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新体会

时间:2022-06-25 10: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新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参加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新体会

参加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的新的体会2篇

第一篇: 参加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的新的体会

2017年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5 2017年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受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两会报告会在2017年3月召开了.說实话,之前的我对国家大事一点也不关心也不知道怎样去关心.对于国家发生的一切对我而言就是没有.像十八届三中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我都不怎么知情。比较近些年的事情我是没有关心过.然而,自从我进入红星,我就发现,既然有心想做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了解国家大事,而且,应该是每天.

两会报告3月份召开了,全国各行各业各地区的“两会”代表们齐聚北京,就人们生活当中衣食住行存在的问题提交议案由“两会”讨论,这是人民政治生活当中的头等大事,“两会”一召开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代表们提交的议案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今年两会的“重头戏”,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了解到了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2017年工作的部署和展望,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更光明的未来,全身充满了干劲儿!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观看了两会后的同时,我们经济学院的院长吕妈妈给我们开展了两会的报告会.在这次的报告会中,让我更加接近了两会,更加了解了两会.吕妈妈给我们讲到,在两会的十天里,只有两天能看得见太阳,这说明北京的雾霾天气很严重,这样就导致了与会成员更多的关注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两会的内容,两会的场面,在此时,我能够深切感受到.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担任伟大民族的复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弱则国家弱,毫无疑问,我们青年的责任的重大,目前中国还处于且还将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部分差距。人民整体素质不高,生活水平在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脱离贫困,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内地和靠中国西北,西南发展滞后,国民贫富差距较大,国内文化软实力严重落后,国民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些都使得中国将退后与发达国家很大距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发挥自身力量,为建设祖国繁荣富强加把劲。

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折漫长,只有坚持不懈的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持续发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秀中华民族传统。

看完两会后的我时刻会提醒着自己,伟大民族复兴的未来有你的一份责任.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地去做,这样才不负国家对你的栽培......


5

第二篇: 参加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的新的体会

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收获
202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重托,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会议作出的决议和批准的报告,充分表达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这次会议进一步团结和发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奉献力量。2021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在两会期间,热点此起彼伏,话题接连不断,围绕着代表委员指点国是形成的舆论场,就像一个观点的超市、话题的海洋,建议与呼吁齐飞,让人应接不暇。每年的两会,都是一次当下社会问题的全面揭示,中国各领域的问题通过代表委员之口晒上了议政议程。

在两会召开期间,曾有人担忧,这种浓缩于十多天会程中的密集参政和压缩议事,对解决问题不会有太多帮助,热点频繁变换很难务实议事,两会过后很容易迅速遗忘。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忧,不过我又以为,寄望于十多天的两会能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或就某个决策讨论出个结果,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期待。两会本就不是为了给出一个答案和结果,而是为了让各种声音都表达出来,让民声民意得到释放,在开放气氛和围观效应下搭建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这只是一个集中提出问题的地方,一个集体议事和开放讨论的舞台,一个民主政治的广场。

从这个角度看,两会是成功的。在这个广场上,从农民工代表到房产商委员,我们听到了各个利益群体的声音;
在信息的海洋中,从教育不公到司法腐败,当下各领域的社会问题都得到了展示;
看代表委员的言论,从呼吁财产申报到抑制高房价,他们不辱使命传递了人们最迫切的期待。两会的议政气氛更浓了,代表委员更敢说话了,戴上围脖〔微博〕的两会,也让场外的民众有了更大的参与空间。这就是进步,民主政治的进步。炮轰未必好,雷人未必差,盘点两会议政成果,这些代表委员和他们的言论将会写进中国的两会议政史。66岁的政协委员张维庆细数当前买官卖官愈演愈烈等八大歪风,并感慨“做高官20多年讲真话越来越难〞;
湖南娄底市委书记林武坦陈“当前人民只监督了一些皮毛〞;
人大常委牟新生炮轰“局部领导视察时前呼后拥者是民警化装〞。当然还有总理的“尊严论〞和“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这些锋利深刻的话虽然不会迅速改变什么,但起码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
两会并不是只有两个十多天的会议,而是中国的两种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每年3月的两会,是一次让代表委员集体议政的平台。两会监督功能和议政行动表达在制度的日常运行中,更丰富的功能表达在十多天会期之外更多的生活中。所以,十多天的议政只能提出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那么需要日常政治中两会制度发挥效用。它寄望于人大各个委员会的立法,人大代表日常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政协委员日常对决策的影响。相比于十多天的会议,两会制度的作用更重要。:
中国许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靠十多天的议程就可以解决,也不是靠一两次两会就可解决,它需要舆论不断的鼓与呼,需要代表委员不断地推动,需要当政者突破的勇气,更需要日常两会平衡诸利益群体的诉求。2021 年两会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取消农业税,取消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经历了许多年酝酿。十多年前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农业税的提案议案,以后每年两会舆论和代表委员都不断提议,最终终于取消。此次选举法修改被列进审议议程,同票同权有望实现,也是多年改革累积的成果。

盘点此次两会议政成果,我们在不少问题上看到了曙光。经过许多年的呼吁后,官员财产申报制的全面实施可能不会太远了,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多省一把手也坦陈愿意公开。楼市的稳定也不再是说说而已,代表委员提案议案的聚焦让这一问题再也难以回避。还有提高个税起征点、裁撤驻京办、提高农村保障等等,可能都不会让公众再等很久。
我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高度努力,中国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大家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