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望中国革命光辉历程(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回望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3篇
第1篇: 回望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中国的光辉历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光辉历程。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回首曾经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祖国。
当想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当看到那在空中飘扬飞舞的五星红旗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刘胡兰、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保存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人民军人致敬!
我们的祖国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光辉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毛**宣布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9月召开第一次人大代表会议:从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第一辆汽车,到1959年9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不断的进步着中国的进步离不开我们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创造祖国更加璀璨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吧!
昌平区二一学校五年级:bingping
第2篇: 回望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读书报告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这篇文章是由马克思写于一八五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同年六月十四日作为社论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马克思在写这篇文章时,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于1848~1849年经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洗礼,从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此时的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以及内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爆发了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即马克思在此文中所说的中国革命。此文主要讲述了欧洲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欧洲的影响,并对欧洲不远的未来的工业危机以及****进行了预言。
在文章的开篇,马克思便提出了“两极相联”的概念,并指出中国正在发生的革命将会对西方这个文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马克思在文章中指出“欧洲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决定于现存其它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决定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带来的可能发生全欧战争的后果。”
然而,为什么马克思会认为当时软弱如一只同任人宰割的羔羊一般的中国能够对当时不可一世的西方列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都要从这场中国的革命说起。
这场中国的革命就是晚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马克思提及“当英国引起了中国革命的时候”,为什么说是英国引起了中国的革命?答案无疑是因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所导致的。正如马克思写道:“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像强盗一般从中国掳走大量的财富,英国的工业产品因为其国内发达的工业体系而使其产品成本降低,其廉价的工业产品迅速抢占了中国的市场,使中国本土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异常薄弱的工业体系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另外英国还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理俱受摧残,同时还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使满清中国原本就薄弱的经济又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同时,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屈辱条约例如《南京条约》中的各种赔款都要向百姓征收,加之清政府的内部腐败而征收的各种苛稅使原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生活雪上加霜。“鸦片没有起到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当阶级矛盾激化到极点,当最终天灾出现的时候,百姓走投无路只得揭竿而起。1851年,各路反抗力量汇合在广西,爆发了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
由此而见,中国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的根本原因其实正是侵略者英国。
而中国的革命对于英国以及整个欧洲的影响就是导致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急剧缩小,自1850年以来,英国的工业繁荣发展,但市场的扩大并不能与工业的增长同步,所以在英国本来正急需扩大市场的时候,然而此时中国这一庞大的市场却因为太平天国运动而缩小,这种市场与工业不相适应的情况会造成经济危机的的出现。于是英国便马上采取措施,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指出的“英国需要开辟新市场或扩大旧市场,这是英国降低茶叶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英国预期,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向中国输出的工业品也一定增加。”英国的此项措施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马克思在文中用数据的对比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在1833年取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以前,联合王国对中国的年输出总值只有60万英镑,而1836年达到了1326388英镑,1845年增加到2394827英镑,到1852年便达到了300万英镑左右。从中国输入的茶叶数量在1793年还不超过16067331磅,然而在1845年便达到了50714657磅,1846年是57584561磅,现在已超过6000万磅。”然而,这却仅仅是眼前的景象,由伦敦一家茶叶公司的通信中不难看出,在当时的中国,黄金的价格上涨,白银甚至基本不见,使得英国公司金银短缺,从而无法给生产者提供预付款,而没有这笔资金,生产者也无法进行生产,与此同时, 停泊在中国领海上的英、美、法各国的舰队也只会使情况变得更加混乱,而使英国对茶叶的采购变得更加艰难,货源的紧缺就必然会导致作为在英国是生活必需品的茶叶价格的上涨,然而此时却偏偏恰逢英国国内农业、畜牧业歉收,导致包括茶叶、小麦和其他谷物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商品价格普遍大幅度的上涨,从而导致人们对工业产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直接阻碍了英国甚至整个欧洲工业的发展。马克思在文中将之称为奇观“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马克思还指出“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马克思还指出,这种危机甚至将引起整个欧洲的动荡以及工业危机。
读罢马克思此文,让我深切体会到,历史的演变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环环相扣,现在的一个事件或许在以后会导致令我们做梦都不曾想到的后果。马克思的这篇文章,使我对历史有了新的理解,拓宽了我的视野。
第3篇: 回望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中国革命的道路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年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二姓名:黄凌梅
2010
中国革命的道路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摘要:在近代中国这个以农民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关键词:革命道路
一:党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
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应当只想城市还是农村?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了总结失败教训,确定新时期的路线和政策,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二:确立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之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市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的疑问。
毛泽东科学的分析了宗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小,但中国革命很快就会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现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了近代中国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不平衡性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毛泽东从中国特殊的国情出发,阐明了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一是阐明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
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国情就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像资本主义的国家那样,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后再进行起义和战争,而是以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为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二是论证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的。对于这个特点,毛泽东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
阀同时存在,反动军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若干的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通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这六个“同时存在”将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再从地理特征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革命势力有着充分的回旋余地,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正是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同时也决定了革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三是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详细地论述了抗日战争中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胜利前景。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国际和苏联认为中国应该以国民党为中心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共产党尽量迁就、服从、支持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中国拖住日本,减轻苏联在远东方面的军事压力。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由以前的“左”,又变成了右,他不折不扣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意图,主张运动战,反对游击战,甚至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口号,实质上就是一切听命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错,但放弃领导权那就会重蹈大规模失败的覆辙。王明不仅自己宣讲右的一套,而且还利用控制的《新华日报》大肆传播他的论调,而对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王明则予以弱化,如他以篇幅过长为由拒绝在《新华日报》上登载《论持久战》。王明的右倾言论在党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党内一些同志对于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针对于此,毛泽东在
一系列论述中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提出要坚持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仍然必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仍然要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指出这是夺取抗战全面胜利乃至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革命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马列主义联系中国实际就是正确的道路理论上有实事求是。其实也是中国革命党人反复失败才意识到的。在中国农民是绝对多数,没有土地的贫农是多数,工人是有先进性的但是由于城市少,就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在党的初期只是一个普通的委员他没有决策权。当时党的方针很左白区是罢工结果把党的力量全都暴露,最后撤离到苏区。党在一次革命的时候不知道中国必须有枪这个实际和国情很少抓枪结果国民党叛变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少数几支队伍的起义也是效仿苏联的城市革命结果势力太小失败。苏区所以发展了是因为开展了土地革命,运用了毛的游击战术,也就微是符合中国国情。左的中央一干涉不是攻打大城市就是保卫每一寸土地,不符合实际原则,说白了还是在效仿苏联。而五次反围剿中李德全部按正规战争来指挥,最后失败,才去长征。尤其很左、学苏联,搞关门主义没有联合民主人士没有利用福建事变。长征以后,党的指挥权才慢慢归以毛为主的讲实际,按中国国情发展革命的领导人。代表就是毛**因为很多理论就是毛提出和实践的,没有他革命不会很快成功。比如抗日的时候
接受国民党的改编就很实际,掌握对自己军队的领导就没重导一次革命的覆辙。联合一切力量的统一战线也是中国特色也是革命成功的催化剂。
四、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1)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他们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受压迫,有强烈的革命性,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
(2)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斗争的条件,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的政治斗争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五:中国革命道路确立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第一,突破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提出了“农村中心”的杰出思想。主张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使农村发展为巩固的根据地,形成对槭市的包围,最后夺取大城市;
这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正确解决了在农村条件下能否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认为农村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根据地的建立,有大量农民先进分子入党,他们同样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第三,解决了怎样将落后的农村发展为先进的革命阵地的问题。通过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及建立人民武装,改变了农村的落后,从而具备了包围城市的物质基础。
第四,科学解决了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并不意味着放弃城市。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以乡村工作为主,城市工作为辅,城市配合农村,待革命力量强大后,再攻占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