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
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
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
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
(四腔、八“心眼”——血管)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
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2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②软体动物③甲壳动物;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推荐访问:知识点 上册 生物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3篇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5人教版学霸笔记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00条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4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