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积极关注全面两会,感受团结奋进民主政治实践【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积极关注2022年全面两会,感受团结奋进的民主政治实践2篇
【篇1】积极关注2022年全面两会,感受团结奋进的民主政治实践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重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及意义。
自学导练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背景
(1)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2.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 __________年9月, 内容:通过了《_____________》;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了首都、国旗、代国歌等。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职能
(1)1954年以前,代行_____________职权。(2)1954年以后,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4.方针:1956年,中共提出“ ”的方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2.召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3成果:制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1)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原则
(2)意义:第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为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概念: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民族自治区(县)和,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3.概况:1947年,____________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__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4作用: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愿望,实现了人民民主,也保证了民族平等和民族的团结。
问题探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我国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解疑精讲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征
1、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亲密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2、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它规定的第一个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而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它的第二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集中表现为公有制原则。就社会阶段而言,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③这部宪法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
④这部宪法是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巩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以及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新胜利,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是我国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有力武器。
反馈形成一、选择题
1.《共同纲领》之所以成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它( )
A.是新政协会议通过的 B.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主要内容都是正确的 D.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2.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这突出体现出是A.目的的重要性 B.内容的明确性
C.代表的广泛性 D.结果的成功性
4.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A.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B.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新中国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
A.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口号,也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怎样的职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具体历史条件”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过关巩固一、选择题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这里的一个党和几个党是指共产党和在野党
②提出的方针是为了更好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党派建设社会主义
③提出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还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6.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7.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神奇的西藏自治区成了人们经商、旅游的热土。首先确定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9.右图所示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包括国徽和汉、
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及“10元”字样,图案的
设计理念体 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07年,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
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
【参考答案】
要点梳理
1949 共同纲领 全国人大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 民族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 内蒙古自治区 五
问题探究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2. 我国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我国的国体及本质。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我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几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我国坚持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反馈形成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D
二、非选择题
6.(1)既是统一战线组织,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过关巩固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D 6.A 7.A 8.B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1.(1)时间: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有个民族组成的自治机关。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篇2】积极关注2022年全面两会,感受团结奋进的民主政治实践
团结奋进的土壤——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风廉政专题党课讲稿
谯城区十九里中学
朱森2011年6月
团结奋进的土壤——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十九里中学全体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共同重温党的历史,对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有着特别而且极大的意义。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毛**在战争时期曾经提出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要精神。这篇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对于净化党员干部的心灵将永远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七年倡导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号召共产党人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净化了灵魂,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践行党的科学发展道路,我想,仍要重拾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法宝,在批评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增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江泽民同志指出:“用整风的精神解决党
内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好办法,今天仍是管用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批评与自我不仅是党的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解决党内自身矛盾和问题的法宝,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性的锐利武器,也是增强团结、克服缺点和不良风气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冲击下,今天,人们的思想变化很快、很大,尤其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也起了一些变化,所以,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是确保组织生活会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共产党不同于旧官僚,尤其是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人,更要在和谐的基础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在尊重人、关心人、启发人、理解人的和谐氛围中实施批评,做到与人为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且注意方式,分清场合,不同的对象,批评的力度各异,以期收到批评的最佳效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取利于行”。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同志的善举,得到的将是同志的理解和感激。而是非面前不开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老好好思想,只能将工作搞成一潭死水,没有半点生机,难以达到更高意义上的和谐与发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毛病并不可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