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财政工作要点【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根据各级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着力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系统观念与底线思维,加强“三保”和政府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着力推动财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坚持精准施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1、支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聚焦“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围绕“八大产业”布局,发挥产业振兴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要素向产业集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争创全省工业十强县。用好财政政策,支持威达重工、X精工、山森数控、普X特机床、三合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做优做强氨基、醇基新材料两大产业链,支持中材锂膜、启迪亚都、鑫迪家居、北玻院复合材料、恒瑞磁电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支持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推动政策向企业培育集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运作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开展投资,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财源企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以X能源、中国建材、国科控股、中化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招引一批支撑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税源型项目,招引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端项目,提高招引项目质量。
3、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化学X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落实引进人才等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激励“优秀企业家”干事创业,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发挥投资基金作用,利用“助保贷”、信用担保、过桥还贷等政策手段,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等问题。
4、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五心”“五个一样”,实行“入企五问”常态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各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激励奖补机制,激发加快发展、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X高科技化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坚持开源扩流,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5、加强收入征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推进综合治税,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抓好涉税数据采集传递运用,构建严征管、优服务的税收共治新格局。建立良性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镇街财源建设的积极性。科学编制2021年度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协调配合,抓好土地出让金征收。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6、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紧盯上级政策调整动向,积极向上对接,加大上级无偿资金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加快优质储备项目落地实施,增添经济发展动力。强化预算项目库和债券项目库的有机衔接,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优先使用专项债券。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密切部门、镇街协作,畅通争取渠道,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更大力度向上争取基本财力保障资金、中央直达资金、专项债券额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管理,严控投融资风险。进一步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稳步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争取更多项目入选财政部PPP信息综合平台管理库。
三、坚持有保有压,提升民生保障质量
8、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从速拨付资金,做好疫情防控、救治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支持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和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9、落实好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始终把“三保”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及时保障工资发放、社保缴费支出。加大镇街调度资金拨付力度,合理安排补助资金,确保乡镇工作人员平均收入高于市直机关同职级人员水平。及时兑现退休人员养老金新提高标准。
10、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做到可压尽压、应压尽压,进一步压减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制定基本支出定额标准,探索建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11、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统筹整合以涉农为主的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贷款体系建设,支持“X担惠农贷”发挥更大作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耕地保护激励制度,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12、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支持全国文明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支持实施交通重点工程,确保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年内竣工通车;
支持做好济X高铁、临X高速前期工作;
支持实施京台新北出口连接线、省道X梁线改建和东岗线等7条县乡道路提升工程。支持实施振兴路南延、荆河路东延贯通高铁新区等X条道路新建改建,提高城市通行能力。
13、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突出公共财政导向,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推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办好第五届X州书展。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救助等九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支持健康X州建设,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支持市医养健康中心暨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支持完成100个村居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财税改革
14、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四本预算”和政府债务收支计划通盘考虑、一体编制,盘活存量、调整增量。主动顺应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趋势,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部署应用。完善涉农、科技、环保等领域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建立健全“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积极探索“专项债+市场化融资”等组合融资方式,更好发挥政府债券稳投资、促增长的作用。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5、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强化公务卡制度执行,减少现金使用率,促进公务支出透明化。落实财政资金常态化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和财政暂付款管理,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16、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分配体系,开展重点政策和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试点,扩大市级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将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紧密挂钩,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17、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三保”风险防范,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法定债务限额内,认真研究债券发行规则,积极运用市场手段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对社保基金支付风险高度关注、超前研判、提早防范,坚决守住财政风险底线。
18、推进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项目遴选运作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以股权形式投资本地企业,变无偿拨款为资本金注入,变“奖补”为“股权”,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入中小企业服务公司,为我市中小企业过桥还贷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19、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完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构建权责清晰、配置合理、统筹共享、运营高效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机制。通过分类实施调剂共享、处置变现和市场化运营等措施,大力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强化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健全评审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强化政府采购监管,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推进网上商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21、加强财政财务业务基础。扎实做好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完善涉农补贴“一本通”系统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继续抓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全面加强会计、政府投融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基础管理的“压舱石”作用。
五、坚持党建统领,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2、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的理念,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持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3、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抓实抓牢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效,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守望、学史力行。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强化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研判,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控。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加强组织建设。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等系列活动,抓好党建阵地提升,规范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压实巡察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效防范各类业务和廉政风险。持续加强作风廉政建设,对出现廉政问题的部位及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2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和财政中心工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开展学法述法活动,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扎实做好工会保障工作。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干部实绩,考察识别、选拔培养干部,营造能担当、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的浓厚氛围,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