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学习心得(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心得3篇
第1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心得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图 片: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表而制作的精美明信片
概 述:
l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全文共38条,分为8个部分。主要内容是:
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回顾;
建国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的10年;
历史的伟大转折;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决议》回顾了党的60年战斗历程,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作了总结,明确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深入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逐步确立的正确道路。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历史决议》指出:建国以来32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路线和方针也出现过偏差。“*****”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的“左”倾严重错误。《历史决议》认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历史决议》全面概述了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决议》指出,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并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样的错误,也是错误的。《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背 景:
粉碎“***”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几个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如何评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地阻碍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因而遭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内许多同志的反对。1977年4月10日,尚未复出的邓小平就在给中央的信中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句话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必须是准确和完整的,不是错误和片面的。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以后起草《历史决议》所遵循的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准则。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全党全国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但是,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刚刚全面展开,对“*****”尚未公开否定,对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审判更没有提上议程。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尚须时日,更重要的是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尽快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
事实证明,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远未得到统一。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1979年春举行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对过去的一系列理论、政策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为中央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另一种倾向又开始冒头,出现了借纠正“*****”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言论。
邓小平在1979年3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现在,坚持“左”倾错误的人攻击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产生一种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批判极左思潮的同时,对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批判。
经过邓小平纠正两种错误思潮的阐述,全党全国初步完成了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准备,具有了总结历史的初步条件。党内外开始出现了这种呼声。6月,中共中央决定,起草叶剑英代表中央的建国三十年国庆讲话。中央认为:“对过去三十年特别是*****十年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经过专门的会议,作出正式的总结。但是,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时候,有必要给予初步的基本估价。”邓小平对起草讲话四次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有一些新的内容,要能讲出新的水平。看过修改稿后,9月4日他找胡耀邦等谈话,指出:现在的稿子对毛**的地位、作用、贡献讲得太弱;
要使人们看了文章以后得出一个总的印象,我们的党和人民现在是在真正搞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是真正将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
无论如何不能叫人看了以后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否定了毛泽东。9月12日看过再次修改稿后,他说:“现在这个稿子,对毛**讲够了,这样很好。”9月29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在国庆庆祝大会上发表这个讲话,获得了全党全国的好评,印证了邓小平的深邃见解。不过,这个讲话只是一个过渡,虽然通过批判林彪、“***”实际上否定了“*****”的实践,但还没有在性质和理论上明确否定。因此,全党全国希望进一步作出正式历史决议的呼声更高,中央水到渠成地作出了决策。
1979年10月30日,胡乔木、邓力群召集有关人员传达了邓小平的谈话:现在着手起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明年底六中全会讨论通过;
决议的起草工作在中央常委领导下进行,由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组织实施。胡乔木还转述了邓小平的意见:有了国庆讲话,历史决议就好写了;
以讲话为纲要,考虑具体化、深化。《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历史决议》的起草历时20个月,较大的修改共9稿,经过邓小平、陈云等几十位老同志的审阅。
评 析: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指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党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团结起来向前看,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2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心得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从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2019年6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党的政治建设上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突出政治性。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鲜明体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二是突出系统性。遵循党的政治建设规律和内在逻辑,整合党章、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有关规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实现各要素衔接联动、同频共振,全面提高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三是突出统领性。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注重统分结合、纲举目张,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四是突出针对性。立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新要求,聚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同时,注重强调原则要求、明确标准底线,不过多涉及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具体问题。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名普通职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更新和理解,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努力创新,起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每一名党员,一定要牢牢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第3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心得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问题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问题。会议指出,全党必需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连续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宽敞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奇特生活而奋斗。党员干部要奋力前行,在党性修养、为民服务和推动事业上“下功夫”,创造更大的业绩。
在党性修养上“下功夫”。“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体现在态度、立场和作风等各个方面,党性修养强的党员干部,能够保持思想上的清醒、言行上的敬畏、认知上的端正、立场上的坚决,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在党性修养上“下功夫”,还要把功夫下得深,保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全都性,保持个人追求与党的追求的全都性,主动到冲突问题突出的一线去熬炼自己,面对诱惑不为所扰,在反躬自省中正确评价自己,在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中认真端详自己,达到自我革新和自我净化的目的。
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关切当如林风拂面、春雨润心。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真情。党员干部要躬身而行,为群众的幸福奋力奔跑,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推动精细化治理、“网格化”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把党的温存送到
第 1 页 共 2 页
群众的身边,把我们对群众的深切感情传递到群众心中。党员干部要牢牢抓住民生领域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把群众所思的愿望、所想的问题、所悟的智慧汇总起来,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步一步努力推动,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在奔向幸福奇特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推动事业上“下功夫”。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要强化带头模范作用,对待工作要狠抓落实,事业发展要争做表率,瞄准目标努力践行,强化务实的作风。党员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的的过程中,要增强必胜之心,分散信念和信念。应对重大挑战,要有跨开腿、迈出步的魄力,要有不放弃、坚决行的决心,积极进取、不懈前行,加快事业发展的前进步伐,以驰而不息的奋斗再建新功,用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仰头阔步新征程,同心奋进正值时。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一个个解决,将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推动工作的进展和目标的实现。
第 2 页 共 2 页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