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实用14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2012年度颁奖典礼,其中使我最最感动的是陈斌强的事迹。陈斌强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他的母亲身患老年痴呆症,而在有一次母亲私自离家,被公安局找到才送回来以后,陈斌强决定再也不离开母亲。
学校为了帮助他更好地照顾母亲,提供给他们一间私人宿舍。陈斌强有一张作息时间表,他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来更好地照顾母亲。
陈斌强的学生们说:“有的时候,我们看见老师的衣服上沾有帮母亲大小便后留下的污渍,当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怕不怕脏?我们回答说,我们不怕。因为这有爱的味道,有妈妈的味道。那时,老师感动得差点流下泪。”
陈斌强说:“我妈妈已近叫不出我的名字,可能也不记得我是谁了。但是,只要妈妈开心、平安,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孩子是可以等的,但妈妈不可以等,我希望以后一直在妈妈身边,陪伴她安度晚年。”
在现场,陈斌强把他一直用来背着妈妈的绷带带了过来,他说:“从前,妈妈用它把我和我的姐姐、妹妹背大了,现在,轮到我用它来背妈妈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赠予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看完之后,我被他那百年如一日照顾母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将来,我也要像他一样孝敬父母。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
中央电视台20**年2月8日晚播出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获得20**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还向中国女排表达了特别致敬。
这些伟大的人让我们的内心如大海般此起彼伏,思想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河南救人小伙王峰,“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这是帅气小伙秦玥飞的颁奖辞。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他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6年。改善灌溉系统、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他说成功不可能一夜间发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三
昨天晚上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那一个个图片仍历历在目!那一个个感动的故事不禁让我潸然泪下!那一个个人物的精神品质让我震撼,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一个个人物都让我流连忘返,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为人民的好警察,他叫做:木拉提?西日甫江。他令我记忆深刻。他的好精神令我倍受感动!让我学到了深刻的道理!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繁华的都市,放弃了优良的环境。回到了他的家乡――和田,做了一位为人民服务的警察。他为了人民,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和匪徒争斗。为了人民的幸福哪怕放弃生命他也愿意。他的精神令我感动!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面对匪徒的一次次攻击,他永远冲在第一个。面对同伴,他像亲人一样关爱有加。他的那种身先士卒,不怕艰难,热爱同伴,舍已为人的精神让我明白了许多。对于领导的任务,他永远都说:“我愿意。”他从不抱怨。他接受过许多艰巨任务,从没放弃,每次都完美地完成任务。他是一个好警察,一个真真正正的好警察。
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他就是国家的栋梁,他让我感动,他的精神让我感动。他就是我们的榜样,一个好榜样!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努力吧!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警察!他当之无愧被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木拉提?西日甫江这个名字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里。我们以他为榜样努力吧!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为我们的祖国母亲效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四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带着伙伴们用钢钎和斧头凿开岩石挖出一道长长的水渠,让村里的老百姓终于喝上了甘甜的清水。看到这一画面,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是《感动中国20**》里面黄大发带领村民挖水渠中的场面。
20**年度的《感动中国》给我们讲述了十多个感人的故事,有舍己救人的消防员,有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还有做了一辈子好事不留名的医生…其中,令我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黄大发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村子里一直很穷,唯一的原因是缺水。虽然有一口老井,但水已经浑浊不清,黄大发发誓要让大家喝上干净的水。于是,黄大发就带着村民们去挖水渠。虽然后来挖了快一年的水渠废了,但他也没有放弃,继续带领大家另辟蹊径,挖到悬崖了,他第一个跳下去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水到渠成。
我向黄大年致敬!向所有为社会默默坚持付出的人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五
他们,在人间默默地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他们,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却从不留名;他们,仅是几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们,就是20**年度《感动中国》的获奖者,我们来听听他们这些平凡人做的不平凡事吧。
截止到20**年11月,他们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他们为了这些走失的儿童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竟然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
官东——拯救“东方之星”客船的当代大学生。在20**年6月2日,“东方之星”救援现场中,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在极艰难的情况下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他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加救援活动,抵达现场后,他申请第一个下水。当天中午12时,官东身穿沉重的潜水装备,救出两名幸存者,自己则从江底潜泳出水。出水的官东满头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体能已达极限。“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官东说。
这次看了《感动中国》,我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看他们拿着奖杯站在台上,笑得像花儿般灿烂,我觉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有几位都那么老了,还在努力从事着公益活动,我真佩服他们,为他们的毅力、高尚品德、美丽心灵点个大大的赞。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六
岁月无痕,每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会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一心灵的冲动,从20**年的那一刻开始延续至今。这便是让我们心灵的感动。20**年2月10日,《感动中国》再一次使得我们为之动容和感动。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能够使得整个国家,全社会为之动容和感动的媒体报道宣传,除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我想恐怕再也找不出能与之媲美的了。在那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无论是“誓言无声“的学者、崇仁厚德的“五保”拾荒老人、“格桑花开”的门巴族“护梦人”藏族教师和“秋兰为佩”百岁仁医……站立的是一个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人。十年来,每年十名,央视向国人托举出了100名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他们的默默无闻,他们大爱无私和平凡,点点滴滴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中华传统美德的召唤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感动中国真真的感动了我们。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感动。因为感动中国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位人物,或因生而忘死,崇高的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使人感动;朴素而高贵,纯粹的使人感动,这些人的善良、坚强、执着和无私,会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会涤净每个人的灵魂,使得整个社会有良知的人感同身受,重拾了我们对民族复兴,社会责任和生活的感怀之情。《感动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这些人物事迹的感动,更是对当今社会主流道德判断的明皙的感动。他是当今现代中国的精神史诗,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
我们更需要将感动变为自觉的行动。回忆和梳理十年来感动中国的人物,用心聆听这些人物的 故事 ,我们除了为之动容和感动,更会有了感动后的深刻理性思考。当我们还在为社会上的某些道德底线滑坡激情呐喊,对改革过程中的社会整体与个人利益冲突焦躁愤世,在一件件的有违社会公德事件发生后,内心接受道德与良知拷问,责问该不该站出来的时候,我想人们的焦躁与冷漠已经被《感动中国》散射的光芒所温暖和融化,十年的《感动中国》,让国人感动,并已经在国人心中产生了具大的正能量,推动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整个社会道德弘扬。
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传统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传承,希望《感动中国》的感动长存,感动常新。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七
在看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洗礼,在感动之余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那份无法言语的震撼。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无论是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还是年届90仍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他们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无法忘怀。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位退休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吴佩兰。初次看到,震撼于她那一头发。那满头的白发诉说着她的艰辛,一个97岁的老人,按照常理,这个时候应该是逛逛公园,看看戏曲的享乐时刻,但是她却没有,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人们医治他们的疾病。她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却是情。虽是垂暮之年,但她依然是杏林馨香的兰,人间不老的松。我为祖国拥有一个无私奉献的老人而感到骄傲,也为所有的病人有这么一个负责的医生感到欣慰。我知道,她的医术或许比不过那些德高望重的医生们,但是她的那份坚持,那份负责却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她在我心中,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老人,而是拥有仁爱之心的医生,我敬佩她,敬佩那份坚持,那份仁爱。
在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深深地明白,那些得到奖杯的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代表性人物。生活中,其实也不乏感动的人或事情,但是只有他们受到了表彰,被世人所知道,不是因为他们特殊,而是他们真正的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坚持去帮助别人,而不求任何回报。他们的事迹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在无声中代表了中国的形象。
最后,用一句老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坚持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无法做到的坚持。而那些获得奖杯的那十大人物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同时也清晰地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本性,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从这一刻开始,我要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坚持做好事,争取一辈子做好事!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八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那些“平凡”的英雄的伟大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却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情。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玉滚老师,张玉滚老师大学毕业后,老校长邀请他来教书,于是他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个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这一干就是20**年。我简直不敢想象这20**年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看着张玉滚老师那沧桑的脸庞,想着他为学生一扁担一扁担挑着学习、生活用品。而且他一个人就担起了所有教师该教的功课,最重要的是不用扁担挑后,他就用摩托车拉东西。而且张玉滚老师九个月大的女儿因为妻子带着去给学校食堂买菜,而遭遇车祸去世。骑摩托车到镇中心开会时因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了一块大石头,张玉滚老师摔晕了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
为了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他20**年来坚守自己的岗位,放弃自己可以在城市里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回到家乡帮助家乡的孩子们走出大山。
张玉滚老师的颁奖词是: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了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感动中国给张玉滚老师的颁奖词,诉说的不仅仅是张玉滚老师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天下千千万万个老师共同的故事。正是因为有老师你们,才能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祖国需要的人才,在这里我向天下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谢谢老师您们辛苦了!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九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目中。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断回荡,呆望远处,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部《感动中国》的影片,令我充满无暇的联想和深思。
在此次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见义勇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而这些年,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为儿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方俊明很傻,为何救人没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烦,活受罪。而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在他心中做这件事也会有自己的理由,那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在漫长的岁月中饱受委屈。面对家人,却不愿拖累,结束生命却终应无果,他不后悔那次行动,即使不是这样,如果当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见死不救,这是否有唯呢?生命宝贵,也只有一次,历尽艰辛,这一切都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在他背后他承担了许多,也许不为人知,可是谁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08这是个令人熟悉的数字,这一年里,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和它们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感动了整个中国,让无数中国人记忆犹新。
在2008年,发生了震动神州大地的一次大地震——汶川大地震。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他们与汶川的受难者们素不相识,却从千里之外不顾一切感到这里,感到地震的前线救助受难者。当人们问起他们:为何如此做时? 他们朴实的话语却感动了无数人。“因为唐山也曾发生过大地震,我们也感受过别人对我们帮助的温暖。所以我们想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多么简单的话语,多么淳朴的行动,而这一切让那些地震中的受难者们倍感温暖。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素不相识,慷慨救助。他们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同胞”的含义。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能为别人生活得绚丽而付出是不寻常的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他们的行动为我们,为全中国写下了生命的意义。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十一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节目,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王峰和张超。
王峰他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平民,有一天夜晚,楼下的电瓶车突然着火,住在一楼的王峰首先被惊醒,他急忙将妻子和两个孩子救出,接着又跑进去,敲响了整栋楼所有每家每户的门,让所有人都逃离了火海,却造成自己98%的烧伤面积,经抢救无效身亡。王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邻居们的全部生命。
王峰救出自家人后本可以迅速地逃离火场,安全地活下来,可他却选择了冲入火海去救邻居。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只为救出他人。一个平凡的市民却有着不平凡的行动,感动着我们。
张超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后来加入了舰载战机队,在执行某一天最后一个班次的飞行任务时,飞机头在陆后又突然以80°的仰角抬起,张超本来可以立马跳伞逃生,但他想保全飞机,于是他试图操控飞机安全着陆,可是飞机出了一些问题,使他无法操控,他不得不跳伞逃生,然而此时离地面已经仅有十多米的距离了,他根本来不及打开降落伞,结果重重地摔在了地面上,壮烈牺牲。
张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应该非常清楚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在生死攸关时刻,他首先考虑的是飞机的安全。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军人的伟大,以及他们面对危难时的从容不迫。张超是千千万万名中国军人的缩影,他们用生命保卫着家国平安。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抗洪、救灾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些最可爱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老百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王峰和张超他们的死就重于泰山,因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每次观看感动中国节目都让我受益匪浅!从普通老百姓,再到军人、科学家、医生、教师……,里面的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是如此的感人。例如:郭小平创办了艾滋病患者学校、孙家栋主持设计了44个航天项目……正是他们这种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如此的和谐与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十二
这个星期三,我们全班师生观看了20**年度的《感动中国》,里面的故事个个感人肺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孝女——孟佩杰。
孟佩杰五岁那年,爸爸车祸身亡,妈妈又身患重病无力扶养小佩杰,无奈之下将小佩杰送给了刘芳英。不久,妈妈也病故了。刘芳英对小佩杰视如己出,在刘芳英的精心呵护下,小佩杰渡过了无忧无虑,最为快乐的三年时光。然而到了孟佩杰八岁那年,不幸又降临了,养母刘芳英突发重病瘫痪在床,养父无法面对种种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被小佩杰发现并阻止了,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瘫痪在床的养母吃喝拉撒全靠年仅八岁的小佩杰照顾,小佩杰站在板凳上炒菜时不知摔过多少次,但从没喊过一声疼。孟佩杰为养母刘芳英撑起了一片天,至今上了大学的佩杰还把养母带在身边。有位记者听说她没吃过肯德基,便请佩杰去吃,可她却一口没动,带给养母吃。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感慨万千。孟佩杰那么小,就要承担起照顾养母的重任。每天早晨六点就要起床,替养母穿衣,做饭,自己还要上学读书……她从未抱怨过,对养母很孝顺。而且自理能力非常强,八岁就会洗衣做饭……这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那种苦,累和所付出的顽强毅力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我们八岁时在干什么呢?在游乐园玩耍,在电脑上玩着游戏或嚼着棒棒糖坐在妈妈膝上撒娇呢!刘芳英是孟佩杰的养母,刘芳英只扶养了孟佩杰三年,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孟佩杰都懂得感恩回报,我们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呢?和她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
记得去年暑假,妈妈既要去医院照顾病重的外公,又要到单位上班,还要打理家务照顾我,三点一线忙地像个陀螺,加上天气又热,妈妈累得病倒了。挂水后还是高烧不止,医生说妈妈回家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并要用冷毛巾敷头物理降温。我也就学着我发烧时妈妈照顾我的样子,笨拙地为妈妈敷冷毛巾,擦汗,端茶倒水,到了下午两点多钟时,妈妈的高烧依旧未退,我也有些不耐烦了。正在这时,隔壁的小伙伴高源在楼下喊我下去玩,我嘴上说着不去,眼睛却瞄着窗外,内心正作着强烈抗的斗争,去还是不去,最后还是下去玩的想法占了上风。这时,妈妈发话了:“去玩吧!外面天热,记得带瓶水。”我哪顾得上,飞奔下楼了。我们正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在小区的健身场里疯玩得起劲,高源的妈妈拎着几瓶矿泉水边喊边走了过来,让我们快到树荫下歇歇,喝点水别中暑了。坐在凉凉的树荫下,一瓶冰水下肚太舒服了。看着旁边的高源妈妈正在为高源擦着汗,我不由心中一动,妈妈要是不生病也会为我送水擦汗的。呀!妈妈好些了吗?我太自私了,妈妈生病了我还跑出来玩,我生病发烧时妈妈都整夜抱着我的。我脸一红就飞奔回家,见妈妈正在绞毛巾,我连忙让妈妈躺下,我勤快地帮妈妈换着冷毛巾,端茶倒水。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我见妈妈的脸已不红了,就给她量了体温,终于体温降下来了。妈妈说舒服多了想睡会儿觉,睡梦中的妈妈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应该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美丽自己的人生。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十三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电视台的“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非常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隐姓埋名,却一直捐款的老人张纪清。
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是人类的始祖,带动了整个华夏族的发展与千古文明。我们身边总有隐姓埋名捐助社会的公益人士,他们默默为社会付出。
最终有一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黄,他叫张纪清。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来自江阴,用一个人的文明撑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4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阴市某银行正起身离开,却晕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进医院。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张汇款单,汇款人的名字,叫炎黄。那天,那个被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终于解开。老人的名字叫张纪清。
“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纪清老人在感动中国里与主持人这样说。张纪清老人也没有预料到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解开隐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谜。原本老人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一辈子,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在张纪清老人眼中,他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而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寻找后发现地址都是假的。想寻找这位好心人的人们也只能失望而归。“我要的不是名,是心!”这便是张纪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尽各种办法“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着电视屏幕中的老人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从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现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与老伴靠养老金生活,从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笔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为我们有济贫帮困的文明。
也许能跟他们一样,我们同样是炎黄子孙,我们同样有传承千古的文明。
感动中国,也许我们能感动未来。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因为有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世界才会继续。因为有那些无私付出的人们,身边才有感动,已致感动了整个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十四
生活中,有很多个美好的心灵在我们身边做着无私的奉献。昨晚,我看了《感动中国度颁奖盛典》,不禁被那一颗颗充满爱的心灵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真的要向这个充满童稚的女孩学习很多。
记得九岁那年,爸爸第一次叫我去菜场买菜。我性格胆小,好说歹说都不敢向菜场迈进一步。在爸爸答应陪我去菜场的情况下,我才慢吞吞地来到菜场。爸爸对我说:“要先想想家里要吃什么然后再问价格。”于是,我看到有卖我最爱的番茄的摊位时,小跑上前,害羞地问道:
“番…番茄多…多少钱?”
阿姨看到我,笑咪咪地回答:“小朋友,五元一斤哦!
在自责的伴随下,感动和沉醉再次于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推荐访问:观后感 感动中国 实用 感动中国观后感(实用14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实用14篇) 感动中国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