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增进人民福祉放在首要位置, 紧扣“狠抓落实、 稳中求进” 工作主基调,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核心, 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
能优势, 全力提升司法行政事业现代化水平, 着力推进平安**、 法治**和过硬队伍建设, 努力为深入实施“五大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二、 工作重点
(一)
突出抓好公共法律服务, 彰显服务转型升级新作为
1.整资源, 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城乡 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台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整合职能资源, 创建 “五星级”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 推动市、 镇、 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积极构建“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要素集成、 部门联动” 的服务网络平台,加快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协同、 覆盖城乡 、 惠及全民、 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鼓励、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投入保障、 多元供给、 绩效评估、 联动运行机制。
2.助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按照全面深化“五位一体” 改革发展的要求, 搭建服务平台, 建立法律服务重大决策、 重点领域、 重点工程、重点项目、 重大事件的常态化、 项目化工作机制。
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 深化法律服务经济社会专项行动, 切实做好 “五大行动计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三治”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法律服务。
紧紧依托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 律师事务所、 基层法律服务所、 公证处等平台, 健全便民服务机制, 加强教育、 就业、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环境保护等
领域的法律服务。
3.明重点, 推动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按照“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要求, 全面建立市、 镇、 村三级法律服务团, 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 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努力实现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
完善村(社区)
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丰富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
拓宽企业法律顾问覆盖面, 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法律体检”, 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
突出抓好固本强基工程, 实现基层基础建设新突破
1.重创建, 加强基层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镇(街道)
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建设, 努力推进“星级规范化司法所” 创建活动, 加大司法所典型培育,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 典型性的先进基层司法所和优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加强司法所业务培训、 指导管理、 基础设施、 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 全面提高司法所履责和服务能力, 将司法所真正打造成化解矛盾、 宣传法治、 服务群众的一线平台。
加强司法所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的研究, 推进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延伸。
2.优应用, 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
整合司法行政内部资源和应用系统, 研究制定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方案, 建立健全网上法律服务中心, 大力推进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 着力打造“数字司法”、“智慧司法”, 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司法行政网站建设, 完善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协助做好政法系统信息实时共享和业务协同系统建设, 全面提高网络应用效率, 推行网上执法、 网上办事、 网上服务。
3.善管理, 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平台建设。
完善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收集、 研判, 妥善处置突发性舆情事件。
加强对涉及矛盾纠纷、 不稳定因素和特殊人群管理网络舆情的研判评估,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牢牢掌握舆论正面引导的主动权, 提高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排查, 严格司法行政系统所属网站、 微博、 信息、 报道、 新闻的管理, 严格内容审查和保密审查。
(三)
突出抓好法治文化培育, 构建普法依法治理新格局
1.畅渠道, 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积极探索以市场化、 项目化的
方式开展普法教育, 整合部门力量、 调动社会资源, 深化“六五” 普法工作, 积极开展“法律十进” 示范点建设, 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一百” 工程, 开展“千名村干部进法治课堂” 活动, 开展法制宣传书画摄影比赛(展), 加快形成部门齐抓共管、 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 新格局。
深入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制度建设, 完善公务员学法考试制度建设。
积极运用电视、 报刊、 广播等主流媒体, 开设“法在身边”、“法制周刊”、“法治空间”等专栏,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主动运用新媒体, 构建网站、 微信、 微博、 微电影、手机报(短信平台)、 户外频媒“六位一体、 联动运行” 的普法教育网络。
2.拓载体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
下一页
, 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 制定出台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 活动。
完善法治文化创建平台, 推进法治文化广场(公园)、 街区、 景点(区)、 长廊、 馆等阵地建设, 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一地一品”法治文化示范点, 实现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 机关文化、 校园文化、 行业文化、 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 强化全社会的法治
意识和法治行为。
3.树典型, 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深化优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信守法示范企业”、 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创建等基层依法治理活动。
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 加强对创建示范点培育, 完善创建标准, 提升创建质量。
探索开展“法治示范镇(街道)” 创建, 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治校示范单位” 创建, 加快形成市、 镇、 村三级法治示范创建活动相互衔接、 相互呼应的依法治理建设体系, 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四)
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化解, 展示社会和谐稳定新成果
1.控源头, 建立完善预防化解机制。
坚持源头治理,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 积极推行法律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收集、 报送、 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 开展经常性、 集中性矛盾纠纷排查, 组织实施矛盾纠纷“大排查、 大调解” 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 突出抓早抓小抓苗头, 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到位、 调解到位, 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 化解在萌芽状态。
2.促衔接, 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机制。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联调中心规
范化建设, 建立矛盾纠纷调处首问责任制、 限时办结制、 服务承诺制等制度。
加强矛盾纠纷补偿、 赔偿机制的研究, 深化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抓好专业调解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继续深化专调、 诉调、 检调、 警调、 访调、 援调、 律调“七位一体” 建设。
切实加强规上企业调解组织建设, 探索建立流动调解、 网上调解、 媒体调解工作新机制, 稳妥推进商会、 新居民集居区、 商贸市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3.谋创新, 建立完善“三治” 化解机制。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制定司法行政推进社会治理“德治、 法治、 自治” 建设实施方案, 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德治、 法治、 自治” 三位一体建设。
巩固和规范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 完善调解组织网络, 全面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 政策。
推行人民调解道德观察员制度, 开展人民调解员专业化、 行业化、 职业化探索。
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先活动, 强化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 规范调解工作流程, 提升调解公信力。
(五)
突出抓好特殊人群监管, 争取社会综合治理新发展
1.严管教, 着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
健全市、 镇、 村三级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体系, 加快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和执法大队建设, 规范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与法院、 检察院、 公安等部门协调, 健全无缝对接工作机制。
完善与监(所)、 家庭、 单位、 社区的衔接机制, 防止脱管、 漏管, 确保脱管率、 再犯罪率分别控制在 1.5%、 0.5%以内。
加强社区矫正执法督导检查,建立社区矫正职务风险防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明确执法标准, 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确保管控、 教育、 帮扶三到位, 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2.强帮教, 着力加强帮教安置工作。
全面落实《**市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实施细则》, 加强帮教安置机制建设, 确保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深化监(所)
地共建, 加强信息沟通, 推行远程会见和帮教工作机制。落实重点对象“必接必送” 制度, 规范移送衔接, 落实无缝隙管控措施。
推进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 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 多渠道参与帮教安置工作, 协调落实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措施, 促进归正人员安全顺利融入社会。
(六)
突出抓好法律援助救助, 拓展维护合法权益新领域
1.建平台, 努力扩展法律援助覆盖范围。
加强法律援助窗口规范化
建设, 健全法律援助组织网络, 优化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作站点布局, 做强“半小时法律援助圈”、“12348” 法律援助专线热线服务。
建好法律援助案件网上工作平台, 实现网上申请、 受理、 审批、 指派、 管理。
深化“点援制”, 建立法律援助专家库, 组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团, 开展“法律援助大回访”、“法律援助便民服务” 等专项行动。
拓展法律援助覆盖面,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细化便民措施,着重抓好涉军、 涉老、 未成年人、 妇女、 新居民等法律援助及法律援助进监(所)等工作。
2.创机制, 努力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健全法律援助保障机制,建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制定出台《**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衔接机制, 建立重大案件辩护、 代理“准入制”、“退出制”, 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机制, 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
加大案件质量监管力度, 依法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 规范审批, 合理指派,认真办案, 完善案件旁听、 同行评估、 定期通报等制度, 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
(七)
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法律服务行业新提升
1.抓培育, 全面提升律师工作水平。
建立法律工作者联合会, 促进行业自律, 完善“两结合” 管理体制。
抓好法律服务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 加强律师职业道德、 执业纪律教育, 健全完善执业准入、 状况评估、奖惩机制。
加强法律服务业的培育, 引导律师行业规模化、 专业化、 品牌化发展,积极探索优秀律师“上挂下派”, 实施优秀律师人才引进、 青年律师培养、 骨干律师提升工程。
指导督促律师事务所完善代理重大敏感案件和群体性纠纷报告审查制度, 建立重大典型案件通报制度。
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有序发展。
2.保质量, 全面提升公证工作水平。
注重制度保障, 积极实施公证处绩效工资改革, 建立符合公证职业特点的奖惩激励机制。
注重业务拓展, 巩固传统公证业务, 不断扩大公证证源、 公证规模。
加强质量管理, 完善公证窗口统一受理制度, 不断规范办证程序, 强化公证机构服务窗口建设。
健全完善公证质量考核机制, 深入开展公证质量检查活动, 加强公证质量检查评定。
推进公证信息化、 规范化、 标准化、 专业化建设, 提高公证协调发展能力和社会公信力。
(八)
突出抓好党风政风行风, 打造党员干部队伍新形象
1.践宗旨, 强力打造能政型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坚定队伍理想信念, 深化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开展“八型机关” 创建,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
注重基层实践锻炼的选人用人导向, 高度重视基层司法所长的培养和使用, 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 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实施中层竞岗和轮岗交流制。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推进岗位练兵制度化、 专题化、 实战化。
强化职业教育, 提升队伍职业素养和职业良知, 提升队伍凝聚力, 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壮大律师党员队伍。
深化党员队伍“净化工程”, 深入开展“双先指数” 考评,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水平。
2.转作风, 强力打造勤政型队伍。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和省市有关规定, 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要求”, 坚决整治“四风”,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以优良的作风正党风清政风促行风赢民心。
建立重点工作督查制度, 加大问责力度, 确保政令通畅, 全面提升执行力。
坚持和完善“四联四强” 实践活动, 深化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实施勤政月志制度。
制定司法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深化**司法大讲堂, 开展“法治课堂、 道德讲堂、 文化礼堂” 建设。
3.守底线, 强力打造廉政型队伍。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 确保党纪国法和铁规禁令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 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 深化示范教育、 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筑牢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