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社会实践1 时间:7月8日地点:恩施天气:晴 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调查队于2017年7月8日上午8:30出发前往位于六角亭街道的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社会实践3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社会实践1
时间:7月8日 地点:恩施 天气:晴
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调查队于2017年7月8日上午8:30出发前往位于六角亭街道的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正式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火球似的太阳悬挂在透蓝的天空,片片云朵也懒散地随风游走着,而我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的炎热有所减退。
在表明了我们此次行程的目的后,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与她的谈话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如今恩施州地区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现状有所改善,近年来,国家及各级*纷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与此同时,群众的保护意识相较以前而言也有所增强。除此之外,我们也顺利拿到了利川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为我们即将开展的“利川之行”提前做好了准备。
简单的访谈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位于同一位置的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这本在我们的计划之外,但却带给了我们别样的感受。
恩施市抗战历史陈列馆多采用图片、文献、实物、场景、沙盘、多媒体等方式,以恩施及第六战区为重点,从“日寇侵华,全面抗战”、“军事第一,六战区第一”、“省会恩施,抗战中枢”、“日本投降,举世欢庆”、“铭记历史、发展恩施”五个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悲壮的抗战历史。
一幅幅图片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忍与无情,却也让我们格外庆幸自己生为一个*人。因为如今的世界仍不太*,仍有不少国家与地区战乱不断,仍有不少人在承受着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其实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的年代,只是我们恰好有幸生活在一个和*的国家,所以我们才能无所顾忌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社会实践2
时间:7月9日 地点:恩施 天气:晴
伴随着热夏的阵阵蝉鸣,我们参观了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附近的东门城楼、南门城楼和施州城墙城楼遗址,切身实地感受到了施州城址的内涵与灵魂。
施州城址最初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原王朝治理和开发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见证。东门大部分城楼因战乱而彻底损毁,而建国后为修建公路及城市扩建的需要,又先后拆除东门、北门和西门城楼。从乾隆时期起,前后共历经七次大的维修,古城现保存东门、南门城楼和大部分城墙。
在城楼上有一处展馆,陈列着一些民国时期的钱币、粮票、瓷片、照片以及拆除时所保留下来的石碑、墙砖和依记忆绘制的古城全貌图等,而这些如今保留下来的断壁残垣只是冰山一角,其原本宏大壮观的景象是我难以想象的。
令我们痛惜的是,这些幸存下来的城墙也因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而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样,雨水侵蚀的痕迹随处可见,乱刻乱画的字迹也不在少数,乱牵乱挂、乱停乱放的现象更为普遍。
据了解,尽管施州城址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但来此处参观的人实则鲜有,一天接待的`人数可能不到10人。周围的居民长期生活在此处,在无数个习以为常的日子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常态,在外人眼中的别样景致,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自己每天劳作休憩的一方土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正是这种常态在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保护意识。
施州城址古韵悠然,不仅是历史的重现,更是文化的缩影。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更需要广泛的重视,唯有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推荐访问:民族学院 湖北 古迹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寻觅古迹”社会实践3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