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13篇)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1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重点难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学习过程:引入:片断1: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录像——可口可乐广告。学生观看投影,讨论:片中涉及的物质——二氧化碳。
下面我们就研究二氧化碳片断2:奇妙的二氧化碳呈现学习目标:1.奇妙之一: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
2.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3.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变化”
……课堂学习:片断3:奇妙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能不能更多,能不能更少?2.会不会更多,会不会更少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
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③二氧化碳的循环…片断4:归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片断5:奇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讨论:1.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说出简要理由)?
2.二氧化碳三态变化有何特点?3.干冰有何妙用等?
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人工降雨…。
学生归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片断6: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的“变化”
讨论:1.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等?
(提示学生最好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或摆出事实根据)
演示实验:1.二氧化碳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归纳: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可以溶解得更多一
些
2.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一部分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O2+H2O→H2CO3
但:
H2CO3→H2O+CO2
课堂小结:
片断7:二氧化碳真奇妙
1.然界物质循环离不开它
2.独特”的三态变化
3.奇妙的与水的“变化”
课堂反馈: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奇妙在何处(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
选择课堂生成性资源进一步探究
播放文字资料: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
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
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
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学生讨论原因:
归纳:奇怪的二氧化碳。今天我们来研究二氧化碳这个怪物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观看动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看图说话:(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并尝试填P39页表格)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板书:二、二氧化碳与环境
有害的一面:
看资料: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看动画:温室效应
有利的一面:看录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看动画:干冰人工降雨教师讲解: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是随着人们对它的逐步认识,在生产生活中充当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播放录像:二氧化碳灭火,干冰人工降雨,制汽水,作温室肥料。你知道它们各利用了二氧化碳的
哪些性质吗?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归纳:二氧化碳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要想合理的利用二氧化碳必须正确的认识二氧化
碳创设情景:播放文字资料: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
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2分钟。提出问题: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3.没有行否?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
播放资料:
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某些其它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加大气对太阳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篇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健康的情感;2.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的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从性质引
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2.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3.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主持讨论。【学习方法】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实验用品】自制的平衡杆、矿泉水瓶、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导管、集气瓶(盛放二氧化碳)、石灰石、锥形瓶、长颈漏斗、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蜡烛、烧杯、饮料管)【教学内容】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创设情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
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后经人们发现此山谷中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你对二氧化碳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小狗死了而人却安然无恙?(2)这则故事涉及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3)你能根据一些事实或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吗?
7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交流讨论】学生根据书上P40页的图思考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下发生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还有部分溶解于自然界中的水化学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书上P40页【创设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多少?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采取何种措施来防止这种影响?【交流讨论】学生以强答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提示或补充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师讲解】下面,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首先来探究其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展示一瓶CO2气体,观察颜色、状态,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
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现象:倾倒二氧化碳的一端纸筒下沉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创设问题】你知道舞台烟雾、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吗?放一段录像二氧化碳固体【交流讨论】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讲解】简单介绍干冰,引入其三态的变化(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变成液态二氧化碳,甚至固态二氧化碳。
降温加压
降温加压
CO2(气体)
CO2(液体)
CO2(固体)
升华吸热7
液态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器,固态二氧化碳做致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背景【演示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教师讲解】由于瓶内的部分CO2气体溶解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盖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瘪了。【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答: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可乐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2)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加压可以增大溶解量,制汽水。【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接着我们继续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CO2也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实验探究】进行以下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示:盐酸、硫酸这样的物质叫酸,紫色石蕊,它是植物花蕊中的一种色素,这种物质遇酸溶液会变红。【分组实验】A试管:盐酸+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现象:石蕊试液变红B试管:水+几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试液不变色C试管:水+几滴石蕊试液+CO2-----现象:石蕊试液变红【交流讨论】按如下思路归纳:盐酸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不是酸不能使其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才能使其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即碳酸,书写文字表达式【结论】CO2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创设问题】加热上述C试管,现象:(1)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紫色变红色)
7
碳酸(H2CO3)—加—热→二氧化碳(CO2)+水(H2O)(红色变紫色)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错)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创设问题】人们常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你知道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用来灭火吗?【演示实验】阶梯蜡烛熄灭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结论:(1)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演示实验】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引导说出这个反应的产物,并书写文字表达式【学生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讲解】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引导书写文字表达式(3)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水(H2O)【讨论】1、将石灰水放在敞口的试剂瓶里,隔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形成一层白膜,它是什么?2、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时,为什么常常要在室内生一个炭火盆?刚开始
生炭火盆时,墙壁为什么变得更潮湿?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区分4瓶集气瓶中的气体,其中分别为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答:首先分别取样。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4瓶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如果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燃烧更加剧烈,说明是氧气;如果马上熄灭,则是氮气或二氧化碳,在该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不变浑浊,则为氮气。(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三个问题。我们应重点掌握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只要我们掌握了物质的性质,
7
我们就能驾驭物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创设问题】大家知道影片中的烟雾缭绕神仙般的幻境是如何营造的吗?引入二氧化碳的用途(1)致冷剂,人工降雨剂灭火剂(2)灭火剂致冷剂(3)气体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4)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饮料四、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书P44【阅读】教材P44页至45页有关内容,结合课件图片【交流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讨论教材P45页的“联想与启示”的两个问题减少二氧化碳危害的方法:a.保持室内经常通风;b.进入可能会含较多二氧化碳的地方(如菜窖)要检查二氧化碳的含量。做灯火试验。【小结】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作业】课件展示【板书】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产生和消耗1、产生途径:2、消耗途径: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紫色变红色)碳酸(H2CO3)—加—热→二氧化碳(CO2)+水(H2O)(红色变紫色)
(2)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3)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水(H2O)(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7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四、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书P44【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简单,教学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某些知识。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创设师生共同学习讨论、研究的情景,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关知识;二、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简单易行,结合生动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演示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让他们自己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三、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际,把所学的二氧化碳的知识与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变化联系起来,相互印证,加深理解,并学会应用。【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如下】:
问题情境: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与水的作用、蜡烛的熄灭以及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已学知识,让学会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多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初三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只掌握到一些零碎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因为本节课重难点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用途上,所以在我的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以得出最终结论。这样,通过重现已有的知识,再创设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比把旧知识简单重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效果更为明显。通过这一节课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多么重要。只有问题情境创设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此外,问题的设置应有启发性、层次性。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使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轻松,教师也园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使自己受益匪浅。当然,在教学中也暴露了不足。由于学校没有专门配有电脑的化学实验室,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只能让学生配合进行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不断培养。但不论怎样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还是大有收获的。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今后还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探索出新教材下的课堂设计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7
篇三: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
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播放录像]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
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布置任务]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你能说出奇妙的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
[家庭实验]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80%容积的冷开水,再加入2g白糖和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交流讨论]
[思考、填写][观看、了解相关知识][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实验内容: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提问、讨论、解答][分析信息][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又一条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用自带的碱面和醋完成实验、得出性质][观察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交流讨论、总结][家庭实验]
有的学生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知道是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会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学生可能知道舞台烟雾,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不会有太大困难。但要得出二氧化碳有关性质可能有些难度。学生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解释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学生的问题可能是:瓶子标签上写的是碳酸水,为什么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对学生来说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酸”这一知识点是陌生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方案可能有:直接向碳酸饮料中滴紫色石蕊试液;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等等。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相应性质。该实验生活气息浓,趣味性强。课后反思:用故事导入,能使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在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时,用学生爱喝的雪碧做探究实验,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对课堂演示实验中意外出现的失败,教师要能机智的利用这一教学良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从不断的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的教育,更进一步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篇四: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仔细观察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
色;味;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广泛用于
2.碳”究活动一
(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灭火?(2)实验设计:点燃烧林史的蜡烛.、血县史缓慢地………
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一(川玻璃片配合倾倒)…观察到仕么.现
象.?…得出什么结论?…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MM-WkW
3.做”究活动二(1)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汽水瓶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实验设计:用带有塑料管的医用针头,一端插入到盛有澄清石
灰水的t^管内,另一端小心地将针头扎入可乐瓶的瓶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究活动三
(1)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实验设计:向二只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师生加入约三分之二ft积的一蒸谯水」立即施紧顺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养分析?一…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做”究活动四(1)提出问题: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实验设计:
二M化
at
二耦1化聃的溶解性实足
(J将稀醋酸滴到干燥的石蕊纸花上,放在白瓷板上
(n)将水喷到干燥的石蕊纸花上,放在白瓷板上
(m)将干燥的石蕊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
(IV)用水喷湿石蕊小花后将其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
(3)对比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操作
(1
(II)
(m)
(IV)
现象
分析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第四朵已经变红的石蕊纸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为什么?
课堂回顾:
1._色味体,固体称为3.___溶于水
二
氧
物理
质
化碳
性质
的性
化学性质
1._燃烧_燃烧也
供给呼吸
2.能与石灰水反应
3与水反应
学以致用:某晚报曾以《半个西瓜三条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
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窑,半个多小时没见该男孩回家,父母又先后进
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生还。1.菜窖中含有大量的气体,是由于菜窖中的蔬菜等生物进行作用是产
生的。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地窖等地方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安全进入?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极难于水的气体B.二氧化碳能供给呼吸
C.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A.
它能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D.排放过量,易造成温室效应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的蒸储水,向其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呈X色,向
液体中再通入CO2气体,液体呈Y色,把液体加热煮沸后,液体又呈Z色,问
X、Y、Z的颜色依次为()
A.紫一红一无B.蓝一紫一红C.紫一红一紫
D.紫一红一蓝
二、实验探究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AB
CD
EF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选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
,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拓展性学习
用CO2杀猪
中国动物不能出口,原因是中国没有重视“动物福利”。例如,屠宰猪,直接用刀捅,猪痛苦时
间长,全身发生应急反应,由于猪的应急反应,使得猪身上的一些成分发生变化,产生一些毒
素。目前中国有些大型屠宰场也建立了二氧化碳室,把猪赶进去后,
0.5---1分钟致昏。
【思考与实践】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希望大家课下多搜集二氧化碳的相关资料,为下
节课的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做好准备。
篇五: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三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教师常常会从CO2导致人畜死亡事件(如“死狗洞”故事把CO2形容成“屠狗妖”)、“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等引入新课,给学生勾画出的CO2是一幅狰狞的面孔,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没能展现CO2美丽的一面,我设计这节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猜谜语的方式创设问题情景,从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入手,结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引出CO2“奇妙”之处,从设问:您知道“低碳”吗?引导学生认识“温室效应”的产生不是CO2的错,而是人类的错。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从“赶”CO2的过程中去总结CO2的物理性质,接着引导去检验汽水瓶中的CO2,然后去探究CO2的相关的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同时,把课堂的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我认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情境的创设应充分展示化学美的一面,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仅化学有用,而且化学还很美。二、教学内容分析:我把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课时,对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第一课时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CO2的检验、CO2与灭火、CO2与H2O的反应,。最后联系到CO2用途。第二课时包括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这样的划分主要是想在第一课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自主设计实验探究CO2与水的反应,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允许学生失败后重新实验,并补充了一组对比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CO2气体是学生熟悉的物质,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某些知识。本节又是在学习了空气、氧气后的第三种同学们熟悉的物质,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面学习第三章中的重要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所以在教材体系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研究方法看,本节是在学习探究了O2之后的又一重要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另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教学重点。本节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们淮安市中考说明,我确立了如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其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②知道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上网查阅有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与“低碳”相关的资料。3、学生分组,每一小组:“雪碧”或“可乐”一瓶、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软质矿泉水瓶、各种橡皮塞、导气管、大小试管、酒精灯、锥形瓶、试管夹。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请你猜谜]有一种物质,农
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
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
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是
“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二氧化碳气体。
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
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
暖的“罪魁祸首”,你们
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
呢?
展示课题:奇妙的二氧化碳理解并领悟CO2参与的光合作[展示]一幅幅绿水青山的用。
图片。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阅
[过渡]:那么二氧化碳在自读课本P40图,回答并填P39
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呢?表
阅读P40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主要
来源?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
设计意图
用一则谜语来引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让学生初步见证CO2的“奇妙”,认识CO2是自然界美的塑造者之一。
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过程?
[提问]你知道“低碳”吗?[过渡]CO2奇妙在哪里呢?,你知道CO2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气体的特殊性质?今天我把它带来了[展示]:教师展示一瓶可乐。同学们,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份礼物,祝大家“百事可乐”。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可乐,二氧化碳就“隐藏”在其中。[提问]: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要想研究它,我们先把它取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把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到集气瓶中?(强调:收集有CO2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上,为下面探究CO2的密度作铺垫)[引导]根据刚才的一系列实验,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提问]有的同学说CO2是无色的气体时为什么要加上“通常状况下”或者说“空气中的”呢?[讲述]二氧化碳三态的变化[视频]人工降雨、人造云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讲述]你们每个小组都带来了各种汽水“可乐”、“雪碧”等里面装了二氧化碳了吗?我们如何知道呢?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意识
学生展示课前网上查到的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资料,从“低碳生活”、“低碳
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社会”、“低碳城
市”,领悟“温室效应”,真正
理解“低碳”的重要意义。
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开发
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思考如
何“取”气体,充分把学生
的味口调起来,有助于激发
其探究实验的热情。
学生相互讨论,请一位同学上台协助教师收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篇六: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
[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
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播放录像]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
验证?
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
演示实验
]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
问题情景
或有哪些疑问吗?
]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
[提供信息
]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
]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布置任务]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你能说出奇妙的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
[家庭实验]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80%容积的冷开水,再加入2g白糖和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
2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交流讨论]
[思考、填写]
责任编辑:admin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
[1]?[2]?[3]?下一页教学教案录入:admin????奇妙的二氧化碳
篇七: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
进行加工处理。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
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课堂学习:
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
行吗?
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含碳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光合作用)
学生讨论
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差不多)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
(不恒定)
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
(温室效应)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
b。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
(没有)
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
(没有)
阅读:表2-5
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以防二氧化碳浓度过
大)
教师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问题汇总: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同学们的回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明确探究的问题
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2、气球法(注意比较).3、倾倒法。
探究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
拟备实验: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汽水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倒立。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可以溶解得更
多一些
探究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拟备实验:如何简易得到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明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用澄清石灰水;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不用石灰水,因为氢氧化钙
在水里溶解能力差,吸收二氧化碳非常有限,因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探究4:能见到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吗?
拟备实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制干冰。
探究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吗?
拟备实验:1、水与石蕊试液的反应。2、向石蕊试液中吹气。3、向石蕊试液中加入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
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一部分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O2+H2O→H2CO3
质疑:让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
提供信息:用一组酸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归纳:酸让石蕊变红。
提供信息:二氧化碳不是酸,酸从何来?
学生阅读,讲解归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
学生实验: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
讨论讲解:石蕊试液又变色的原因。H2CO3→H2O+CO2
整理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介绍: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一变多”;分解反应是“多
变一"
学生举例:说出你知道的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实例。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请同学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想想二氧化碳有哪些用
途:(1)可作为温室肥料。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
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不燃烧。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三种:a.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木材、棉布等一般性着火;碳酸氢钠(NaHCO3)+盐酸(HCl)→氯化钠(NaCl)+水(H2O)+二氧化碳(CO2)b。干粉灭火剂:除适用于一般性着火外,还适用于油料、气体着火;碳酸氢钠(NaHCO3)错误!碳酸钠(Na2CO3)+水(H2O)+二氧化碳(CO2)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着火.这些灭火器在适用时都能产生和喷出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从灭火器中喷出的二氧化碳好似给燃烧物覆盖了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被子".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开,燃烧物因缺氧而熄灭。但在扑灭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时,不能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因为这些金属都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留疑:教材46页第5题。小结: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常用来鉴别CO2)3.二氧化碳的用途:
(1)可作为温室肥料
(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
不燃烧
教学反思:
课堂评价练习
1、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
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D、限制汽车工业发
展,减少汽车数量
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
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
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施用后
可防治火灾
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其变
红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能和紫色石蕊反应
4.
CO2
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5.
CO2
在
水
中
的
溶
解
性
是
()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A.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B.二氧化碳不溶于水C.生成碳酸氢钙D.通入二氧
化碳后,分离出氢
7。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
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含碳燃料的燃烧D、
碳酸氢铵的分解
8.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装满的方法是()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把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处
C.倒入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9.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使人感到窒息的原因是()
A.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比空气重的气体D.是
不能供呼吸的气体
10、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会使地球气温上升,科学家预言,这将使人类生存环境恶
化,那么,大气层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
过程是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
反应
(3)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12.用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汽水瓶塞打开后为何会出现大量气泡?在汽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何
种颜色?
(2)在舞台上常常会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这些“小云”,“小雾"是怎么形成的?
13、下列反应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①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②镁+氧气——点—燃—→氧化镁③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加热④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
(
⑤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⑥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⑦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
⑧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
)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收集和检验方法。
2。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会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
2.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学会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收集和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板演反应式。
(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无色无味,三态变化,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
不可燃,不助燃。)
提问:如何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提问:如何才知道所得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
(将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演示实验:用石灰水检验所得气体.
讲解板书:反应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学生交流:书中42页与43页产生氧气的装置有何不同?
集中讨论:1、铁架台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容器的区别是什么/
3、用分液漏斗的好处是什么?如果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行吗?(可以,
分批的加入液体药品)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何时收集满?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到瓶口)
演示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整理:
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仪器、收集方法等的比较
气体
二氧化碳(CO2)
氧气(O2)
制备装置所用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塞、导气管、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
到的仪器
胶皮管
孔塞、导气管、胶皮管
制备气体所用石灰石(大理石)
的反应物
盐酸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CaCO3)+盐酸(HCl)—→二氧化碳(CO2)+氯化钙(CaCl2)+水(H2O)
过二氧氧化化锰氢(H2O2)高锰酸钾(KMnO4)错误!锰
——→
水酸钾(K2MnO4)+二氧化锰
(MnO2)+氧气(O2)
(H2O)+氧气
(O2)
用哪种排空气向上
法收集
向上
排空气法如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复燃则
验满
集气瓶口,若立即熄收集满
灭则收集满
如何鉴别这两在集气瓶中倒入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立即复燃
种气体
量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能否用排水法不能
收集
可以
注意点: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室制气体药品的选择,实验装置的选择及气体收集的一般方法:
①药品的选用应用常备的药品,以化学反应速度适中,反应条件简单价廉,易收集为
原则。
②实验装置的选用:固体加热制气体,用KMnO4制O2的装置;
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气体,用H2O2制H2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由气体的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及在水中的溶解性决定。
2.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1)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
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痛、眩晕;达到6%时,人就会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
亡。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
2)减少二氧化碳危害的方法:
①保持室内经常通风
②进入可能会含较多二氧化碳的地方(如菜窖)要检查二氧化碳的含量.做灯火试验。
【典型例题】
例1、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溶液呈
色,其原因
是
,加热该试管,溶液变为
色,其原因是
。
解析: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其原因是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该试管溶液时,由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
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逸出,溶液由红色又变为紫色。
例2、如图:向烧杯中倾倒CO2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证明CO2的性
质:
①
②
③
解析:实验中可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由蜡烛熄灭,证明CO2既不能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的现象,知二氧化碳气体
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当倾倒CO2时,CO2先进入烧杯底部,慢慢往上升,把烧杯
中的空气逐渐排出。
答案: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蜡烛后灭;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O2不能支持
燃烧,CO2不能燃烧。
例3、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
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解析: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在室内生炭火盆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
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就可生成白色的碳酸钙,墙壁就变硬,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
钙反应时,不仅生成碳酸钙,还生成了水,所以墙壁反而潮湿。
例4、在常温常压下,将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上升速
度逐渐减慢,如不改变温度和压强条件,不加入其他试剂,应采取的措施
是
。
解析: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当盛有C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时,CO2溶于水,
且有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液面上升。但1体
积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CO2,与水接触的CO2溶解趋于饱和,溶解减慢。如果向水中
按下试管,使没有溶解的CO2与水充分接触,就能使试管内水面上升加快。
例5、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选择下列试剂组中的(
)
A、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B、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C、碳在空气中燃烧D、
高温煅烧石灰石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应考虑药品。所选药品应是实验室常备的,且反应条件
容易做到,操作和装置要简单,产生气体的速率适于收集等问题。大理石和稀硫酸
反应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不
行,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不易收集。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速率慢,要求条件高,
适合工业上制取CO2,答案B。
例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可用来制取氢气的反应装置是,可用来收集氢气的装置是
。
②可用来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是
,可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
③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是,可用来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④若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该气体的发
生装置可选用
解析:常见气体的制备:①固体和固体反应,需加热的可选用A②固体和液体反应,
一般不需加热可选用B,常见气体的收集应根据其密度和溶解性确定.
答案:①B、D或E
②A、C或E
③B、C
④B
例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有:①加入石灰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收
集二氧化碳;④从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下端;⑤按要求装配好仪器,正确
的操作顺序是
.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按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一般顺序为:
(1)按要求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一般是先加固体物质后加入液态物质)
(4)固定装置
(5)收集气体等。若顺序不对会带来麻烦或问题。如先装入药品后再查装置的
气密性,发现漏气还需将药品倒出重新换仪器.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操
作顺序进行.
答案⑤②①④③
例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试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仪器名称
A
;B
;
②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
,块状固体是
③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④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⑤D中的蜡烛,
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
解析:综合实验题是将不同实验目的实验综合于一个实验问题中,解答此类题不但
要求明确实验目的,而且要求了解有关反应,熟悉化学实验各部分装置的作用,及
每一步实验的现象。
本题是综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于一体的一道综合性试题。解答本题
时,首先要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
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没有被吸收的二氧化碳通到C装置中,CO2和石蕊试
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通到D装置中,观察
到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且密度比空气大。
例9、某同学用较浓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放出的气
体一段时间不能使足量的石灰水变浑浊,后来出现了浑浊现象,但很快浑浊现象就
消失了,为什么?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使用稀盐酸,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
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石灰水中,氯化氢气体与氢氧
化钙反应,使得大量的氢氧化钙消耗,阻碍了二氧化碳的反应,因而反应生成碳酸
钙较慢也少。当出现浑浊后这些少量的碳酸钙很快与继续放出的二氧化碳作用,
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所以浑浊现象很快消失。
小结:
教后反思: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通常情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持续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
一是(
)
A、大气污染的结果B、土埌污染的结果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D、火山爆
发的结果
3、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
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
减少汽车数量
4、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
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
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施用后
可防治火灾
5、下列化学过程中,不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
A、含硫煤的燃烧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石油炼制
D、汽车排
放废气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应选用下列试剂组中的(
)
A、煅烧石灰石B、木炭还原氧化铜C、燃烧木炭D、石灰石与稀盐酸反
应
7、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集满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B、加入澄清石灰水C、滴入石蕊试液D、把燃看的木
条放到集气瓶内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
A、长颈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
B、集气瓶、量筒、水槽
C、集气瓶、广口瓶、酒精灯
D、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9、某无色气体的密度的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
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二、填空题:
10、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会使地球气温上升,科学家预言,这将使人类生存环境
恶化,那么,大气层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
要过程是
11、点燃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这个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是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
.
12、将下列气体的化学式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①具有可燃性的单质是
②能灭火的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的是
。
13、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硬膜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
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膜的形成:
。除去此膜的方
法是加
,其化学方程式为
。
1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的主要产品是
,副产品是
,证明煅烧
后的生成物中仍含有石灰石,应加入
,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
是
.
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药品是
,收集二氧化碳常用向上排空气法,
而不用排水法的原因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满的方法
是
。
16、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含量,后
果不堪设想。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体积)为
;自然界中能消耗
二氧化碳的是
作用。
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4)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化合成一氧化碳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18。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气体,一般用FeS(固体)和盐酸反应制得,已知H2S
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请向:①制取H2S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与制取
(选填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同的装置.②收集H2S气体,可用
法.
19.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通常要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为什
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20.请根据你们的经验讨论并判断,下列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结论填
在横线上,可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a.正在上课的教室里______________操扬上;b.白天的森林里
______________晚上的森林里;
c.城市繁忙的街道上______________农村清净的田野上;d。冬天的室内
______________夏天的室内;
e。地面上
______________地窖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C4、B5、B6、D7、D8、
A9、C二、10、矿物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镁+二氧化碳点燃氧
化镁+碳CO2
12、①氢气②二氧化碳氧气③二氧化碳13、CaCO3CO2+Ca(OH)2==CaCO3
↓+H2O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14、CaO(生石灰),
CO2,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15、石灰石
稀盐酸;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满16、0。03%光合
篇八: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上海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奇妙的二氧化碳》是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的第三节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
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
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主线贯穿始终,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二氧化碳在
自然界的产生和消耗途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物理性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原理、实验装置及检验和验满方法;二氧化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灯火试验”)。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
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
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
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
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核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
【设计思路】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
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③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
【教学目标】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
碳的某些性质特点。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
和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教学重点】
①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教法分析】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
◆◆
利用实验必需的仪器和药品,组织实施学生探究实验;利用电脑作为多媒体电教手段。
◆分析所教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
索问题的能力。二氧化碳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也是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在教学中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正好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学
【学情分析】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
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
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
和多媒体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法指导】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讲究知识体系建构的模式,我在实验教学中,要突出新课
【教学特设】程探究理念,注重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用实验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快速营造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课件展示,设置情景]“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录像”——可口可乐广告。
进入角色
学生观看投影,讨论:片中涉及的物质——二氧化碳。
◆稳定情绪,集中注意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
[引言]下面我们就研究奇妙二氧化碳。
呈现学习目标:一、奇妙的动态循环二、奇妙的变化1、奇妙的洒雨喷雾2、奇妙的灭火勇士3、奇妙的正合逆分4、奇妙的身份鉴定
学生观看投影
◆在引入新课的同时,投影打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使学生有所遵循。
复习提问
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思考发言含量?
◆温故利于知新
一、奇妙的动态循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0.03%讨论:1.能不能更多,能不能更少?2.会不会更多,会不会更少?
联想与思考相互讨论
学生归纳:
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③二氧化碳的循环…
大气中CO2大气中CO2的产生途径的消耗途径
◆讨论与探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讲授新课
二、奇妙的变化
1、奇妙的洒雨喷雾
[交流讨论]:思考,分组讨论
[创设问题]:你知道舞台联系实际教学
云雾,人工降雨是怎么回
事吗?
[看录像]观看
◆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
播放干冰的升华的录像资
奇妙变化有更深的理解
料讨论:(1).二氧化碳颜色、联想与思考
状态、气味(说出简要理
由)?
(2).二氧化碳三态变化
有何特点?
(3).干冰有何妙用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相互讨论、思考
料:
◆简述二氧化碳的三态
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变化。说明:通常把经过
(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人工降雨…。(4).通过饮用啤酒,汽水及碳酸饮料时的感性认识,分析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
篇九: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海水的溶解;碳酸盐的
有机体的分解;动值物的呼吸作用;火形成。
山喷发。
【讲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
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
【拓展视野】温室效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
增加,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
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
气温上升,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
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打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讲解】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在-56.6℃、5.27×105Pa时变为固体。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甚至形成降水。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提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会变红色。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与结论
1
2
小花变红色
证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3
小花不变色
证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4
小花变红色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这里的酸就是碳酸,它是溶解于水中的少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的产物。
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CO2)+水(H2O)b.碳酸受热分解
碳酸(H2CO3)
实验现象: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实验结论:
反应方程式:碳酸(H2CO3)
二氧化碳(CO2)+水(H2O)
【讲述】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即
A+B+…=C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即
C=A+B+…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实验原二氧化碳
(CaCO3)(HCl)实验装置图:
(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
气体
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选用向上
排空气法。
注:长颈漏斗下端要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可用
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补充: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CaO)(H2O)(Ca(OH)2)二氧化碳使澄
2.二氧化碳与灭火
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熄灭。实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典例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A.碳应
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制取的。这是因为:
(1)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速度太快
不利于控制。
(2)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
表面反应难以进行。
(3)不用浓盐酸,因为在用浓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
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实验现象产生影响。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可以下井,注意下井后入口保持开启状态,蜡烛可以不必熄灭,以便于随时
观察;如果蜡烛慢慢熄灭了则说明氧气含量不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下去的话
会有生命危险,要先通风一段时间。
补充: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示: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可灭火、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1.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另一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比。
现象:2.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少,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多。3.小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直至熄灭,在呼出的气体中很快熄灭。4.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被呼气的玻璃片变湿。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高。
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视频;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视频。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
危害。现已证实引起问世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
B.汽水
C.澄清石灰水
D.啤酒
4、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
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石灰石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7、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好采用的方法是()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用大量的水浸泡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
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D.清的石灰水振荡
10、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1、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
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12、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二、填空题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分别证明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把装有萌芽种子的瓶子,按右图装置连接起来:
过一段时间,打开夹子,往瓶子里注人清水,使气体排出试管。观察到试
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
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瓶中萌发
的种子呼吸放出的
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缘故,写出该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有白色物质,该物质的产生是因为石灰
水与空气中的
反应导致的,该变化属
变化。
4、中央电视台在大年夜的晚上八点都会为全国人民献上一台“春节联欢晚
会”,晚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当表演喜庆的舞蹈时,舞台上出现云雾缭绕的
景象试问:
(1)产生云雾的方法是()
A.施放干冰B.燃烧白磷C.燃烧秸秆D.施放水蒸气
(2)云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课后练习:基础巩固: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以确定CO2浓度是否太高C.图书档案室着火用水灭火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好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D)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是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里收集NO的装置是(D)
4、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D)
①密度比空气大;②能溶于水;③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④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⑤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
A.②③④
B.①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④
5、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D)
A.铜绿—加—热→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双氧水—二—氧化—锰→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6、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
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
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7、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A.干冰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C)
A.水和冰B.二氧化碳和干冰C.冰和干冰D.氧气和液氧
9、实验室制
10、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
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二、填空题
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
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
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
称
。
2、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
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
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3)空气中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装置:现象
______;
验证的性质
______。
B装置:现象
______;
验证的性质
______。
拓展提高:
三、多选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根据下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
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
体)(A)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
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C)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四、填空
2、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欣同学在查阅资料获知NaOH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试回答:
(1)A瓶内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瓶内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瓶内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将绿色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装置有何调整?____________
篇十: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学会通过观
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教学难点】
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教学方法】
讲授、交流讨论与演示法【课前准备】
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你知道火把除了起照明作用,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吗?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3.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4.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现象:塑料瓶瘪了。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5.演示实验: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碳酸CO2+H2O→H2CO3碳酸→二氧化碳+水H2CO3→CO2+H2O6.学生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现象:澄清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Ca(OH)2+CO2→CaCO3+H2O
7.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镁+氧气→氧化镁木炭+氧气→二氧化碳(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篇十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P> word九年级化学第二章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及危害;
3、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会判断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难点:判断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二、.具体内容
人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很低,但也是人类生存不
可缺少的物质。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充足的氧
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在自然界的循环
产生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人和动物的呼吸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2、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温室效应。
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砍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地面吸收的热不易散失,
使气候变暖。
危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
温度过高部分地区无法居住
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
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1/8
word
3、对人体的影响
(1)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甚至死亡。(2)减少危害的方法:室内经常通风;进入含二氧化碳较多的地方,进行灯火试验。4、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密度
比空气大。三态变化:也有固、液、气三态变化。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常压下,在-78℃以上可直接
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5、化学性质
(1)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水
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6、用途(1)灭火: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人工降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3)制碳酸饮料: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气体肥料: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7、实验室制法(1)药品的选择:石灰石(或某某石)和稀盐酸。(2)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2/8
word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密度、溶
解性等决定。
(4)收集方法: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验满:
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
(6)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7)放置:
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正放在桌上。
(8)步骤: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固体药品;④固定实验装置;⑤从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⑥收集并验满;⑦整理。
8、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
的反应
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
多变一
通式A→B+C+D+……
A+B+C+……→D
【典型例题】
例1、四只没有标签的集气瓶,分别盛有洁净的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便的
方法鉴别它们。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到四只集气瓶内。
空气:无明显变化;
氧气:燃烧更旺;
氮气和二氧化碳:熄灭;
再向熄灭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氮气。
3/8
word
例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请你指出
(1)图中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实验,现提供以下药品:
木炭、氧气、铁粉、氧化铜、浓盐酸、某某石、碳酸钙粉末、稀盐酸,你认为仪器①中应
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③导管④水槽
(2)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到液面以下
②导管插入到液面以下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某某石和稀盐酸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例3、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填“A”或“B”)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端通入;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装置的_____端通入;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氧气从_____端通入;
(4)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端流入。
答案:(1)A(2)B(3)B(4)A
例4、相同条件下几种常见气体的性质如下表。回答问题。
空气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氨气
密度(g·L-1)
一体积水中溶解气体体积
40
680
(1)收集甲烷使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4/8
word
(2)收集二氧化硫使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3)收集氢气使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4)只能用C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答案:(1)B或C;(2)A;(3)B或C;(4)氨气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没有颜色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C.碳酸钙
D.氯化钙
3.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有()
A.它是气体
B.密度比空气大
C.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的用途,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制干冰
C.制纯碱
D.制尿素
5.下列过程不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呼吸作用
B汽油燃烧
C.化石燃料燃烧D.氢气燃烧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有毒
B.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0.94%
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定二氧化碳
7.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
A.空气
B.氮气
C.水蒸气
D.氯化氢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9.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5/8
word
A.一定比空气大
B.一定比空气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接近空气密度
10.实验室用某某石制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硫酸是因为()
A.这两种物质不能反应
B.反应太快
C.制得的气体杂质太多
D.产物阻碍反应进行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颜色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_______。通常把固体二
氧化碳叫做__________。它______溶于水。
12.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通常不采用________法收集,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
气大,而采用___________法收集。
13.洗去装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应用__________。
14.用文字表达式回答:
(1)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变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1)中溶液,溶液又由红色变为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5.如图,点燃两只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1)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各举一例。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实验室通常用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澄清石灰水、④紫色石蕊试液等实
6/8
word
验用品来区别不同的气体。请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区别下列三组气体。(1)氧气和氮气_______;(2)氮气和二氧化碳_______;(3)氧气和二氧化碳_______。
四、实验题18.(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氨气,氨气是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制取氨气时,应选用装置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共热制得氯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___;(3)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
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_______作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是D,气体由______进入集气瓶。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6、D
7、CD
二、填空题
11、没有大干冰能
12、排水向上排空气
13、稀盐酸
3、BC8、C
14、(1)二氧化碳+水
碳酸
(2)碳酸
二氧化碳+水
4、A9、C
5、D10、D
7/8
word
(3)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三、简答题15、(1)下层蜡烛先熄灭;(2)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16、分解反应:过氧化氢
水+氧气
化合反应:碳+氧气
二氧化碳
17、(1)①或②(2)③或④(3)①或②或③或④四、实验题
18、(1)A、F(2)C(3)B、a【励志故事】
责任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8/8
篇十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P>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1/4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温室效应跟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3。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实验等获取有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归纳整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教学用品:教师演示器材:二氧化碳制取装置1套,汽水2瓶,软塑料瓶一只;试管3只,集气瓶3只;250mL烧杯1只,蜡烛2支(一高一低),火柴1盒,石灰石,稀盐酸。学生实验器材:每组火柴1盒,酒精灯1只,试管4只,试管夹1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汽水1瓶,大烧杯1只,蒸馏水,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件出示与二氧化碳有关的五个关键词:温室效应、汽水、植物粮食、人工降雨、灭火,请学生猜猜是什么物质。引出课题。
2/42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
2.阅读材料: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交流讨论,归纳整理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3.教师介绍: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关系。4.教师介绍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视频展示干冰升华;图片展示干冰的应用.5.活动探究一:二氧化碳与汽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1)展示几种常见含二氧化碳的饮料。(2)观察汽水标签,发现二氧化碳和碳酸.(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些二氧化碳饮料成分中没有标注“二氧化碳”却标了“碳酸水"?(3)打开汽水瓶盖,观察现象。(4)在两只洁净试管中各倒入少量蒸馏水.倒掉一部分汽水,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轻轻晃动汽水瓶,将二氧化碳通入其中一只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5)往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观察颜色。(6)加热通过二氧化碳的那只试管中的溶液。观察现象。教师引导,交流讨论,归纳出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分解反应。6。活动探究二: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汽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教师指导:利用该原理检验二氧化碳.总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7。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8.师生共同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9.课堂练习.思考题:(1)你还有哪些方法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吗?(3)上网查阅:为什么吃薄荷糖时不能同时喝可乐?教学设计说明:
本堂课教学设计,力求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氧化碳跟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本节课设计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
3/43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沪教版
频、多媒体课件,通过教师对温室效应、干冰升华的介绍,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演示和学生对碳酸饮料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主动性强,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到课堂时间因素,本节课设计并没有对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面面俱到,有些内容留在了课后思考题中。学生活动探究中安排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两个主要实验,涉及到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加热等基本操作,操作难度不大,实验现象明显.而有一定难度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作为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课堂时间的安排,也为以后学生的分组实验打下了基础。
4/44
篇十三: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P>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课前预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爱好的问题进行争论思索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预备课堂争论。
1.知识与技能: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B.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例举一些用途。
2.过程与方法:A.从性质试验的条件和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培育同学设计、观测和描述试验的技能;B.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概括、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立场价值观: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B.培育同学求实、合作、创新的品质;C.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重点难点】1.探究并总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运用观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试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夹、试管、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石蕊试液。
【试验药品】石蕊试液、稀硫酸、石灰水,蒸馏水、汽水、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约介绍。【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什幺要努力减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阅历,简约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同学沟通】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引入】二氧化碳到底是种什幺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
3.二氧化碳的三态改变。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识下这种奇异的气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奇异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汽水,让同学捏瓶壁,感觉坚硬,打开瓶盖,听、
1.展示一瓶CO2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
看到有气泡出来。再捏瓶壁,较软。
理性质。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泡是什幺物质?如何检验呢?
2.【探究活动一】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试验。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检验
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再倒入一些水,马上塞紧瓶塞,
试验目的:检验汽水瓶中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晃动,观测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碳
讲解: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
小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所形成的。打开饮料瓶,可以看到很多气泡从饮料瓶中逸出,这些气体
启发提问:打开瓶盖,为什幺会有二氧化碳出来?
便是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探究活动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试验:4.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小花上喷水〔无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会不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
结论: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呢?
试验:5.将喷水后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小花放入盛有二
知识预备: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
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变红〕。
试验药品:稀盐酸、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染成
结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产生酸性的物质,该物质是碳酸
的干燥的小花、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的液体。
二氧化碳+水→碳酸
试验:1.稀盐酸使石蕊试液变红〔酸性的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试验:6.加热试验2所得的红色液体
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的液体使石蕊试液变红
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提问:究竟是什幺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呢?如何设计试验证明
结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碳酸二氧化碳+水
你的猜想?
讲解:人们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这一特性
【沟通争论】:
制成饮料,供人饮用,说明二氧化碳无毒。
试验:3.将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
提问:既然二氧化碳无毒,为什幺会有人昏迷?
集气瓶中〔无现象〕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阅读: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提出问题:你能设计试验检验人能否安全地进入久为开启的菜窖?化碳
〔灯火试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播放视频:死狗洞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加热后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
同学:谈谈观后的感想
色。
小结:1.二氧化碳不能供应呼吸,密度大于空气。
结论:二氧化碳+水→碳酸碳酸→二氧化碳+水
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深洞,肯定要检测其中的二氧化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无毒”“灯火试验”
碳浓度〔灯火试验〕。
【板书设计】
推荐访问: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奇妙 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