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2-17 1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  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  A.声音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全文完整)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

  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

  A.声音可以从空气中向水中传播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D.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

  2.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 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地球 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宫二号”

  B.“神舟十一号”

  C.太阳

  D.地球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 B.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频率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 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 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 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 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6.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7.下列做法中,属于应用红外线技术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照相

  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D.用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

  8.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

  9.物体高1.8米,*面镜高0.6米,物体到*面镜的距离2米.关于物体、像、 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面镜的高相同,0.6米

  B.物体通过该*面镜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C.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米

  D.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

  10.一支木棒下端有一段铁丝,将它放入水中,恰能竖直漂浮,如图所示.若站在岸上的人斜着看这根木棒,则它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的长度变化分别为

  A.变长、不变

  B.变短、不变

  C.不变、变长

  D.不变、变短

  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12.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0s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0.5倍

  D.整个过程乙的*均速度是 km/min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请帮助小明完成单位换算:0.5m= ▲ cm,

  54km/h= ▲ m/s;接着小明用刻度尺测某

  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 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 cm.

  14.C调中1(do)的频率为256HZ,小提琴发这个声音时琴弦每秒振动 ▲ 次.城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这是在 ▲ 减弱噪声.

  15.烈日下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狗是通过汗水的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一些.为了加快蒸发,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增大舌头上汗水的 ▲ ,快速喘气可以加快汗水表面的 ▲ .

  16.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采用 ▲ 的方法使其液化,严冬时节里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 ▲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国家,海水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小明理解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原理以后,他 受到启发,发明了太阳能净水器,如图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 再 ▲ .

  17.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

  (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

  18.如图所示是黑白矩形图案组成 的微信二维码,当扫描它时,黑矩形将光 ▲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矩形将光 ▲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手机解码就可以了.*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都能看清楚这种二维码,这是一种光的 ▲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现象.

  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 和 ▲ ;经过10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

  20.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 (选填“正立”或“倒立”) ▲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b. ▲ .

  21.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 2/3,即V空气>V水>V玻璃,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 .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你猜想的依据是 ▲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解答28、29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2.(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请在图2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在图3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8℃,请在括号内标出对应的刻度值.

  图1 图2 图3

  23.(4分)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板玻璃垂直立在水*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

  (2)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 ▲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4.(5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2)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 B

  图1 图2

  ( 3)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①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 的性质制成的;

  ②图中操作的错误的是 ▲ (选填“A”或“B”).

  25.(4分)“频闪摄影”是研究 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 ▲ 直线运动,乙球做 ▲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 s.

  甲球所用时间 ▲ 乙球所用时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6分)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面镜放在水*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面镜上;纸板由可以 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

  (2)如果纸板没有与*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

  (4)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若入射光线位置不变,以接缝ON为轴线,将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5)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27.(9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 ▲ cm.

  (2)小明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用 ▲ 测的焦距大些.

  (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μ/(cm) 30 20 15 10 5

  像距v/(cm) 15 20 30 40 /

  ①第1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 ▲ 、 ▲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

  ②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 次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 ▲ .

  ③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 ▲ 透镜,这副眼镜的主人视力的缺陷是 ▲ (选填“近视”或“远视”).

  28.(6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均速度是多少?

  29.(8分)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

  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下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均速度,找来了刻度尺和秒表.首先量出(1) ▲ ,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注:如n=4时,即小刚听到4声水滴声,则每一滴水下落的时间为 )

  (2)小刚测得h=lm,当数到n=4时,秒表示数t=1.5s,则水滴下落的*均速度v是多少?

  (3)利用听到的水滴声数n、水龙头离开地面的高度h、以及一共所需的时间t这三个测量值,来表示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均速度v的表达式.

  (4)小刚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速度v的关系,又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你帮助小刚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

  运动时间t(s) 1 2 3 4 …

  时间的*方(t2) 1 4 9 16 …

  运动速度v(m/s) 10 20 30 40 …

  运动距离s(m) 5 20 45 80

  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 ▲ m/s.

  ②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运动距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 ▲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1)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3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质量约1 kg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C.物理教科书长约21 cm D.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

  2. 2015年9月3日,*广场举行盛大的“*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轰油6”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轰油6”加油机是运动的

  A.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轰油6”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3. 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5.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下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6.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变慢的是

  A.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 B.将湿衣服放到太阳下晒

  C.用衣架撑开湿衣服晾干 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7. 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萤火虫 D. 蜡烛的火焰

  8. 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9. 如图,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在人耳处防止噪声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0. 晚上,小明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1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2.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

  B.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13. 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

  14. 体育课上用的铅球用了多年后,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15. 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6. 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

  17.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18. 为了规范我县的交通秩序,湘潭县交警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二、作图、填空题(19、20作图题各2分,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9. 请在下图中作反射光线。 20. 在下图中作折射光线。

  21.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3.6 13.8 13.7

  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相同_______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22. “神舟十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个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____状态。

  23. 瞎子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人,他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胡是利用弓与弦摩擦产生_______而发声的。当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二泉映月》时,人们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_______不同。

  24. 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后听到回声,已知在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则海底的深度

  为______m。用超声波_______用(填“能”或“不能”)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5. 光照在你正在完成的试卷表面发生的是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其中一条光线的入射角为30°,则其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26.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7. 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_______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如果我们将“大石头”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 透镜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29.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成了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小水滴。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混蚀的现象,因此,霾是_______态。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30.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 。

  31.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时,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3)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_____(填 “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33. 小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放于水*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天*再次*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g,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四、综合题(第34题8分,第35题6分)

  34. 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贵阳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从图1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 km/h。(2分)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3分)

  (3)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3分)

  35. 小明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是纯铜制作的实心工艺品。小明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明进行验证。小明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 g,体积为90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铜的密度是8.9 g/cm3。

  (1)请计算此工艺品的实际密度,并判断小明妈妈买的是纯铜制作的实心工艺品吗?(3分)

  (2)如果是体积为90cm3纯铜制作的实心工艺品,质量为多少g?(3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2)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3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A.人心脏跳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打一个哈欠 D.眼睛迅速眨一次

  2.对以下四幅与光有关的图片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D.显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微小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渐消 失

  C.树枝上形成“雾凇” D.电熨斗冒出白雾

  4.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C.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5.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 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害物质的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6.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

  A.光年 B.千米 C.纳米 D.微米

  7.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8.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三角形光斑

  C.蜡烛的倒立像 D.圆形光斑

  10.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11.追踪考察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

  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

  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1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 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13.如果把5000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A.用0 ℃的冰好 B.用0 ℃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1 5.小丽家准备买新房,她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 m B.400 m C.2000 m D.100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1分,共22分 )

  16.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 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  是噪声 是乐音。

  17.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⑴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

  ⑵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限速标志上标注的“5”的含义是,按规定限制汽车在小区内行驶速度不超过________ km/h。

  ⑶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18.舞蹈“ 千手观音”是我国佛教文艺形式的精品,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饰品发出的,饰品 (填

  “是”或“不是”)光源。

  (3)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 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

  (4)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干冰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19.常用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 ,它的单位是 ,用符号_____表示。在 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

  20.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____(选填“A”、“B”或“C”)。

  甲 乙 丙

  A.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B.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

  C.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

  21.职业运动员进行12 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比较 的长短,后者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比较 的长短。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题,22题4分,23题4分,24题5分,25题6分,26题3分,27题8分,共30分)

  22.如图所示:⑴画出图甲中的折射光线;⑵画出图乙光线Q经过*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23.李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直至水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至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1)冰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图乙中,5~15min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DE阶段是其沸腾过程,其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这说明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4.小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  (填序号)。

  25.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16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

  27.小杜同学在黄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甲 乙 丙 丁

  (2)如图甲所示,调节天*横梁*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题,28题9分,29题9分,共18分)

  28.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某工人师傅在钻孔内装好炸 药后,用一条长96 cm的引火线引燃炸药。如果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 cm/s,他点燃引火线后以5 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 m远的安全地带?

  29.石油可以用油罐车来运输,它的密度是0.85×103kg/m3。如果每节油罐车的容量是80m3,运输2000t石油需多少节油罐车?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3)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3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2.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3.人站在*面镜前,当他向*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

  A.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4.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5.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B.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C.人的正常体温是47℃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6.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8.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 B.宇航员在地球上质量大,在太空中质量小

  C.把铁块加热,再锻压成片,质量变小了 D.1kg棉花和1kg铁块的质量相同

  9.小刘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 m-3

  水 1.0×10 3 水银 13.6×10 3

  冰 0.9×10 3 松木 0.5×10 3

  煤油 0.8×10 3 铜 8.9×10 3

  酒精 0.8×10 3 铅 11.3×10 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10.在*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1.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12.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13.小明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小丽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不同。

  14.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斜射到一块水*放置的*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 ___形成的;站在*静水面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 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 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 ____(填“实像”或“虚像”)

  16.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 __ 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 ___ 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17.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的。

  18.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34分)

  19.(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张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回答: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在上述(2)实验的基础上,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等大”),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0.(12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 _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_ _态。

  (2)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结束后降温

  _(选填“快”或“慢”)。

  (3)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 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1.(12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称出石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 。

  (4)改正错误后,天**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

  g/cm3。

  四、计算题(22题4分,23题6分,24题6分,共计16分)

  22.(4分)国庆节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到来宾市旅游,接近来宾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2分)

  (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1分)

  (3)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1分)

  23.(6分)为了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

  求:(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分)(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3分)

  24.(6分)“五•一”黄金周,乐乐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乐乐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分)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3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4)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 淳朴(chún)   童稚(zhì)    绯红(fěi)

  B.和煦(xù)   豁亮(huò)   殷红(yīn)   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   发酵(jià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炽热(chì)    匿名(nì)   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下列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一杆长枪,两救幼主,征战无数,屡建奇功。(《三国演义》)

  B、王熙凤的性格是多面性格的交融:协理宁国府,机警能干;弄权铁槛寺,敛富贪财;毒设相思局,阴险毒辣。(《红楼梦》)

  C、菩提祖师住在灵山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西游记》)

  D、宋江原是一刀笔小吏,怒杀阎婆惜后被逼上梁山。人称“孝义黑三郎”的他,在回沂州接老父时,曾杀了四只吃掉老父的老虎。(《水浒传》)

  6、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B、《我的母亲》——《胡适自传》——胡适——母亲

  C、《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韩非子》——秦越人

  D、《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

  7、下列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实在标致极了。

  C、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D、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8、根据语境续写句子,构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生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就有可能抵达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 ; ,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9、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但是他的孩子在花完了父母给的.零用钱后又觉得不够时,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为家里拔草、打扫花园或为家人擦皮鞋:一双鞋5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对这种“父母给做家务的孩子付报酬”的家教方式你赞同吗?说说你的认识和理由。(2分)

  10、用诗词原句填空。(每题1分,共12分)

  ①举杯邀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 。 (李 白《月下独酌》)

  ②请为父老歌,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羌村三首》)

  ③ 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

  ④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提出了什么忠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

  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⑥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嘲》)

  ⑦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独处深闺的女子盼夫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⑧_______________ ,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4分)

  (1)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 ;*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2)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语,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2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学习及探究。(7分)

  “红楼选秀”节目刮起了一场“红楼风”,街头巷尾,俱谈《红楼梦》。你也参与一下吧。

  (1)《红楼梦》原名什么?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3分)

  作品原名:

  作者:

  朝代:

  (2)下面是原著中林黛玉、薛宝钗创作的诗词,依据你对人物的了解,请分别指出诗的作者。(2分)

  材料一《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材料二《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材料一作者: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作者: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问世后,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形成“红学”。就你的了解,你认为《红楼梦》如此经久不衰、受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谈两点。(2分)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16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

  2、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4分 )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____,释义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____,释义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2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2分)

  6、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8分)

  (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埕甓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郜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怍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题内容。(2分)

  (1)

  (2)

  2、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第(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2分)

  4、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庸粗鄙的一面?(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8分)

  学会拒绝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予,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坤便是一例。和砷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未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2、文章第⑥段引用和坤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2分)

  答:

  3、“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 (2分)

  4、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分)

  答:(2分)

  五、作文。(45分)

  阅读下面两材料,请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

  (一)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宇左右的文章。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5)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3篇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1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型组成。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型难、易比例恰当。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和材料分析,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且精心选择了3则材料,很好的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

  三个班实考103人,总分6247,*均分60.65,优秀率0.97%,合格率54.37%,60分以上56人,其中80-90分10人,70-80分24人,60-70分21人,60分以下47人。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单项选择题共20个,每空1分,共40分。学生答错较多的题3、11题,3题考黄土高原区域的自然资源,此题综合请较强,需要学生细心分析,大多数学生因马虎导致此题出现错误;11题考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特征,但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钟乳石是属于喀斯特地形特征,此题只怪教师上课没有将知识拓展,而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2、综合题答题情况

  读图回答问题共8大题,60分。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区域差异及其特征。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主要是读图不认真,审图不仔细。尤其第25题小⑴填空胜利油田和冷水河锑矿几乎很少有学生做对。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读图不仔细,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2、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且要做必要的延伸和高中知识接轨,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4、*时加大检查力度,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多开展地理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

  六、出题建议

  1、出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不要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偏离标准,因现在中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兴趣本来不高,若出题太难,则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反而不能为高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2、出题应试卷图文清晰,试题布置合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6)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3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1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江苏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二节。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来引入一个利用比值定义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速度也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首次遇到利用公式进行物理计算,所以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过程方法:知道速度概念是一种比值,利用比值的方法可以定义物理量。

  情感态度: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荣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两种常见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设计思路:速度这一节课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学习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比较的方法,用到了利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的方法,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物理方法,研究问题带来的便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自觉的使用这些方法,在以后学到如密度、压强、比热容、热值等物理量的时候也会自然联系到这种方法。

  速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速度值得介绍,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相连,让物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地建构速度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以及今后运用物理概念。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开始,教师都要力求设计适当的问题,构造物理情境,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教学器材:

  用白纸折成纸盘和纸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在线,讨论快慢

  师:同学们见过猎豹和蜗牛吗?见过他们移动的样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猎豹和蜗牛运动的模样。

  多媒体展示:猎豹、蜗牛等运动的模样。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们运动时的情景一样吗?运动的快慢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运动的快,一个运动的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如何比较的?

  生:……

  师:如果有人问你,一辆轿车行驶了5千米,一辆卡车行驶了2小时,问那辆车快?你如何回答?

  生:无法回答,因为缺少条件。

  师:对,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然而单独用路程或时间都无法进行快慢比较,那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下面我们就将要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

  分析:

  虽然同学们在生活中多有接触速度的概念,但是没有经历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对于物理学中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运动的场景到课堂上比较纸锥运动的快慢,通过猜想、实验讨论,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如果科学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仅凭感官判断,要通过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判断,这也使学生受到科学的教育。

  二、实验分析,比较快慢

  活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师:取两张16开的纸,分别做成大小不同的纸锥。

  师:若将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猜想一下,哪个纸锥下落的比较快?

  生:大的

  师: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先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设计并讨论

  师:总结归纳方案学生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生:相同时间比路程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

  生:我们让不同纸锥从不同高度下落。我们不会比?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提出问题,有那个小组也做到这种情况没有?谁有办法解决吗?

  学生共同讨论

  生:比较速度,测出路程和时间,路程除以时间就是速度

  分析:通过纸锥落地实验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对运动快慢有直观感受,分析速度概念先从学生前概念开始分析,因为学生对于运动快慢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种方法再现引入速度概念的过程。

  三研究需要,引入速度

  师:s/t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物理学中利用速度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师:学生自学书P:109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速度?

  2、速度的主单位?常见单位?

  3、速度的公式?

  4、分析在比较不同时间不同路程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时候,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速度的概念,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后也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得到速度概念后,还要进一步了解它的计算公式、单位、常见数值、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速度数值的物理意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了解速度的核心知识,为以后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四、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课本上114页例题,完成解题步骤。第一次进行计算题的教学,应严格要求,对格式作出规定:

  1,。已知:

  2.公式

  3.代入数据:数据后面要带单位,这时区别小学及初一数学课的唯一的地方,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计算结果

  已知:s=180km,v=100km/h

  求:t

  解:由v=s/t 得 t=s/t=180km/100km/h=1.8h

  答:汽车需要1.8h可到达上海。

  分析:

  利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题很多信息不是在题干中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图形得到的,解题时强调解题规范,这为以后的计算题解题规范打下基础。通过解这道计算题,学生也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7)

——八年级英语期末试卷3篇

八年级英语期末试卷1

  一、单项填空(20分)

  从每小题A、B、C、D中选出能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interesting, but ________ difficult for me.

  A.little B. a little C. a few D. few

  22. Everyone ______ here last Monday.

  A.were B.is C. are D. was

  23. Did Julie study _______ exams?

  A.to B. for C. haveD. at

  24. It was a _________ day yesterday.

  A.rain B. raining C. rainy D. to rain

  25. There are also many fast food restaurants in _________ parts of our city.

  A.other B. othersC. another D. the others

  26. You needn’t _________ your English. I will help you.

  A.worry B.worried C.worry about D.worried about

  27. —_________ does you mother go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

  A.WhereB. WhenC. How D.What

  28. It’s time ___________class.

  A.for have B. have C. to have D. to having

  29. He helped his mother clean the rooms and then ________ his homework yesterday afternoon.

  A. doB.doing C. does D. did

  30. —Is that ________ interesting book?

  —Yes, but it is ___________ difficult.

  A.an, a littleB. a, a bit C.a, a little D. an, little

  31. —When did you see the film?

  —__________.

  A.Two hours ago. B.In an hour C.Two hours D. In two hours ago

  32. How about _________ the supermarket?

  A.to go to B.goingC.to goD. going to

  33. I’d like ________ TV, but my father enjoys _________ newspapers.

  A.watching, readingB. seeing, see C.to see, see D. to watch, reading

  34. His __________ says it’s 7:00 pm.

  A.belt B. wallet C. watch D.ring

  35. I think the TV show is interesting. Do you ________ me?

  A. like B. agree C. agree to D. agree with

  36. —I love Sports News. What about you?

  —__________.

  A.I did, tooB.I do, eitherC.I do, too D. I love to

  37. —Welcome to Beijing!

  —__________.

  A. Not at all B.That’s all right C.Goodbye D. Thank you

  38. Nina’s home is ___________ from here, so she doesn’t have to take the bus.

  A.five minutes’ walkB. twenty-kilometer

  C.two hours by bus D.two hours

  39. He is very tired. He doesn’t want to do ___________.

  A.somethingB.nothingC.everything D.anything

  40. I found it _______ to work out this math problem in one minute.

  A.easyB.easilyC.quickly D. hardly

  三、完型填空(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A、B、 C、D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How do you spend your vacation? Many Americans like to have their vacations in 41countries. One day an American 42 came to China. This was her first time to China and she wanted to 43 some friends there. She met a Chinese boy, Wang Tong. Wang Tong was only ten years old, and he always wanted to practice 44 . So he came up and said “ 45 ” to her, and then he began his first talk with a person 46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How old are you?” Wang Tong 47 then.

  “I’m 48 . Please don’t ask a lady about her 49 ,” she answered.

  Wang Tong was surprised. He didn’t know 50 . Can you help him?

  41. A. another B. else C. other D. any

  42. A.man B. boy C.woman D. child

  43. A.make B. being C. do D. having

  44. A.speak English B. speak Chinese C.speaking English D. speaking Chinese

  45. A.OK B.Hello C. Sorry D. Good-bye

  46. A.to B. at C. on D. from

  47. A.asked B. told C.read D. spoke

  48. A.sure B.shy C. happy D.sorry

  49. A.dinner B. age C. job D. family

  50. A.when B. why C. what D. where

  四、阅读理解(10分)

  A

  Mr Jackson is having a meeting. He looks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 It is 7:45. “The last bus left fifteen minutes ago,” he thinks. “I’ll have to stay in a hotel tonight.”

  Mr Jackson always drives home after work. He lives outside the city.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car, so today he has to take a bus to his office.

  The meeting is over. When he goes out of the warm office, it begins to snow. He wants to have some warm food and soup first. Most restaurants are full of people and he has to go into a small one. The waiter shows(出示) him the menu(菜单).

  “Some hot soup, please,” says Mr Jackson.

  Later, the waiter brings the soup to him. When Mr Jackson is drinking, he finds something in it. “Come here, boy,” he says. “Look, there is a hair in my soup!”

  The waiter says, “it’s usually a fly(苍蝇) in the soup, I remember.”

  51. Mr Jackson usually goes home ____________.

  A. by busB.by carC.by bikeD. on foot

  52. __________, so Mr Jackson has to stay in the office.

  A. There is no bus B.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C.Something is wrong with his car D.It is very cold outside

  53. The last bus leaves at ___________.

  A.7:30B.7:45 C.7:55D.8:05

  54. Mr Jackson wants to have some hot soup first because ___________.

  A.the restaurant is very warm B. he is hungry

  C.there are few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D.he feels cold after he leaves his office

  55. The waiter’s words mean that __________.

  A.the soup in the restaurant is nice B.the hair is Mr Jackson’s

  C.there are usually flies in the soup D.he has to say sorry to Mr Jackson

  B

  Most children like watching TV. It’s very interesting. By watching TV, they can learn a lot and know many thing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course, they can also learn over the radio(收音机). But they can learn better and more easily over the TV. Why? Because they can hear and see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y can’t see anything over the radio.

  Watching TV helps to open children’s eyes. Watching TV helps to open their minds(智力), too. They learn new and good ways of doing things. Many children watch TV only on Saturday and Sunday evenings. They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lessons on weekdays. But a few children watch TV every night. They go to bed very late, so they can’t have a good rest. How about you, my young friend?

  56. Children can study better over the TV because they ___________.

  A. can hear something B. can see more things than on the radio

  C.can hear and see at the same time D. can see the pictures on TV

  57. Children can see nothing ____________.

  A.over the radio B. in the TVC. on the TV D. when they watch TV

  58. TV helps children __________.

  A. open their eyes B. open their minds

  C.make their lives busier D. both A and B

  59. ___________ children watch TV only on Saturday and Sunday evenings.

  A.A few B. A lot of C. A lot D. A little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ew children go to bed late every night because they _________.

  A. do their homework B. watch too much TV

  C.are busy with their lessons D. listen to the radio

  五、请从方框中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对话。 (5分)

  Girl 1: Hi, Vera. How was your vacation?

  Vera:It was great.

  Girl 1:Where did you go?

  Vera: 61

  Girl 1:Really? Wow! What did you do there?

  Vera:Well, we went to a lot of museums.

  Girl 1:Oh, how were they?

  Vera: 62 But they were also very crowded.

  Girl 1:Did you go shopping?

  Vera: 63

  Girl 1:How were the stores?

  Vera:Oh, they were very expensive.

  Girl 1:And how were the people? Did you meet any Japanese people?

  Vera: 64 My parents have some Japanese friends, and we had dinner at their house.

  Girl 1: How was the food?

  Vera: 65 I love Japanese food!

  A.Yeah, I did.

  B.It was delicious.

  C.They were really interesting.

  D.I went to Tokyo with my family.

  E.Yeah, the people were really friendly.

  六、动词填空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66. Jane often ________ (take) the bus to school.

  67.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I ________(study) for the English test.

  68. Did you enjoy _______ (go) shopping.

  69. The boy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so he ________ (practice) reading English every morning.

  70. Look! Liu Ying _________ (do) her homework.

  七、单词拼写(5分)

  根据句意完成句中已给出首字母的单词,并将完整的单词写在答题页上。

  71. What do you think of s________ operas?

  72. This summer the short skirts are in f___________.

  73. I can’t s_______Mike. He is always borrowing money from me.

  74. There’s n_________ to eat at home. 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75. Don’t arrive l______ for class.

  八、句型转换(10分)

  76. The man takes the subway to work every day.(改为否定句)

  The man 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subway to work every day.

  77. I walk home after school.(改为同义句)

  I go home _________ _________ after school.

  78. My English teacher went to the movies with her sister.(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your English teacher ___________ to the movies with her sister?

  79. It’s time for lunch.(改为同义句)

  It’s time __________ __________ lunch.

  80. He didn’t have any money for a bike.(改为肯定句)

  He _________ __________ money for a bike.

  九、完成句子 根据汉意完成英语句子,每空一词。(10分)

  81. 世界其它各地与美国不同。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re 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United States.

  82. 全天阳光灿烂,天气很热。

  It was _______ and _______ all day.

  83. 在*,它取决于你的.位置。

  In China, it _________ _________ where you are.

  84.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周末是很有趣的。

  _________ __________ kids, the weekend was fun.

  85. 你认为肥皂剧怎么样?

  What do you _________ __________ soap operas?

  十、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所给提示内容写一篇短文,70词左右。

  提示:上周你买了一台电脑并发现电脑有很多用处:收发邮件,玩电脑游戏,在网上搜索对学习有用的资料和信息等等。一个朋友要过生日了,你打算尝试网上购物。父母对电脑也很感兴趣,你准备空闲时教他们怎样使用电脑。

  初二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二、单项填空(20分)

  21—30 BDBCA CCCDA 31—40 ADDCD CDADA

  三、完型填空(10分)

  41—50 CCACB DADBB

  四、阅读理解(10分)

  51—60 BBADC CADBB

  五、补全对话:(5分)

  61—65 DCAEB

  六、动词填空(10分)

  66.takes67.studied68.going69. practices70. is doing

  七、单词拼写(5分)

  71.soap72.fashion73.stand74.nothing75.late

  八、句型转换(10分)

  76.doesn’t, take77.on foot78.Did, go79.to, have80.had, some

  九、完成句子(10分)

  81.different, from82.sunny, hot83.depends,on84.For, most85.think, of

  十、书面表达(15分)

  Last week I bought a com*r. I find I can do lots of things with my com*r, such as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playing com*r games and searching for some useful messages. Next Tues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want to give her something special. Maybe I can buy a book online. I think buying things in this new way is very interesting. My par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m*r, too. I think I can teach them how to use it later when I’m free.

八年级英语期末试卷2

  一、单项填空(20分)

  从每小题A、B、C、D中选出能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interesting, but ________ difficult for me.

  A.little B. a little C. a few D. few

  22. Everyone ______ here last Monday.

  A.were B.is C. are D. was

  23. Did Julie study _______ exams?

  A.to B. for C. haveD. at

  24. It was a _________ day yesterday.

  A.rain B. raining C. rainy D. to rain

  25. There are also many fast food restaurants in _________ parts of our city.

  A.other B. othersC. another D. the others

  26. You needn’t _________ your English. I will help you.

  A.worry B.worried C.worry about D.worried about

  27. —_________ does you mother go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

  A.WhereB. WhenC. How D.What

  28. It’s time ___________class.

  A.for have B. have C. to have D. to having

  29. He helped his mother clean the rooms and then ________ his homework yesterday afternoon.

  A. doB.doing C. does D. did

  30. —Is that ________ interesting book?

  —Yes, but it is ___________ difficult.

  A.an, a littleB. a, a bit C.a, a little D. an, little

  31. —When did you see the film?

  —__________.

  A.Two hours ago. B.In an hour C.Two hours D. In two hours ago

  32. How about _________ the supermarket?

  A.to go to B.goingC.to goD. going to

  33. I’d like ________ TV, but my father enjoys _________ newspapers.

  A.watching, readingB. seeing, see C.to see, see D. to watch, reading

  34. His __________ says it’s 7:00 pm.

  A.belt B. wallet C. watch D.ring

  35. I think the TV show is interesting. Do you ________ me?

  A. like B. agree C. agree to D. agree with

  36. —I love Sports News. What about you?

  —__________.

  A.I did, tooB.I do, eitherC.I do, too D. I love to

  37. —Welcome to Beijing!

  —__________.

  A. Not at all B.That’s all right C.Goodbye D. Thank you

  38. Nina’s home is ___________ from here, so she doesn’t have to take the bus.

  A.five minutes’ walkB. twenty-kilometer

  C.two hours by bus D.two hours

  39. He is very tired. He doesn’t want to do ___________.

  A.somethingB.nothingC.everything D.anything

  40. I found it _______ to work out this math problem in one minute.

  A.easyB.easilyC.quickly D. hardly

  三、完型填空(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A、B、 C、D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How do you spend your vacation? Many Americans like to have their vacations in 41countries. One day an American 42 came to China. This was her first time to China and she wanted to 43 some friends there. She met a Chinese boy, Wang Tong. Wang Tong was only ten years old, and he always wanted to practice 44 . So he came up and said “ 45 ” to her, and then he began his first talk with a person 46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How old are you?” Wang Tong 47 then.

  “I’m 48 . Please don’t ask a lady about her 49 ,” she answered.

  Wang Tong was surprised. He didn’t know 50 . Can you help him?

  41. A. another B. else C. other D. any

  42. A.man B. boy C.woman D. child

  43. A.make B. being C. do D. having

  44. A.speak English B. speak Chinese C.speaking English D. speaking Chinese

  45. A.OK B.Hello C. Sorry D. Good-bye

  46. A.to B. at C. on D. from

  47. A.asked B. told C.read D. spoke

  48. A.sure B.shy C. happy D.sorry

  49. A.dinner B. age C. job D. family

  50. A.when B. why C. what D. where

  四、阅读理解(10分)

  A

  Mr Jackson is having a meeting. He looks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 It is 7:45. “The last bus left fifteen minutes ago,” he thinks. “I’ll have to stay in a hotel tonight.”

  Mr Jackson always drives home after work. He lives outside the city.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car, so today he has to take a bus to his office.

  The meeting is over. When he goes out of the warm office, it begins to snow. He wants to have some warm food and soup first. Most restaurants are full of people and he has to go into a small one. The waiter shows(出示) him the menu(菜单).

  “Some hot soup, please,” says Mr Jackson.

  Later, the waiter brings the soup to him. When Mr Jackson is drinking, he finds something in it. “Come here, boy,” he says. “Look, there is a hair in my soup!”

  The waiter says, “it’s usually a fly(苍蝇) in the soup, I remember.”

  51. Mr Jackson usually goes home ____________.

  A. by busB.by carC.by bikeD. on foot

  52. __________, so Mr Jackson has to stay in the office.

  A. There is no bus B.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C.Something is wrong with his car D.It is very cold outside

  53. The last bus leaves at ___________.

  A.7:30B.7:45 C.7:55D.8:05

  54. Mr Jackson wants to have some hot soup first because ___________.

  A.the restaurant is very warm B. he is hungry

  C.there are few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D.he feels cold after he leaves his office

  55. The waiter’s words mean that __________.

  A.the soup in the restaurant is nice B.the hair is Mr Jackson’s

  C.there are usually flies in the soup D.he has to say sorry to Mr Jackson

  B

  Most children like watching TV. It’s very interesting. By watching TV, they can learn a lot and know many thing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course, they can also learn over the radio(收音机). But they can learn better and more easily over the TV. Why? Because they can hear and see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y can’t see anything over the radio.

  Watching TV helps to open children’s eyes. Watching TV helps to open their minds(智力), too. They learn new and good ways of doing things. Many children watch TV only on Saturday and Sunday evenings. They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lessons on weekdays. But a few children watch TV every night. They go to bed very late, so they can’t have a good rest. How about you, my young friend?

  56. Children can study better over the TV because they ___________.

  A. can hear something B. can see more things than on the radio

  C.can hear and see at the same time D. can see the pictures on TV

  57. Children can see nothing ____________.

  A.over the radio B. in the TVC. on the TV D. when they watch TV

  58. TV helps children __________.

  A. open their eyes B. open their minds

  C.make their lives busier D. both A and B

  59. ___________ children watch TV only on Saturday and Sunday evenings.

  A.A few B. A lot of C. A lot D. A little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ew children go to bed late every night because they _________.

  A. do their homework B. watch too much TV

  C.are busy with their lessons D. listen to the radio

  五、请从方框中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对话。 (5分)

  Girl 1: Hi, Vera. How was your vacation?

  Vera:It was great.

  Girl 1:Where did you go?

  Vera: 61

  Girl 1:Really? Wow! What did you do there?

  Vera:Well, we went to a lot of museums.

  Girl 1:Oh, how were they?

  Vera: 62 But they were also very crowded.

  Girl 1:Did you go shopping?

  Vera: 63

  Girl 1:How were the stores?

  Vera:Oh, they were very expensive.

  Girl 1:And how were the people? Did you meet any Japanese people?

  Vera: 64 My parents have some Japanese friends, and we had dinner at their house.

  Girl 1: How was the food?

  Vera: 65 I love Japanese food!

  A.Yeah, I did.

  B.It was delicious.

  C.They were really interesting.

  D.I went to Tokyo with my family.

  E.Yeah, the people were really friendly.

  六、动词填空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66. Jane often ________ (take) the bus to school.

  67.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I ________(study) for the English test.

  68. Did you enjoy _______ (go) shopping.

  69. The boy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so he ________ (practice) reading English every morning.

  70. Look! Liu Ying _________ (do) her homework.

  七、单词拼写(5分)

  根据句意完成句中已给出首字母的单词,并将完整的单词写在答题页上。

  71. What do you think of s________ operas?

  72. This summer the short skirts are in f___________.

  73. I can’t s_______Mike. He is always borrowing money from me.

  74. There’s n_________ to eat at home. 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75. Don’t arrive l______ for class.

  八、句型转换(10分)

  76. The man takes the subway to work every day.(改为否定句)

  The man 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subway to work every day.

  77. I walk home after school.(改为同义句)

  I go home _________ _________ after school.

  78. My English teacher went to the movies with her sister.(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your English teacher ___________ to the movies with her sister?

  79. It’s time for lunch.(改为同义句)

  It’s time __________ __________ lunch.

  80. He didn’t have any money for a bike.(改为肯定句)

  He _________ __________ money for a bike.

  九、完成句子 根据汉意完成英语句子,每空一词。(10分)

  81. 世界其它各地与美国不同。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re 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United States.

  82. 全天阳光灿烂,天气很热。

  It was _______ and _______ all day.

  83. 在*,它取决于你的.位置。

  In China, it _________ _________ where you are.

  84.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周末是很有趣的。

  _________ __________ kids, the weekend was fun.

  85. 你认为肥皂剧怎么样?

  What do you _________ __________ soap operas?

  十、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所给提示内容写一篇短文,70词左右。

  提示:上周你买了一台电脑并发现电脑有很多用处:收发邮件,玩电脑游戏,在网上搜索对学习有用的资料和信息等等。一个朋友要过生日了,你打算尝试网上购物。父母对电脑也很感兴趣,你准备空闲时教他们怎样使用电脑。

  初二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二、单项填空(20分)

  21—30 BDBCA CCCDA 31—40 ADDCD CDADA

  三、完型填空(10分)

  41—50 CCACB DADBB

  四、阅读理解(10分)

  51—60 BBADC CADBB

  五、补全对话:(5分)

  61—65 DCAEB

  六、动词填空(10分)

  66.takes67.studied68.going69. practices70. is doing

  七、单词拼写(5分)

  71.soap72.fashion73.stand74.nothing75.late

  八、句型转换(10分)

  76.doesn’t, take77.on foot78.Did, go79.to, have80.had, some

  九、完成句子(10分)

  81.different, from82.sunny, hot83.depends,on84.For, most85.think, of

  十、书面表达(15分)

  Last week I bought a com*r. I find I can do lots of things with my com*r, such as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playing com*r games and searching for some useful messages. Next Tues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want to give her something special. Maybe I can buy a book online. I think buying things in this new way is very interesting. My par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m*r, too. I think I can teach them how to use it later when I’m free.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扩展8)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技能,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身边学习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 21 世纪中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分别是:一、机械运动 二、声现象 三、物态变化 四、光现象 五、透镜及其应用 六、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几大个板块,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的实际 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四、教学要求

  1、进一步了解当前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殊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留意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简朴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和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留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本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重紧跟 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博,懂得及时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拥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五、教学措施 (具体思路)

  1、继承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并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优秀教案》,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预备的仗。

  3、积极预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结合《物理实验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要求作业要有代表性,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教法的理解程度,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会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有关的 物理现象,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六、班级情况分析

  七、教学安排以及课时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章:机械运动 6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第二章:声现象6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 第三章:物态变化10课时

  第七周——第九周:第四章:光现象11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 5课时

  第十周——第十二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9课时

  第十三周——第十五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9课时

  第十六周—— 复习考试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六章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的实际,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进度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8课时

  第二章:声现象10课时

  第三章:物态变化8课时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3

  一 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是我们几所兄弟学校教育移民,合并上来的学生我们教师都比较的不了解,学生的基础结构,兴趣爱好都 比较的陌生,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该科的知识,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改变传统的教学摸式,在我所任教学科三个班教学中8 (7) 、8(8) 、8(9)将于新的姿态,新的观念来展现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7、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持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满堂灌,开展研究式和讨论式学习。

  四、教学手段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和月考工作

  2、对新老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内 容 时 间 备 注

  1 科学之旅 2课时

  2 第一章 机械运动 4课时

  3 第一章 机械运动 4课时 第一单元测评

  4 第二章 声现象 4课时

  5 第二章 声现象 4课时 第二单元测评

  6 第三章 物态变化 4课时

  7 第三章 物态变化 4课时 第三单元测评

  8 第四章 光现象 4课时

  9 第四章 光现象 4课时 第四单元测评

  10 中段考复习训练 5课时

  11 中段考考试 评卷及分析

  12 试卷讲评

  13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4课时

  14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4课时 第四单元测评

  15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4课时

  16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4课时 第四单元测评

  17 综合复习 5课时

  18 综合测评 讲评及分析

  19 查找补漏 讲评及分析

  20 期终考试 讲评及分析

  21 学生寒假放假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带八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每班人数均是38人。 双基掌握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同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而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印象,通过引导也能挖掘一些学生潜在的探究既能和方法。相信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必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让充分理解学好物理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双基教学要求:

  1、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2、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

  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5

  一、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具体的安排: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还有:

  1、 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

  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2、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6

  期末考试又要到来,为了更好的进行复习、训练,提高期末的考试水*,一定要整合教师资源、发挥个人的优势,制定一系列复习方案,从而拥有满意的成绩。

  一、复习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态变化的条件,电路连接等。)

  2、重点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面镜成像、光的反射、串联和并联)、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四、具体措施:

  (一)学生建知识树: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物理课是以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为声学、光学、物态变化、电学四个单元。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复习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每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

  (二)典型例题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机械性重复训练是训练中的弊端。而*时教学中学生接受学习的机会不均匀,出现了知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复习每一个单元时,教师因根据*时教学中所掌握的情况,出典型例题。

  首先,让学生看书和已做过的的试卷,使学生对已选定的知识有一个记忆的复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复习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资料加强学生训练,训练中要注重于重点,适当采用一些例题精讲,突破难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突出重点。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收到复习的效果。

  (三)个别辅导,提优补差。

  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个别有不自觉的,教师要起到一个监督和疏导工作;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多些,对一些特别学生多些关心。在做好上面的各项工作后,还要即时反馈,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考核时,以基础为主,难题少量,比例为:易、中、难,5:3:2,让学生感觉不是很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

  (四)知识大盘点。

  最后,根据学生复习的情况,进行两次期末模拟测试,进行查漏补缺,弥补漏洞。

  五、复习时间:四个星期,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2月21日——1月6日)单元复习

  17周——第1—3章

  18周——第4—5章

  第二阶段:(1月7日——1月20日)综合模拟

  19周——专项复习

  20周——综合模拟

  六、注意事项

  1、负责试卷的老师提前作准备——搜集材料、印发卷子。

  2、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进度。

  3、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好所要抓住的边缘生,注意落实到人,特别要注意帮助偏科的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说到运动,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没有运动,也就没有我们。下面这段录像是我在我们家的阳台上拍下来的一段公路上的情景,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在这段录像中。树木、地面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中的第一节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运动

  1、提出问题:在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有运动的汽车、行驶的自行车、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树木、地面是运动的?如何判断楼房、

  有运动的汽车、,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描述物体的运树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放录像资料)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你是如何判断汽车、自行车、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行驶的自行车、 地面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2、总结归纳: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

  1、*常我们观察物体是否运动时是相对于什么物体而言的呢? 请同学们观察课件: (1) 小孩在公路上跑步。(2) 飞机在空中飞行 (3)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4) 小船在河水中行驶小结:我们判断上述物体的运动时,它们是运动的

  2、当我们座在行驶的汽车里,观看车外的景物时,会有什么感觉?(1)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录像,(2)同学们在乘车的时候是否也观察到过同样的现象呢?(3)为什么树会往后退呢?小结:座在行驶的汽车里,改变。所以观察者认为树往后退。3、请同学们观察一幅图片,思考问题:

  (1)图片:

  (2)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3)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感觉呢?

  小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4、请同学们看课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指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1)汽车在公路上的运动(2)两个小孩跑步 (3)在河中行驶的小船

  所以景物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发生了 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板书)是它们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段录像是我乘校车回密云的途中拍下来的一段。观看车外的景物时, 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

  (4)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

  5、请同学们观看初中物理上的视频资源《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小结:关于参照物,必须弄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 我们说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确定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2) 参照物只是被选做标准的物体,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3) 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判断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 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这个被描述的物体为参照物。

  (5) 观察者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以以观察者自己为参照物。

  (6)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三)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1、确定参照物 2、确定研究对象

  3、判断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1)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2)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改变,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包括距离的改变和方位的改变两个方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8

  一、学生基本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 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

  二、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主要措施: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搞好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7—12章,包括力、力和运动、压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能。

  三、教学目标:

  1、加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原理,以及实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科学探究、解答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4、能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够灵活,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开始有一些两极分化,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六、课时计划:

  开学评期末试题1课时。

  第七章:力6课时。

  第八章:力和运动6课时。

  第九章;压力压强8课时。

  期中复习及考试4课时。

  第十章:浮力6。

  第十一章:功、简单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4。

  期末复习与考试。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由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和熟悉而陌生的力五章组成。教材从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声现象入手,然后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力,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兴趣。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

  1、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2、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4、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特征”“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面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温度计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电路的识别和连接”等知识点,它们是解释各种现象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伏笔,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征”,区分音调和响度,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是第一章的难点;“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这几方面内容相互联系,且都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进行教学,实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所以此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3、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4、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预习;上课;复习三步进行教学,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经教育局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物理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4、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用图片、投影、录像、光盘、课件进行教学。

  (1)初步认识声、光等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2)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包括物理知识,而且还包括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4)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5)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6)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7)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8)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9)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切,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1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12)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13)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保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4、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5、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6、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五、教学进度表:

  物理培优计划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作为市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练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3、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声、光、热、力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几大个板块。全书共计:实验13次、演示13次、想想做做18次、想想议议14次、STS4个、科学世界112次、动手动脑学物理26次、扩展性实验1次、学到了什么5个、小资料12个、注意7个。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成绩目标:

  在各类竞赛中力争零的突破,应使班总*均成绩处于中上地位,争取全镇前6名。使各班好、中、差比例达到2:5:3。力争优秀率达10%,合格率达70%。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当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进行实验调查、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10节以上,还争取上一堂教学观摩课。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8,注意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表扬学习认真的、遵守纪律的、作业好的、测验成绩优秀的及有进步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辅导,提高优秀率

  五、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1、29.1-9.7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2

  39.10-9.15测量*均速度、第一章复习2

  49.17-9.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59.24-9.28国庆节放假

  610.1-10.7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2

  710.8-10.1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复习2

  810.15-10.19温度、熔化和凝固2

  910.22-10.26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2

  1010.29-11.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2

  1111.5-11.9期中复习检测2

  1211.12-11.16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2

  1311.19-11.23*面镜成像、光的折射2

  1411.26-11.30光的色散、透镜、生活中的透镜、2

  1512.3-12.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2

  1612.10-12.14质量、密度2

  1712.17-12.21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2

  1812.24-12.28第六章复习检测2

  1912.31-1.4期末复习检测

  201.7-1.11

  211.14-1.18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在此可以降低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首先说明,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个重要问题。赛跑时,谁得冠军,看快慢。汽车、火车、飞机运动的快慢也是人们所关心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进行思考。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路。

  问: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何区别?

  答: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问: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答:只需观察他们哪个在前。

  教师归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播放动画片---百米赛跑片段。

  问: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答:测量出100m的距离,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问: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

  教师归纳:因为通过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每组给两辆快慢不同的玩具小车A和B,四位同学一小组,利用它们来寻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探究实验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小组交流后得出: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动较快。

  2.做一做: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思考: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什么缺陷?

  3.想一想: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

  4.试一试:每组只给一辆小车,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 提问:

  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你认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5.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问: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三)速度

  s __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t

  2.速度的计算公式v= 。v和t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s __t

  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 v= 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问:米/秒和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 介绍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推导出:1米/秒=3.6千米/时

  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有些学生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的习惯。

  4.读一读:阅读课本图2-22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感受这些物体的运动快慢。

  5.例题教学

  分析:(如何通过读图获得解题所要的信息)

  汽车在两块指示牌之间通过的路程是牌上这两个数据之差。

  汽车通过两块指示牌所用的时间是两次时钟读数之差。

  根据速度公式统一单位后求解。

  (四)*均速度

  讨论:用速度公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

  s __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但可以利用公式t

  得知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均快慢,由公式v= 算出来的速度称

  为*均速度。严格说来,任何一个*均速度总是对应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离开了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均速度就失去可意义。

  为大家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教学计划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发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

  3、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

  三、现状分析

  本届初二年级共有6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基础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礁,不打无准备的仗。

  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馈、巩固练习,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

  6、勤于教学思,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

  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

  8、加强课堂练习,及时馈信息,改进教学,学生练习要即时上交、批改、评析。

  五、进度安排用主备分工

  第1---3周《引言》、《声现象》王玉松

  第4---7周《物态变化》侯燕

  第8---9周《光现象》、期中复*玉松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侯燕

  第11—14周《光的折射透镜》王玉松

  第15---17周《物体的运动》侯燕

  第18---19周期末复*玉松

  六、教研活动安排

  除了参加区、市直安排的活动外,其它周次本组成员在总务办公室参加备课组教研活动,主要交流互听课的馈情况、上周的教学思,讨论下周的备课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技能,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身边学习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21世纪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

  动,特殊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留意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简朴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和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留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本学科教学的鲜明特

  点;要注重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博,懂得及时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单纯

  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拥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应该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用法,并会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生活中还常常利用估测的方法测量长度和时间,应通过活动使学生有所了解。

  机械运动现象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例如,学生在小学已经进行过速度计算的训练;又如,相对运动、惯性等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习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逐步展开。

  对于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会利用路程、时间求出,或利用速度公式中的两个物理量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教学中不宜做过深的引导,如追及问题等。

  本章课程标准的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二章 声现象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

  趣。

  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第三章 物体变化

  本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编写短小精悍,为教师们留下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在“知识”方面,本章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热现象,而且许多知识是理解地理课中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在化学课中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也要用到,能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承担着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等能力和方法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更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等优良品质的好材料,是引导学生从体会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学习的好材料。

  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变得非常“专业”,“专”到大脑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点东西了。因此,要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裁体”作用,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尤其是知识储备方面多下点功夫。

  第四章 光现象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在本章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物理思想有: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本章《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2)丁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

  (1)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3)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4)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5)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6)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

  六、教学进度及安排

  第1周: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周:第一章 声现象

  第3周:第二章 声现象

  第4周:第二章 光现象

  第5周:第二章 光现象

  第6周: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及分析

  第7周: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8周: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9周: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及分析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第11周: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12周: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13周: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14周: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5周: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周: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7周: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分析

  第18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19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20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