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给屠呦呦贺信(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给屠呦呦的贺信1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阅读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1)
——屠呦呦作文3篇
屠呦呦作文1
如果用拯救的性命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绝对独占鳌头。
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南非各地,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治疟救生,屠呦呦作为*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毅然接下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时,疟疾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屠呦呦便走*间,整理有关疟疾的各种药方。她凭着一双脚,走遍大街小巷;靠着一双手,记遍医嘱药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屠呦呦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这些字堆积起来,超越了东南亚到南非的距离,超过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失败累加起来就是成功,屠呦呦研究了200多种药材,依然颗粒无收。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毕竟许多发达国家都拿疟疾没办法。但,屠呦呦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觉得她的手上攥着无数病人的生命,寄托着他们唯一的希望。
她翻阅古代的医书,书里对青蒿的记述给了她莫大的灵感和希望。她发现有一种物质对疟疾的抑制程度几乎达到100%,这就是*。但就在她欣喜若狂之时,希望之火却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能不能用在人身上?药一旦用错,那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代价。
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在一次次“生命危险”之后,屠呦呦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实验成功了!在一次次“改良、实验”的死循环后,终于在1986年,*获得了新药证书。于是,她让疟疾患病率直线下滑了50%。
现代社会中的家长,其实有很多都不希望让孩子去搞科研,只想让他们有份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屠呦呦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却将一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她用行动给了人生一个非凡的答案。
屠呦呦,您是世界的福音,*的骄傲,我的偶像。
屠呦呦作文2
2015年是*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的一年,那个奖项则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该奖后大众有两个关注焦点,一是屠呦呦的身份,他是无博士学位没有出国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如何偏偏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就,二是发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是归功于属于屠呦呦个人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
看到大众的第1个问题时,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哪怕你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那也会成为成功的那一天,这就好比马云出生并不富有的,他如何能够成为*首富,是他运气好吗?这当然不是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去埋怨运气,没有努力和坚持,就算你有运气那也不能成功,所以说屠呦呦,为什么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那就是他的努力和坚持正所谓坚持就会有回报,坚持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看到第2个问题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归功于他所代理的团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足以抵抗一个强大的团队,就像古代的秦始皇,他没有自己的兵队,没有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忠实的职员,能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吗?当然是不能的,再举一个例子,一条筷子容易断,可千千万万条筷子捆在一起呢,要想折断那就非常的难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所以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上悠悠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这个奖应该颁给他。
在生活中你要做一件事,哪怕做不好的,你也要努力一下,坚持一下就算失败了,你也至少努力过,坚持过,到后来自己也不后悔,不再寻求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勇往直前,我相信老天不会虐待一个拼了命努力的人。
当你认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需要一个人,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强大,是抵抗不过一群人的,在生活中认识一些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兄弟,这都是人际关系中足以体现出来的朋友不在多在于对你好不好?是不是看中你身上的某种利益而交的朋友,然而这种朋友是我们要远离的损友,在你好的时候他巴结你,但是在你堕落的时候,他就消失不见了,所以朋友不再多,在于对你好不好,这句话是非常真实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总有一些网上所谓的键盘侠们,想要刷自己的存在感,去骂一些拼命拼搏的科学家为我们创造的科学家,认为他们不值得领这个奖,但是仔细一想,一个人带领一个团队去研究出这个药物,功劳归功于其实是团队的,没有人说只是属于屠呦呦一个人的,所以请不要妄下断论,尊重我们的科学家。
屠呦呦作文3
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为*带来了极大的荣誉,然而为大众所关注的却是屠呦呦的身份背景以及荣誉归属,这预示着国民思考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相比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民的思考还仅仅停留在关注荣誉之中,莫言荣获诺贝尔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莫言的热潮,大众盲目跟风追求莫言知名作品,甚至在之前根本不知道莫言是谁,国民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之后,人民除了关注这个荣誉之外还有两个焦点,一个是关于他的身份背景,一个三无科学家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一个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背景,也没有院士头衔的药学家,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他跟他的科研组坚持不懈地研究了7年,这7年来是什么支撑了他们这么久,他们在这7年来都做了哪些努力,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问题都是现代国民关注的话题。
二是这巨大的荣誉的归属,功劳是归屠呦呦,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显示出了国民思考的进步,莫言获奖后大家都关注他的奖金有多少,由此看来,现代国民的思考有了实质的飞跃,从关注物质到精神,从盲目崇拜到了了解背景,国民的思考层次不断的深入。
关于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国民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主角已经有了了解,不仅仅了解奖项的荣誉以及获得的奖金,还有他和他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对研发抗疟新药*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实践。没有学位,没有背景,没有头衔的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实践学习创造出来,高校的新一代抗疟药。向大家反映了强大的精神与力量。
这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掀起了千层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件事情也有不同的认识,不拘泥于仅仅关注荣誉奖项,奖金的问题。
经过这一事件国民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的思考层次也不断的深入,这也暗示了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程度的不断上升。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国看待任何问题也是应该如此,不应该拘泥于表面,要不断的深入。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2)
——屠呦呦作文素材 (菁选3篇)
屠呦呦作文素材1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虽然生活很拮据,但父母依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和哥哥一样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14 岁时,屠呦呦的哥哥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说:“学问是无止境的。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学问绝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1951年屠呦呦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作为新*首批女大学生,屠呦呦参加了为期两年半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1969年1月,屠呦呦第一次接触了代号“523”的神秘抗疟药物研究项目,认准了“523”任务就是她自己的担当,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她被授予 “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屠呦呦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屠呦呦,她把学问的冷板凳坐热了。更不易的是,荣誉接踵而至,在屠呦呦身上,我们仍能清楚地看见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品质。
屠呦呦作文素材2
认识角度
锲而不舍:每一种科学的进步都融进了发明者(发现者)的全心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几千次,换了无数种灯芯的材料才得以成功;鲍尔·海德思为了研究蛇毒,被毒蛇咬过130 多次,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试制出了一些抗蛇毒药物;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凡成功者,必有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屠呦呦深谙其理,面对全世界都觉棘手的疟疾,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本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科学精神:*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钱学森之问令世人沉思甚久,反观屠呦呦能够发现*,获得大奖,我们从中可以窥得这个问题的一角答案。面对世界性难题,屠呦呦及同事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不断探索,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从治病救人的立场出发,从而获得成功。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在科学之路上作出大成就来,到那时,不论是否被人称为“大师”,实际上都已经是大师了。
屠呦呦作文素材3
从“三无”科学家到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1年,屠呦呦已经81 岁了。别人对她的介绍是: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这样的简历在科学界看来没有任何突出之处。很少有人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即便她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几百万人的命运。但就是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前面,接受大家的敬佩和仰望。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认识角度
成功的标准: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用头衔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声、资产的关注,超过了对其本身价值的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屠呦呦无疑是不成功的,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不是博士,也没有到海外留过学,无论如何,她都不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叹的大人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获得了*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其实,成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些头衔,而是一个人究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他本身的价值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屠呦呦无愧于这一点,所以最终她超越了标签,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3)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贺信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贺信1
尊敬的屠呦呦研究员:
欣闻您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宁波市委、市*并代表全市580万家乡人民,谨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40多年来,您专注医学研究,带领科研团队致力于抗疟新药研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而受益,为我国中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始终淡泊名利、敬业奉献,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在为人、为师、为学等方面是大家的学习楷模,是家乡人民的杰出代表。当前,宁波正处在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您这样的大师,加强对宁波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带动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水*。诚邀您及家人回家乡看看、走走。
衷心祝愿您科学之树常青!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4)
——功勋之屠呦呦的礼物观后感3篇
功勋之屠呦呦的礼物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功勋》这一部电视剧,她讲述了数位功勋获得者为了心中的梦想奋斗背后的那些故事。其中,屠呦呦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屠呦呦是一位不太爱说话、不喜欢热闹的人,但她沉迷在自己的医学梦里。她小时候因为得了肺结核,萌发了她的医学之梦,从此她便全身心投入了进去。她以身试药,却因此住进了医院,但她毫不后悔。因为她知道,她正在做的是一件关乎整个人类的事情。在抗疟疾药品没出现的时代,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疟疾,她用几十年的时间,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一点点走向成功,终于研究出了*。*的出现,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而她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0**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时,她在意的却是“在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爬多久?”面对荣誉,她只是摆了摆手:“得了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这样的一个人,是所有人最好的榜样!
我也要像屠呦呦一样,做事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对待荣誉淡然处之。现在踏踏实实学习,长大后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当屠呦呦接过金色奖章,她的回礼是给世界的一座医药学宝库。她是一个*凡人,可她却让世界不再*凡。
功勋之屠呦呦的礼物观后感2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一步步战胜困难……她用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奇迹,造福了无数疟疾病人。她就是电视剧《屠呦呦的礼物》中的屠呦呦。
电视《屠呦呦的礼物》讲述了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她用几十年的时间坚持寻找抗疟疾的药,后来终于从中草药中分离出抗疟疾新药*的故事。
坚持是屠呦呦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条件多么辛苦,无论经历多少次试验失败,她都没有放弃,甚至不惜以身试药。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一步步走向成功。其实,在学习的路上,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求真是她走向成功的第二个台阶。剧中屠呦呦和她先生拣绿豆的时候,她的先生说世界有黑的,有白的,还有深深浅浅的灰色,而屠呦呦却说在科学中,黑色就是黑色,白色就是白色。这让我感受到她对科学的求真精神已经深入她的骨髓,与她融为一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话是屠呦呦不断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她知道方法总比困难多,她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研制*,她坚信离实现目标不远了,她坚信她多一些努力就能早一些解救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这种对梦想的坚持,对科学的求真、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5)
——给老人的祝寿贺信 (菁选2篇)
给老人的祝寿贺信1
各位嘉宾:
晚上好!时值家母大人六十寿辰之际,诚蒙各位嘉宾来为老妈祝寿。
在此谨代表家母及同胞向各位长辈以及各位亲朋好友至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掌声)
忆往昔家母大人寒心如苦,将我们兄弟姐妹扶养*,您把您的慈母爱心全部奉献给了我们,如今岁月的泪痕却消消地爬上了您的额头,染白了您的双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眼前总是浮现出您那慈详的面孔、慈爱的`目光。我们将永远永远牢记您养育的恩情。在这里,我们代表同胞姐妹祝您老人家福寿安康,万寿无疆,再一次代表妈妈大人向光临家母寿辰的各位前辈及嘉宾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
给老人的祝寿贺信2
各位嘉宾:
晚上好!时值家母大人六十寿辰之际,诚蒙各位嘉宾来为老妈祝寿。
在此谨代表家母及同胞向各位长辈以及各位亲朋好友至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掌声)
忆往昔家母大人寒心如苦,将我们兄弟姐妹扶养*,您把您的慈母爱心全部奉献给了我们,如今岁月的泪痕却消消地爬上了您的额头,染白了您的双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眼前总是浮现出您那慈详的面孔、慈爱的目光。我们将永远永远牢记您养育的恩情。在这里,我们代表同胞姐妹祝您老人家福寿安康,万寿无疆,再一次代表妈妈大人向光临家母寿辰的各位前辈及嘉宾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
给屠呦呦的贺信(扩展6)
——给母校六十周年的校庆贺信
给母校六十周年的校庆贺信1
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全体老师:
激荡半世纪,峥嵘六十年。六十年风雨沧桑、源远流长;六十年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在这金秋送爽、风华秋实的十月,我怀着与你们一样激动的心情共庆母校六十周岁华诞,在此谨致以我最衷心、最热烈的问候与祝贺!
岁月如梭,转眼间离校已十余年了。十多年来,每每回想起母校,无不激动万分,感慨万千。饮水思源,感激母校,感激母校给予我文化知识,使我能够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安身立命;感激母校,感激母校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让我这一辈子懂得踏踏实实做人;感激母校,感激母校传递我师生、学友温情,使我这辈子永远对母校感念恩情。
知识改变命运,感谢知识!培育之恩永生难忘,感谢母校!诚如**x老校长所言:昨日我以一中为荣,明日**以我们所有的学子为荣!作为对母校最好的`回报,我将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出色的成绩为母校争光!
预祝母校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此致
敬礼!
**x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