关的根底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开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效劳能力较低。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效劳体系,但公共卫生根底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局部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置医疗设备
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标准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缺乏,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拟,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缺乏,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效劳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根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效劳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开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那么,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开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效劳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方案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
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工程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缺乏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效劳的具体工作,承当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效劳。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局部。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
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标准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平安、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响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阔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响迅速、协调高效的原那么,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根底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工程支持,加大公共卫生根底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
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开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拟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工程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工程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平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燃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当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5、改扩建平罗县“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局部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根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根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根底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八: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
1.县疾控中心大楼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
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
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
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
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篇九: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5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冠县、临清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观察了10多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根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根底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效劳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卫生效劳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
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26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到达481人。(四)血液供给与管理工作显著提升。为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矛盾,市中心血站采取调整采血车辆、延长采血时间、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采供血工作,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输血困难而延误病人救治的病例和医疗事故,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五)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稳固,妇幼保健效劳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效劳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六)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
标准;大力推进了诊所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管理和效劳的能力。(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效劳行动,开展健康教育巡讲,卓有成效地举办干部保健大课堂,向城乡居民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在报纸、电视了开辟专栏,开展咨询效劳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全社会的健康知识,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强化。(八)基层公共卫生效劳得到落实。全市127所乡镇卫生院和11所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全部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4390所村卫生室全面履行根本公共卫生效劳职能,根本形成了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根本医疗等效劳为一体的综合效劳体系,广阔城镇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根本公共卫生效劳。二、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效劳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医疗效劳、轻公共卫生”现象仍存在。个别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到位,卫生开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还比拟突出,习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效劳,没有将公共卫生效劳与根本医疗效劳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效劳往往被无视。(二)相关政策落实滞后,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根本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标准是人均25元,省补助我市70%(即17.5
元),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解决,目前市级补助经费已落实,但县级配套经费均未到位。**年,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但目前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三)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缺乏,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公共卫生效劳人员培训方案少,满足不了公共卫生效劳的需要。局部公共卫生效劳机构人员编制缺乏,影响了公共卫生效劳任务的落实。从事公共卫生效劳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量大,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劳质量。(四)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广阔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普遍地存在。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建议公共卫生事业是表达社会公平、关系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地位的意识和责任,坚持公共卫生效劳的公益性和效劳性,将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方案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完善以基层医疗卫
篇十: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精品文档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
篇一按照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先后深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区、乡镇、街村的医疗和防疫保健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乡镇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导,抓好落实;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
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第二级为各乡镇医院、卫生院共计29家;防保组,共计41家;第三级为村级,全区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近500家,具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乡村医生兼管。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防病站建设。几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280余万元,对区防病站的基础设施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病站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
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07年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
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
篇十一: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3篇Investigationreportonstreetpublichealthwork
汇报人:JinTaiCollege
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3篇
前言:工作报告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本文档根据工作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2、篇章2: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3、篇章3: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篇章1: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20**年魏塘街道公共卫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公共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市级卫生强街道、食品安全强街道为抓手,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为契机,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
服务,进一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目标任务
1、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改善城乡居民环境面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创建1个市级卫生村,各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
2、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为契机,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确保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安全。
3、巩固市级食品安全街道成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深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示范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4、完善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城乡居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时报销管理,提升合作医疗代办员为民代办报销的服务质量。组织实施好
有序开展,健康体检率达70%以上,妇女常见病普查率达85%以上,并建立、完善体检居民的健康档案。
5、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大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疾病和地方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与监督管理,全面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的稳定和无传染疾病和地方病的爆发。
6、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进一步明确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以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为抓手,提高服务水平。
7、加强城乡健康教育。以切实改变城乡居民健康行为习惯,以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创建1家健康示范社区,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改善群众健康行为习惯。确保全街道每户农户至少获得1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8、大力开展农村改厕。结合村庄整治工作,做好农村卫生厕所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建造无害化厕所,全年新增农户卫生厕所60户以上。
9、开展经常性除四害工作。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季节,结合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做好四害密度监测,迎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
二、工作措施
1、以国家卫生县城复查为契机,优化环境卫生面貌。
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实事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面貌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因此各单位要把公共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网络,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卫生综合水平。
一是要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环境卫生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大卫生设施的投入,稳定农村保洁队伍,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积极开展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户的评创活动,健全和完善农村保洁员工作的考核机制做到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确保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力度。在开展长效保洁的同时,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抓住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及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积极宣传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意义,引导、鼓励农户建造无害化厕所。各村要结合村庄整治,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力度,把改厕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把改厕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全年新增户厕60户以上。同时开展经常性除四害工作,制定除四害计划和密度监测方案,根据季节特征和病媒生物的消长特点,结合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彻底消灭病媒生物孳生地,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迎接好“灭鼠先进城区”复查工作。
2、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载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阵地,积极做好各类公共卫生宣传发动工作,继续开展好百场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要利用各类橱窗、黑板报、永久性标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利用村级简报,开设《卫生与健康》知识专栏,使广大群众能从多方面渠道吸取健康知识。
二是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载体,积极开展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加强计文卫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青少年的健康卫生行为活动,引导群众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
篇十二: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精神,把为居民提供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保障居民健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统一部署,不断加快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出台了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细则和考核细则,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规范,养老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公共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二、存在问题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意识淡薄,并且受收入水平所限,村、社区卫生机构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中心(站)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差距仍在拉大,社区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卫生机构待遇不是很高,现有队伍尚不稳定,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
-1-
升。三是街道辖区内相关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未充分发挥,零售药
店监管尚未到位。近年来,由于个体药店准入政策放宽,零售药店大量增加,布局不尽合理,且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在导致医药市场出现不平等无序竞争的同时,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卫生机构的生存空间。四是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逐步增加了社区公共卫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尚显不足,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难以发挥,社区居民享受低成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三、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抓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要不断强化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引导群众及时、就近进行“小病”医治,充分保障居民健康。三是着力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对在职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及人
-2-
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卫生队伍。四是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投入到位。要按照城乡社区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确保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公共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市市区环境卫生调研报告20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卫生局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例暑期医疗卫生专题调研报告基层卫生调研报告全县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调研报告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卫生行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
-3-
篇十三: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公共卫生知识体系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篇一按照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
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
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__年成立了“__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
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
一是成立了__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
二是制定了__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
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
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篇十四: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公共卫生建设的调研报告****月19日,县政协副******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公共
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在县卫计委和总医院等负责人陪同
下,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县总医院120急救中心、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物资储备库、资料室、值班室等,并召开了座谈会,观看了卫生
应急宣传片,听取了县卫计委主要负责人关于我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建设情况的汇报,委员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
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卫计委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为切入点,
多举措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
与非常态结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基本形
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全
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
根据《****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1—****5
年)》通知要求,及时制定了《****县卫生系统“****”期间突发公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专家库,抽调各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县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华康医院等民营医院和22个乡镇卫生院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了应急办,确定专人负责。全县已建立起“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
(二)强化工作举措,在完善预案上下功夫按照“负责、分级管理、社会参与”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相互衔接”的原则,县分别制定了《****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救灾防病应急预案》等四个总体预案,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卫生系统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先后制定了2****个应急预案、32个技术处理方案,收集整理了54项制度与35项职责,并汇编成册;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制定了常用的卫生应急预案,并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了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三)强化专业培训,在提升技能上下功夫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
类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等知识培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及时派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
班,并邀请省、市卫生应急专家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每
年对县、乡镇、村三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卫生应急信息员队伍人员
进行最少2次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卫生应急技术培训,切实做到
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四)强化实战演练,在临阵操作上下功夫
积极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近年来,先后组
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细菌性痢疾疫情、食物中毒、洪涝灾
害救灾防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次。
(五)强化监测报告,在畅通网络上下功夫
近年来,县卫计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网络设备投入,各网络直
报单位电脑设备齐全,网络畅通完好;县疾控中心加强对疫情报告系
统管理,及时更新疫情报告系统。全县基层卫生单位全部实现传染病
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并及时组织人员对传染病和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和预警,建立重大事件电话登记、报告制度。
此外,对于疫情高发的教育系统,实行常年晨午检制度,开展学生因
病缺课监测,实行因病缺课“日统计、日报告”制度。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六)强化应急保障,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县制定了《****县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卫生系统根据《安徽省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要求,分别在县总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建立了县卫生应急物资贮备库,贮备库有专人负责管理,在物资使用上严格执行物资调用和管理制度,目前已贮备物资金额达70余万元,统一调配,资源共享,应对突发事件。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满足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七)强化健教宣传,在普及常识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五进”方案,大力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在县城繁华地段安装大型户外卫生应急宣传广告牌,扩大卫生应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印制《卫生应急工作简报》《卫生应急知识手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手册》和各类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品免费发放。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晓度,增强了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八)强化联动机制,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卫生、安监、公安、农业、教育、交通等部门之间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4
作,充分利用各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建立多部门协调合作的卫生应急
工作体系,在信息沟通、联合执法、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
合力,提高全县卫生应急工作综合防控能力。县卫计委与相关部门联
合建立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人畜共患传染病合作机制、
应对气象条件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合作机制等,并不定期召开协调会
议,形成联动合作单位信息互通,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县总医
院未独立设置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卫生应急工作由其他部门兼职负责,
人手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工作开展。
(二)县级财政投入不足。在卫生应急处置善后保障制度不够完
善,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三)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未完善,预案体系还
不完备,一些已制定的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强,开展日常风
险评估不够全面。
(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卫生应急队伍中“核和辐射
处置”“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处置设施、
5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设备较为缺乏。个别类别应急队伍装备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五)或相关部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及使用制度不健全,卫
生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不能满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六)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及公众宣传教育有待于进
一步加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应急应用性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三、工作建议(一)突出规划引领。将完善公共卫生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我县卫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现有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信息网络等各类应急卫生资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和完成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变完善常态化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扁平化管理,层次化结构,真正做到“有组织,部门有机构,基层单位有队伍”。要明确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并不断完善决策指挥体系,加强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部门间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强化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覆盖、大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6
旗鼓的加强卫生应急宣传,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指导公众树立卫生应急意识,进一步提高公众自我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争取党委更加重视,努力营造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经费投入。要形成常态化的投入机制,建立以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各方面投入相结合的卫生应急资金保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以适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
(五)坚持改革创新。紧紧抓住我县“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应急处置能力运行模式改革,完善预警、信息、监控数字化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六)打造一流队伍。依托现有人力资源,借鉴部队预备役管理模式,组建各级各类卫生应急规范化的专业处置队伍。加强队伍的培训,改善队伍装备,规范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努力打造一批装备合理、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7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篇十五: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促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深化两好一满意,建设卫生强省"纳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2005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处、扩建5处、改造2处,新增建筑面积1950
0M2,新增仪器设备投资1108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37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2006年、2007年分别完成了“360工程"29处、“1127工程”87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建设任务,2008年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1000处建设,今年将完成近900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处,已建成87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12.87万,覆盖率89.25%,已为84.2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已经基本落实,2008年争取省级社区服务专项资金1150。2万元,占全省的20%。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8年居全省上游.稳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六进”活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妇幼保健门诊和产科规范化建设,调整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体制,在全市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健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预案,开展了多次演练。建立起全市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疾控机构纵横连通和市、县、乡三级信息互通。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有效扼制了手足口病疫情,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有效控制了1例传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二代病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位居全省较低水平,连续多年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全市公共卫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财政保障政策不到位,疾控机构建设和事业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经费等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尤其在县级疾控机构更为突出。一是本级财政拨款不足.大部分县疾控机构虽然在政府编制上是全额预算管理单位,
但一直没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县级疾控机构年度本级财政拨款8505639元(人均8266元),仅占职工工资的32%,而且疾病防治业务经费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不足部分靠有偿服务和执法执收来弥补。由于疾控部门把工作重点转向创收,而健康教育、消杀灭技术指导等业务工作无力正常开展,影响了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存在重大隐患。二是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需县级财政承担的Ⅰ类疫苗经费至2008年才得到部分解决,全市实际累计拨款325万元,为财政应拨付疫苗经费的36%,其它业务经费和办公经费没有拨付到位。三是疾控部门自身创收渠道断流。随着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所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能调整,食品生产加工划归质监部门管理,食品经营流通划归工商部门管理,作为原疾控机构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的食品卫生管理业务收入(占70%左右)基本丢失,仅市中心区疾控中心2009年预计减收260万元(预计2010年将减收400万元).在防病收入方面,原来计划免疫的免费Ⅰ类疫苗由4个品种扩大到14种。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多数县(市、区)疾控中心业务收入将锐减70%以上,工作运转受到很大制约。
(二)公共卫生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楼房建设虽然勉强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
位,无钱购置新仪器,现有设备老化。如德城区疾控中心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常用的设备分别是1995年、1996年购置的,现在已基本淘汰。对照国家标准,我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置率为75%,可以检测的项目仅占标准数的80%。县级机构平均仪器配置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以饮用水检测为例,由于缺少设备,对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监测指标,市疾控中心仅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一旦发生诸如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保证迅速准确检测,给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带来严重隐患.
(三)乡镇农村卫生防保机构力量薄弱。一是投入少。有的乡镇防保机构的房屋建设虽已完成,但有房缺设备、仪器老化的现象突出,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乡镇卫生院,但政策扶持主要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方面,对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投资较少或落不到实处,致使乡村防保人员参加培训少、收入待遇差.三是乡镇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有的县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是60多岁的返聘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
(四)“重治轻防”、“重医轻防"现象明显。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陷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多年来“重治轻防”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疾控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有较大差距。一般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知识,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比较明显,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五)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公共卫生资源整合。2003年行政区划后,形成了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三区并列格局。按照要求,疾病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原县级德州市)管理原则.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三区”的疾病控制工作都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由于行政和业务管理的不同归属,致使指挥失灵、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县存在妇幼保健站隶属人口计生部门而不归属卫生系统的问题,不利于加强系统协调管理,不利于整合卫生资源.
三、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为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城乡安全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当前投入、长久获益的“利民工程",也是一个可以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医疗机构得到发展,党委政府赢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民生,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健需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把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之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计划、规划、人事、
财政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协作与配合,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氛围.
(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抓民生工作的高度,加大对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疾控工作,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一,随着经济的增长,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慢病预防等重大任务所必须的设备、经费,应保证落实.第二,鉴于当前我市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乡级政府实际上已失去一级财政职能的实际,建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或者市对县级给以配套补助。对必须保障的免疫预防经费,实行市、县两级按比例筹集,市级专户管理,分级下拨至县、乡。第三,根据地区人口结构、疾病发病等状况进行成本测算,尝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调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第四,对疾控
机构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的任务量和花费资金,通过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增强群众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规范健康行为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卫生科普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要运用多种形式,经常性编发宣传教育资料,特别要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等卫生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条件做好干部群众的定期健康查体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治小病.新闻宣传部门要通过在媒体设立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科普教育.(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市县医疗单位对口交流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结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工作、进修学习、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可以分批选拔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
生到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对业务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的考评。
(五)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德城区疾控中心、乡办防保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理问题.协调解县级妇幼保健站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能.
篇十六: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2022年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依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支配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讨论。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机构设置状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掌握、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当,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状况: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
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育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状况: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看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二)、医疗救治体系:
第1页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看床10张,"120'抢救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抢救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肯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根据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的支配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先后深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区、乡镇、街村的医疗和防疫保健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沟通、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特殊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进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掌握,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当说经受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殊是在经受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进展。调研状况说明,近年来,区乡镇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的确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
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
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学问的宣扬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添;
四是加强协调、亲密协作,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掌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第二级为各乡镇医院、卫生院共计29家;防保组,共计41家;第三级为村级,全区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近500家,具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乡村医生兼管。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防病站建设。几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280余万元,对区防病站的基础设施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病站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养。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员,要求必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需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需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打算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掌握。(三)加强医疗救治体
第2页
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进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年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常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
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状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添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
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准时精确。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缺乏,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缺乏,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缺乏,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特殊是从事疾病预防掌握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添。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学问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进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一五打算',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
第3页
篇十七: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2021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
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
1.县疾控中心大楼
1/5
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
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
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
2/5
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
(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
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
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3/5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
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
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
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
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5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5/5
篇十八: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研报告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研报告年是新中国成立周年,也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后的又一个新的起步之年。按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国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市人大团一组于年3月20日组织全体代表对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了实地考察。本次视察重点围绕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主要工作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代表们对区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以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报告如下:一、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区是市的中心城区之一,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2万,下辖11个街道,8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4万,是市委、市政府和军区等机关所在地。区域内医疗资丰富,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6家。承担着辖区居民及近20万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健康保健服务。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消毒杀虫中心4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8个公共卫生分中心更是承担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及妇女、儿童保健等公众服务的职能。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状近年来,区卫生系统,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机遇,依法加快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省社区卫生服务条例的颁布和市政府切实改善民生、落实“病有良医”要求实施意见的提出,都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同时,抓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相应增加的机遇,转变服务方式,实现全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一是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的网络化管理,推进疾控、妇保进中心,中心团队进社区,社区医生进家庭的工作模式。
二是加强责任医生和社区居民的密切联系,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健康保健服务,积极探索责任医生团队在社区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实行绩效考核,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立了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区妇幼保健所为龙头,区消毒杀虫中心等专业机构为辅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分中心为网底。覆盖全区81平方公里、万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运行情况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区三家公共卫生单位全部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确保公卫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业务项目经费,在市率先实现了创收与服务全分离。年,进一步优化工作网络,完善公共卫生组织体系,在全区各街道分别成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分中心。全系统克服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困难,坚持实行专业公卫人员派驻制,派驻到各分中心的公卫人员依托各分中心现有的专业人员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切实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公共卫生的服务职能,筑牢了公卫网底,提高了我区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加强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区卫生局设立应急办公室,成立应急专家组,建立了由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执法等90人组成的6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应急管理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使全区的卫生应急实战水平显著提高。并针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了救灾防病、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多种传染病及卫生保障的应急预案。目前,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以区疾控中心为平台全部实现传染病的网络直报。一是在应对“手足口病”的传染病疫情中,有效预防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重点人群的防控和处置力度。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有效处置了352例“手足口病”患儿。实现了零死亡目标。
二是在处置毒奶粉事件中,认真做好全区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医疗诊治工作,高度重视可疑患儿的搜索筛查。制定搜索筛查方案,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家庭,开展网格化搜索。共搜索儿童18233人、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8070人。确保了不漏诊、不误诊、不过诊。
三是在保障奥运会、残奥会火炬传递、世界城市论坛等重大会议活动中,我们进一步强化卫生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专门成立了医疗卫生保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预案,组建医疗救护队,配备人员,调遣车辆,备足物品。实现了不出现一例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事件的目标,圆满完成了20多个重大活动累计10万余人的卫生保障任务。
3、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的水平明显提高一是积极推进健康城区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卫生日、广场活动、社区健康宣传栏、组织社区讲座等形式,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全年共开设各类健康知识讲座20余场次。二是有效开展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积极开展创建“市预防接种示范区”活动,加强各接种点的硬件设施投入,接种环境明显改善。依法开展各类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去年,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上年下降。针对不同人群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控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月定期到区看守所进行艾滋病筛查,认真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工作,积极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已筛查和干预相关人员298例。结核病作为发病率
配合街道共同做好“护税协税”工作。为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保驾护航,在卫生行政许可中开设绿色通道,实行“许可承诺制”,项目前
篇十九: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1.县疾控中心大楼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
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
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篇二十: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P> 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增进人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为深入了解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规范到位,近期先后到县财政局、卫生局及全县18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采取听取情况介绍、查阅账单凭证、实地核查服务对象、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及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几年来的情况展开专题调研,从中发现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二、当前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级资金配套不到位,拨付不及时
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22】311号)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河南省财政厅也依据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的变化逐年下达了省、市、县三级的资金配套比例。但我们调查中发现,市县两级尤其是县级公共卫生补助资金配套不到位,2022至2022年,我县仅在2022年、2022年按上级要求进行了配套,2022、2022年度分别应配套204万元、249.16万元,但配套资金一分钱也没有到位,即便如此,调查中还发现截止2022年底,财政局账户上还滞留上级公共卫生补助资金236.29万元未下拨。在资金拨付上,上级要求年初预拨、次年结算,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每年本应年初预拨
的70%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往往到五六月份才能到位。补助资金的配套不到位和拨付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
(二)公共卫生宣传不力,群众知晓度低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已经实施四年,这项惠及全县居民的医改政策本应人人享有、个个知晓,但我们在走村入户的调查中却发现,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这一名词基本没有人知道,政府给自己购买了哪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连直接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大多数村医也对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之不详。
(三)服务执行不规范,项目实施不到位
当前我县虽然按照上级要求,所有应予实施的项目已经全部启动实施,但普遍存在服务执行不规范、项目实施不到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项目开展不均衡。建立健康档案、预防接种等项目进展较好,儿童保健及孕产妇保健等其它项目开展相对滞后,进展较慢。二是地区差异较大。农村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本医疗卫生机构,项目推进相对较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体制、人员、流动人口多等因素制约,项目推进比较缓慢。三是服务质量不高。很多项目虽然实施了,但工作开展率、精细化程度等与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22年版)》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服务项目不完整,质量不高,健康档案填报不真实、不规范、利用率不高及随访记录弄虚作假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以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为例,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免费享受到5次保健服务,产后至少2次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1次产前保健时,还应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等。可实际中,相当一部分孕产妇并未享受到这些服务,有的村级妇幼专干甚至连本村有几个孕产妇都不很清楚,跟谈不上随访和指导了。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健康档案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各级医疗机构掌握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依据,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调查中发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都没有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也不能共享,再加上接诊医生嫌麻烦、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居民就诊记录不能得到及时完善、更新、补充,居民的既往病史不能在电子档案上体现,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成为死档,使健康档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五)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现象严重
按相关制度规定,县级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并按实际考评情况核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包括村级)为了应付上级一年两次的检查考评,骗取上级补助资金,上报的居民健康建档率、重点人群随访记录、孕产妇健康管理、新生儿健康管理等数字不同程度掺杂水分。据报表和考评结果显示,各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普遍达到95%以上,重点人群接受服务的人数占60%以上。但调查发现受访居民实际接受基层医疗机构建档服务的比率不超过80%,有的居民虽建有健康档案,但其本人却一直在外地,并不知情,也未接受任何服务;接受体检的重点人群享受其他规定项目的比率也仅为20%,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新生儿健康管理指标虚高。例如我们在歪子镇一村级卫生所调查时发现其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不到80%,且只有姓名、年龄两项;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新生儿健康管理人群为空白。
(六)违规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现象严重
《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但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卫生机构仍将补助资金用于单位非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三金发放,且挪用于明令禁止的设备、吃喝招待、节日福利补助、二类疫苗购买、医疗事故赔偿等项目支出,甚至巧立下乡督导劳务费、完善健康档案劳务费、接种劳务费等名目支出。如我们调查中发现的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将2022年上级下拨的370058元补助资金全部截留,而且用专项资金101万元购买二类疫苗,歪子镇卫生院将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医疗事故赔偿,沙堰镇卫生院支出完善健康档案劳务费4516元。调查总计发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违规截留挪用资金2638677.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