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3篇)

时间:2022-11-19 19:20:09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3篇)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影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应急预案制度不完善,应急培训不到位、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3篇),供大家参考。

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3篇)

篇一: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影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应急预案制度不完善,应急培训不到位、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等,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就无法进行有效处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制定解决方案,这就会导致事故的危害增加。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进行控制和处理,将危害控制在最小,以此促进单位的稳定发展。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应急预案制度不完善

  其一,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总体预案应该是本单位关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应急救援体系、预警机制和相应机制等。部分单位在制定预案时,没有理清专项预案和总体预案的关系,还有甚者把专项预案和总体预案脱节,最后导致了预案无法落实。其二,是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当前很多单位没有建立预警、响应机制,或者响应分级不合理,当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汇报,及时响应,或者不知道向谁反馈。

  2、应急管理培训形式化

  一方面,在应急救援队伍中,还有很多人员不具备救援工作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不能很好的保证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导致救援效果不佳,给单位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应急演练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单位应急管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最后,部分单位在应急演练时没有制定演练方案,导致演练过程中漏洞百出,最后草草收场,演练结束后也未进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导致未达到演练的目的。

  3、应急管理工作重视度低

  应急管理是一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诸多单位领导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导致应急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应急管理的管理层次不够高,体系不顺,各部门协调不够。(2)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力、应急装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3)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不够重视、不规范。(4)没有对本单位的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二、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探讨

  1、加强应急宣传培训

  单位在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时,必须对本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应急事项进行详细说明,让其了解作业场所危险源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危险因素。切不可先上岗再培训或不培训就上岗,新进员工除了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外,还必须掌握本岗位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在岗员工进行分类不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置技能。最后加强应急演习,切实提高实效。

  2、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

  我们必须根据单位的规模、管理体制、生产及其事故的特点,来确定本单位应急管理的层次、应急指挥体系、预警和响应的级别、预案体系等,要求各层级职责明确,体系清楚,运行顺畅。在响应级别升级时,接口要紧密,要明确升级的条件、联系方式,要与上级预案衔接。由此可见,预案应该针对各类事故的征兆、紧急处置技术以及逃生技巧等,编制各岗位的应急指南,应该将岗位应急指南与岗位安全规程结合,并加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

  3、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编制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的规范合理。在实际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写时,要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开展这项工作,对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单位中的应急措施和设备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写,保证应急预案的完善性,编写完成后,待其通过审核后发布到单位的各个部门。

  4、要加强应急培训工作

  国家应分行业、分岗位组织编写各类人员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针对应急管理人员、指挥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并进行考核,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置技能。让相关人员达到:①了解作业场所的主要危险,能发现事故险情并及时报警,了解逃生路线和方法;②岗位操作人员、各类值班人员、检查人员等应掌握基本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技术,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掌握岗位事故预兆的基本控制操作,熟悉事故预警及应急预案的内容;③救护队员应掌握危险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能根据有关指南的要求,正确处置、控制各类事故,抢救遇险人员,执行事故现场危险源的清除程序;④应急指挥人员应能控制事故现场并执行现场应急行动,协调应急队伍之间的活动和通讯联系。

  5、做好应急演练工作

  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后,也需要进行应急演练。不能采用舞台表演式的演练方法,需要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保证演练方法具有实践性。有关部门需要提前进行方案的设计,建立完善的应急演练模式,在不断演练的过程中,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保证演练结果达到相关标准。应急演练结束后,有关部门需要进行评价,指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提升各部门的熟练度,为实际事故发生时的有效处理提供保障。

  6、要将日常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

  安全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安全管理主要是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管理,应急预案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突发情况设计的,我们希望应急预案永远派不上用场,但是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切是皆有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并做好应急管理。对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实现对各项危险因素的全面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实现日常管理工作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将应急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结语: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就可以体现出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需要将其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进行及时处理,做好应急措施,在事故发生后可以快速开展应急的处理行动,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柠.浅谈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12):73-74.

  [2]刘东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尚品,2017(6):239-240.

篇二: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

  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GDP连续多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开展速度举世瞩目。在充分肯定经济开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平安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202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其中重特大事故98起,死亡2022人。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积极参加火灾、矿难、危险等事故灾难和各类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做出了积极的奉献,如2022年全国矿山救护队伍共处置事故2359起,抢救遇险人员2627人,其中生还1016人;危化救援队伍参与事故救援2074起,抢救遇险人员1085人。事故的救援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有着诸多因素,是上下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心,指示明确,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事故救援处理工作。二是信息畅通,事故报告迅速,为应急救援争取了时间,减少人员伤亡。三是果断决策,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四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使整个救援过程井然有序。五是社会各方积极支援,密切关注,共同努力。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表达。近年来,各级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应急管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不能盲目乐观,社会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开展处于关

  键时期,影响公共平安的因素增多,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应急管理工作根底仍然比拟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各类事故的能力有待提高。一、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1.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那么,形成指挥统一、反响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总体要求,做好平安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增强应对平安生产事故的快速反响能力,提高平安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水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151个市地建立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但很多州、县市安监部门尚未组建平安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培训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能;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藏和防护器材的日常维护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预防性平安检查等工作,使平安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2.应急救援管理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有待加强国家、各省都相应出台了《平安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等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平安生产事故的评估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各类事故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故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作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但是很多地方只是到年底做一些评估,平时每起较大事故都做认真评估的寥寥无几,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就更有待完善或加强了。3.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那么,分级负担公共平安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藏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平安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平安保障和应急救援

  能力。但有些地方政府、企业因资金难,未把应急救援经费纳入预算,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救援保障资金紧张,影响救援工作及其相关工作。4.演练存在问题虽然各地都制定了预案,开展了演练,而且演练也取得了成功,但演练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某些预案还存在不完全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救援处置装备保障缺乏。如从各地、企业开展的演练中,总体来说使用的救援、处置装备不但种类数量较多、而且较为先进,但有不少救援装备是临时借调来的,不少装备是紧急购置的,还有些是缺少的。(2)个人防护能力不强。从演练情况看,参加演练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缺乏、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在演练中许多部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是临时购置的,有的防护用具较简易。(3)局部应急预案尚不完善。从演练方案设计、构思,到演练实际开展,均暴露出编制的预案、特别是前几年编制的局部预案存在缺乏之处(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缺少应对处理环境污染——如雨水等下水管道封堵、清净下水处理、外围河流污水围堰堵截吸附等抢险处置要求,相关后勤保障应急行动方案缺少),有待于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

  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

  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三: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各类企业特别是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企业运作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如果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将会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在企业正常运行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判断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应急管理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企业中突发的安全事故,尽最大可能的降低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企业中的应急管理对于企业降低损失,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企业中在应急管理工作中面临真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应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在企业长期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设备故障、停电、恶劣天气等系列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发生设备伤人、用电事故、火灾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这些问题或者事故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将会为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如果提前做好了各类问题或者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因此,企业中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对于企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各类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一、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追求高额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应急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很多企业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应付检查的形式,没有真正做好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当出现突发问题或者事故的时候,容易造成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对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对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企业提前制定的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的方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但是在应急预案方案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应急预案的构思、编制以及使用等过程比较混乱,应急预案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够针对本企业有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制定预案,只是简单的针对某几个常见问题做了预案,这样的预案没有针对性,缺少逻辑,制定的预案不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在使用应急预案的时候,根本不能够指导相关人员开展具体的应急工作,没有应急救援主线,容易出现救援人员不知该做哪些事情,顾此失彼等混乱情况;二是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提前评估企业及周边的环境,一旦发生了突发事故的时候,在应急管理中,救援人员会尽快的将事故处理完,将对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但是没有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简单的将事故处理完成,缺给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损失,这样的应急预案也不成功;三是很多企业的应急预案是组织了几个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完成,没有深入到企业生产现场,不了解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更不掌握有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故,这样制定的应急预案没有和实际结合,更不会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起到作用。

  (二)企业应急演练工作不足且缺少应急物资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不会发生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根本没有将应急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不会提前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工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进行真正的实战演练,另一种是开展模拟的桌面演练,其中桌面演练就是参与人员针对事故的情况和应急预案将详细的过程和做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其他参与人员认真聆听并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等,这种方法能够熟练应急预案的各个工作流程,但是没有真正的实战性。而实战演练则是将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真正的再现场进行演练,将所有的应急救援工作过程真正操作一遍,但是,很多演练过程效果不佳,都是按照应急预案模拟进行,没有考虑到现场的变化情况。同样,很多企业认为不会发生突发事故,也就没有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还有部分企业因为资金不足,也造成了应急物资的缺乏,在

  突发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如果由于应急物资不到位错失了最佳的应急救援时间,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应急演练的成效不佳

  很多企业将应急演练看做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急演练的作用,应急演练首先要锻炼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所有参与人员熟悉应急救援的所有工作流程,能够做到相互配合,较好的完成救援任务;其次应急演练还要能够及时发现应急预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出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案的优化,还要根据演练中发现的现场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在应急演练中,很多现场人员或者车间人员根本不了解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只是简单的听从安排,没有真正了解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一旦出现了突发事故,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对。

  二、提升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措施分析

  企业应该根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实际及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尽量做到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应急演练工作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企业工作人员能够非常自如的完成应急处理工作。

  (一)做到全员参与,发挥基层人员的核心作用

  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抽掉工作人员集中完成,每个参与人员都要代表本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想所有员工进行公开并分组进行预案的讲解,所有员工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祥和和建议,并对预案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咨询,这样能够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参与到应急预案的编制中,这样编制的应急预案才能够体现出全员的思想,才能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基层工作人员是应急预案的主要实施者,要发挥基层人员的核心作用,在预案编制前要对基层人员进行调研,了解现场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在编制过程中及时吸纳基层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应急演练过程中,要让所有工作人员提前了解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所有人员参与到演练工作中,认真对待演练工作,确保演练达到效果。在突发事故应急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周边

  的河流、村庄和土地等收到污染,这些问题都要提前做好调研,并在应急预案中能够体现出来。

  (二)完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

  各企业要重视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企业负责人应该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要对部门工作的应急管理负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能够让所有工作人员能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定要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组织,并配套足够的专职应急管理人员和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并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等,严格规范应急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还要配套足够的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能够正常使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各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宣传工作,通过条幅、展板以及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应急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和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让各级管理人员提升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企业还要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让所有人员对应急预案要有充分的了解,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参与到应急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指导作用。要对应急救援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应急知识培训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养等,要让从业人员掌握足够的避险和逃生技能等。

  参考文献:

  [1]臧红建,赵建强,贾光.化工企业强化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8):50.

  [2]程光能,高海平,段庆耀.化工企业应急管理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7(32):203

篇四: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七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以及军队武警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关系问题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以基层政府为主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但是目前基层政府的处置权限和能力都非常有限不仅不可能及时有效调动本地区的部队应急资源甚至难以调动本地区的中央企业资源

  当前我国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处置显的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目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

  (二)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备基层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应急预案工作发展不平衡,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够。(三)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

  .

  出入。(四)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有待提高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还不足,应急指挥系统功能尚

  未完善,各县(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各区域间密切协作的机制有待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协同作战联合训练演练不够。

  (五)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六)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仍然有限,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储备方式仍显单一,布局不尽合理,数量偏少、品种难以动态调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数量和种类

  -2-.

  .

  不足,大型和特种专业装备缺乏。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管理体系亟待加强。

  (七)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以及军队、武警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关系问题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以基层政府为主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但是目前基层政府的处置权限和能力都非常有限,不仅不可能及时有效调动本地区的部队应急资源,甚至难以调动本地区的中央企业资源。需要研究紧急处置权,包括授权程序、情况判断、法律责任等。

  (八)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问题我国的应急救援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事业单位所属的救援队伍(如矿山、危险品、医疗急救等),分布最广的当属政府所属的消防部队。新的消防法赋予消防队伍很多新的应急救援任务,但消防作为专业的救灭火队伍,在一些急救专业技能方面还不能适应,主要体现在队伍不够专业,凭经验、凭主观能动性开展应急工作。受兵役法服役期的制约,消防战士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难以完成一些专业训练和稳定专业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队伍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二、对策建议(一)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和培训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为课题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和培训都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学科建设的选题和培训内容的选择都应该

  .

  -3-

  .

  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学科建设和培训一方面要从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实际问题中总结、梳理、提炼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该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二)要逐步深化对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认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问题是一个很新的课题,可以说,至少在国内各方面的研究者对应急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都还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还有待于我们在对应急管理实践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深化认识。(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的目的是要提高学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培训的效果要能够经得起应急管理实践的检验。要提高应急管理培训的针对性:一是要对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具有透彻的了解;二是要对培训对象面临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把握;三是要选择好适合培训对象特点的培训方式。【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4-.

篇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面临七大问题

  LT

  应急管理面临七大问题

  应急管理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关注应急管理生态链的每个环节,报道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和新应用,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参与。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应急体系日益完善

  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加强与有关专项机构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省(区、市)政府均已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大多数生产类型中央企业设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

  在应急准备方面,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

  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局部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2006年全国共开展预案演练13.7万屡次。与此同时,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重点联系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

  此外,在预防预警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在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总的来看,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比拟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法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平安生产应急救援等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

  预案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基层社区、乡村的应急预案仍然不够完善,应急演练开展得不够,有些演练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局部市(地)、县(市)政府尚未设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现有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人员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倒房重建等方面的补助标准仍然偏低,灾害保险工作相对滞后。

  物资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储藏体系尚不完善,储藏物资种类、数量偏少,一些专业应急队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够健全,预测预报尚不够准确、及时。

  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够,公众平安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须加强以下工作:加快法制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工作;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物资装备水平;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

  (本文摘自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民政部、

  卫生部和平安监管总局,对我国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评估报告)

篇六: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只做精品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一)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三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1

  只做精品

  (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x辆,其中只有x辆最大举高x米,只能开展x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我市生产、运输、使用危化品企业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一、农用三轮车运输危化品监管不到位。目前,全市农用三轮车运输氧气、乙炔、液化气等工业气体的现象比较普遍,且无人监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二、加油站内社会车辆乱停乱靠,妨碍公共安全。中石化X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设有x个加油站点,社会车辆在加油站内乱停乱靠现象比较严重,仅凭中石化X分公司难以有效扼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会龙山油库、双强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业均处在资江城区段,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

  2

  只做精品

  人员办事;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

  (二)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

  (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

  3

  只做精品

  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4

篇七: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集合4篇

  【篇一】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

  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三】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四】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

  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八: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通用多篇)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6篇第一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

  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

  一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

  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第二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

  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

  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

  (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一些基层政府的同志提出,应急管理决策需要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需要明确责任人,实际工作中执政党的负责人不可能不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有时也不可能不做出决策,那么如何界定政府负责人的处置责任需要从法律层面或制度层面加以明确。要在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和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政治体制和应急管理关系的研究,避免应急管理与政治体制两张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学。

  第三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詹丽云【期刊名称】《才智》【年(卷),期】2014(000)023社区是国家结构中最基础的社会单元,是社会构成的基础,我国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区进一步的发展。维护社区稳定,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总页数】1页(346-346)【关键词】社区;管理;问题;对策詹丽云【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市委党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相关文献】1.新形势下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冯华2.部分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潘聪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_以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为例[J],吴鹏飞4.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_以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

  利院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为例[J],吴鹏飞5.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李克

  建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第四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

  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

  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

  (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一些基层政府的同志提出,应急管理决策需要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需要明确责任人,实际工作中执政党的负责人不可能不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有时也不可能不做出决策,那么如何界定政府负责人的处置责任需要从法律层面或制度层面加以明确。要在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和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政治体制和应急管理关系的研究,避免应急管理与政治体制两张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学。

  第五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

  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

  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

  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一

  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

  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第六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

  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

  一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

  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九: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意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并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同时实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带来的冲击和损失的目标以及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特提出了以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应急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建议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人民生

  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也因此对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不顺、职责不清问题;危机意识淡薄和预警机制薄弱,信息的准确性、公开性不够;社会自我组织、自我救助能力弱;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在近几年充分的暴露出来,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

  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应急管理范围逐渐扩大为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平安事件这四个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也因此对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谓的应急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蔼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平安;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开展的有关活动。因此在我国建立健全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的重要,虽然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虽不能杜绝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但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同时降低政府的损失和人民的伤亡,并且提高政府执政部门的威信度。

  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由于我国粗放性经济的开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比方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突发事件爆发频繁,自然和人为灾害正在严重的威胁人们生活。经过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到2021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我国已相继公布了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6件,部门规章55件,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趋于完备。在近年来发生了众多紧急重大突发事件之后,国务院承当了直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职责的部门,并均建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信息通讯系统、防灾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监测预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救援救助体系。虽然我国政府在近年频繁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中的实践中积累一些经验,但是我国政府在建立应急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进行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二、我国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不顺、职责不清问题;危机意识淡薄和预警机制薄弱,信息的准确性、公开性不够;社会自我组织、自我救助能力弱;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在近几年充分的暴露出来,因此,进行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议事协调机构职权不清。议事协调机构同办事机构职责重叠,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处理危机的时候都会发生。首先是议事协调应急管理职权划分不够清晰、职责分担不够明确,造成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协调困难、管理脱节等问题。在危机发生期间,议事协调机构的协调能力是不错的,但是议事协调机构不是常设机构,它只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才被启动,

  无法有效组织各部门开展危机前的一些根底工作。二是同级协调的权威性缺乏。由一个部门出面协调同级别的其他部门还是有很大难度,尤其是同级部门协调政府的强势部门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并且现有的应急机构主要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机构与机构之间存在着沟通缺乏,难以在预警信息发布后形成统一应对能力。

  2、公民危机意识淡薄。第一,社会公民的危机意识淡薄。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公民的危机意识淡薄,在汶川地震前,即使勘测过地震云的出现,群众也不知道灾害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自救、逃生,因此导致并未于灾前建立起应对机制,悲剧发生后才真正领悟到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制中最重要的是在事发前的做好预防和控制,而不是在事发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政府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构,防止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群众也应树立一定防御意识。第二,沟通与共享信息缺乏。我国目前客观存在着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并且信息之间也缺乏互通互联的情况,这些都影响着应急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的准确性,有时还出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这都是造成信息分析平台建设薄弱的原因。3、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从性质上看,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单行法。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远未到位,具体操作性配套法规标准也有待完善,因为它在制定时就不是一部针对极端性突发事件的法律。在汶川大地震中,应急组织是临时构建的,这就造成了政策执行过程是一个行政命令式的执行过程,在危机状态下,由于宪法上对政府的紧急管理权没有明确的授权,势必造成在执行政策上就具有的滞后性,同时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出现的各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都没有明确的量刑裁定。因此,只有完善法律法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总之,面对突然爆发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的时候,不仅要协调好议事机构,树立全民的危机意识,还要逐步健全法律法规,并且还要考虑到这些突发事件还带有地域性特征,在处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必然要与该事件的特点相结合,否那么在处理时就必然出现消极的结果。

  三、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意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并有效地改良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同时实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本钱,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带来的冲击和损失的目标,以及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平安,特提出了以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1、逐步完善和加强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随着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的深化,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因此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具体如下:加强和稳固议事协调机构在危机中的统一指挥能力,以解决议事协调机构在事前协调能力缺乏的问题,应急办尤其应该致力于发挥自己在危机预防和蔼后处理中的权威性。同时政府应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2、完善应急预案的宣传和编制工作。其一,加快推进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扩大应急预案的范围,增强预案的实用性,落实各级各类预案的实际操作。其二,做好应急管理的宣传工作。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强化应急知识的宣传,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实践,持续开展危机意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一些避险常识。其三,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坚持在党的领导,建立危机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社会

  发动体制,全面树立政府威信和发挥政府与社会各方的联动机制的积极作用。3、加快法制机制建设。首先,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完善的应急法案的出台,统一应急法

  制框架体系。其次,加强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适当增加中央救灾补助工程,进一步提高有关补助标准。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的保障长效机制,本着综合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大防灾抗灾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到今天,在实践的考验中得到了一次次的磨炼并在磨练中慢慢成熟。在此时,我国政府是否能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是检验我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我国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此时最关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真正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1】龚维斌:?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2】温志强、边修蕊:?城市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8卷第2期。【3】李东序:?城市公用事业平安与危机管理?,?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第3期【4】朱中原:?中国应急机制五年大考?,?科学管理?2021年第八期【5】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科学管理?2021年第七期

篇十: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关注应急管理生态链的每个环节报道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和新使用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应急管理面临七大问题应急管理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关注应急管理生态链的每个环节,报道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和新使用,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参和。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应急体系日益完善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加强和有关专项机构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省(区、市)政府均已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大多数生产类型中央企业设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在应急准备方面,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2006年全国共开展预案演练13.7万多次。和此同时,应急管理专家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重点联系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

  此外,在预防预警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在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总的来看,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法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预案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基层社区、乡村的应急预案仍然不够完善,应急演练开展得不够,有些演练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市(地)、县(市)政府尚未设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现有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倒房重建等方面的补助标准仍然偏低,灾害保险工作相对滞后。

  物资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尚不完善,储备物资种类、数量偏少,一些专业应急队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够健全,预测预报尚不够准确、及时。

  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够,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须加强以下工作:加快法制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工作;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物资装备水平;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

  (本文摘自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和安全监管总局,对我国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评估报告)

篇十一: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P>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一)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二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

  三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x辆,其中只有x辆最大举高x米,只

  能开展x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办事;

  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

  (二)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

  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

  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

  (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篇十二: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P>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一)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三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x辆,其中只有x辆最大举高x米,只能开展x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我市生产、运输、使用危化品企业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一、农用三轮车运输危化品监管不到位。目前,全市农用三轮车运输氧气、乙炔、液化气等工业气体的现象比较普遍,且无人监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二、加油站内社会车辆乱停乱靠,妨碍公共安全。中石化X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设有x个加油站点,社会车辆在加油站内乱停乱靠现象比较严重,仅凭中石化X分公司难以有效扼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会龙山油库、双强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业均处在资江城区段,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

  人员办事;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

  (二)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

  (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

  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篇十三: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P>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

  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一些基层政府的同志提出,应急管理决策需要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需要明确责任人,实际工作中执政党的负责人不可能不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有时也不可能不做出决策,那么如何界定政府负责人的处置责任需要从法律层面或制度层面加以明确。要在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和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政治体制和应急管理关系的研究,避免应急管理与政治体制两张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学。

推荐访问:当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 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