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扶贫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08-07 15: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中国扶贫路上纪录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扶贫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2020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2020 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如瘟疫般席卷中国大地,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等受到严重影响。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咬定目标,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确诊比例持续“清零”,一线支援人员陆续返回,人民群众陆续返岗,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恢复,但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仍然严峻,不可小觑。随着国外疫情爆发,确诊病例超过 50 万例,形势持续不可控制,一些国外滞留人员陆续回国,要严防外部输入,做好严防死守。同时加紧各地交界关卡防控,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持续巩固好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2015 年以来,******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 7 个专题会议,2015 年在延安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2016 年在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2017 年在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2018 年在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2019 年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也提出面上的工作要求。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耽误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要一鼓作气,紧紧咬住目标,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耗时长,要积极面对、迎难而上,持续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巩固好前期取得的成果,合力攻破最后的痛点难点,走好最后一公里,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必胜决心,勇担重担,紧盯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促进,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新冠肺炎和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胜利!

 2020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2

 中央组织部 3 月 30 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具体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组织部门要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 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要明确其重要意义所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党的建设必须服务这个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为确保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扎实实地推进抓党建

 促脱贫攻坚工作,将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行动。

 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因此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拥护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力量和强大的优势,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好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就要提升站位高度,深入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提高工作精度,出台政策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系统谋划实施,防止出现偏差;要加大指导力度,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从严监督问责,防止出现落差。

 2020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3

 到 2020 年“鼠”脱贫攻坚任务最重,到了加速度的关键时间。如何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扶贫干部要精准把脉,查找真正的病症所在,对症下药,开出扶贫一剂“良方”,帮助贫困户拓宽致富路。

 针对“贫血”病症,开出“补血”偏方。对有些贫苦户存在“贫血”情况,作为扶贫攻坚“全科医生”,要针对病症采取“输血式”+“天然补血”+“红色造血”等方式,解决“贫血”病症。贫苦户要真正富起来,要吸收大量的红色养料,增强造血功能,利用扶贫基地开展用针对性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土专家、洋博士、田秀才,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使贫困户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扶贫干部结合本土特色,探索适合本地发展致富路,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困难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种植、农家乐等,让贫困户走上致富。

 针对“软骨”病症,开出“补钙”药方。小孩得软“软骨”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钙”,走路不稳老摔跤。扶贫干部作为“全科医生”,要先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生产、家庭等情况,分析病因,多开点“补钙”的“药方”,提醒贫困户按时服药,杜绝懒惰思想。为补足贫困户精神、思想之“钙”,多与贫苦户互动,增添信心、鼓足干劲,转变要我富,变我要富的思想。绘制脱贫帮扶路线,确保脱贫攻坚全覆盖,补足行动之“钙”。向特困群众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帮助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补齐致富之“钙”。

 针对“脾虚”病症,开出“补气”良药。精准扶贫,如何激活扶贫户的内活力细胞。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把好脉,对症下药,对出现的“脾虚”的症状开出各种“补气”药丸,慢慢调养,来增加内力。组建帮扶先锋队,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让年轻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练就“一身真功夫”,通过实际行动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为脱贫攻坚注入满满的“元气”。

 2020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4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来到山西,进农村、访农户、看企业、察改革,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在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不仅要全力攻克最后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要着力把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持续增收“三道关”,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巩固脱贫成效,让脱贫果实“颗粒归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9899 万人减到 2019 年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0.2%降至 0.6%,连续 7 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 1000 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世所罕见。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国还有 500 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52 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都是攻坚难度较大的深度贫困。眼下又遭遇疫情挑战,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帮扶的难度更大,还远未到交卷离场之时。正所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战决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收官之年,既要盯紧剩下的“硬骨头”,全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更要把握好脱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以一鼓作气的精神状态、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确保脱贫果实“颗粒归仓”。

 筑牢返贫防线,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实现脱贫。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 200 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 300 万存在致贫风险。那么,如何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为贫困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收官之年,我们必须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避免返贫现象发生。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持续精准发力,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扎紧防贫围栏、筑牢返贫防线。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做好脱贫的“下半篇文章”,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完善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构筑多层次防范返贫“防火墙”,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持续稳定增收,让全国各地盛开“致富花”。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一项项惠民政策唤起群众千百万、同心干,一大批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然而,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增收的渠道还比较单一。由此可见,已脱贫群众收入还不够持续稳定,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但正如******所说的,“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盘谋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唯有如此,才能激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全国各地盛开“致富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越容不得半点松懈。只有坚持慎终如始的心态,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激发更加沉稳务实的担当,才能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

 2020 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5

  5 月 21 日,2020 全国两会正式开启。5 月 22 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重点工作,其中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要求,要“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合之道”,才能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109 万,贫困发生率降至 0.6%,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让全国人民增强定力、提振士气。今年还剩 7 个多月,200 多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探索党建引领与脱贫政策、基础设施与脱贫成果、致富本领与脱贫红利“合之道”,关键在治理之“根”、改革之“源”、民生之“本”,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一分一秒不能停顿、一户一人不能掉队。

 探索党建引领与脱贫政策之“合”,筑牢乡村治理之“根”。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下,聚全国之力、汇各方之智,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各项体制机制,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近日,毛南族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一以贯之落到实处实现整族脱贫,4000 多个特色产业覆盖达 100%。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情况下,抓党建促脱贫、抓重点补短板,统筹兼顾“已摘帽、边缘化、未摘帽”人员实时监测,推动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平稳转型,提高产业扶贫力度和带贫能力,有力推进乡村法治、德治、自治治理能力。同时强化党建引领常态化“督战”,压实责任稳固“大格局”,做好就业与产业扶贫力度融合、资源与资金帮扶力度整合“大文章”,层层推进、落地有声。

 探索基础设施与脱贫成果之“合”,激发深化改革之“源”。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持续性、长效化改革,深化区域合作定点扶贫在取得决定性成就上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产业基础薄弱、项目同质化同构化、就业不稳定等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至关重要。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牢固树立城乡普惠性发展理念,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村级公路、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设施设备提档升级。要“定岗、定责、定标、定人”实施“最后一公里”专项治理,建立长短结合和标本兼治体制机制,稳住农业生产经济“基本盘”,驰而不息抓好贫困地区“双基”建设,集中资源、强化保障,为“底盘稳、成果牢”目标任务积累经验。

 探索致富本领与脱贫红利之“合”,夯实农民主体之“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精准划分扶贫群体应保尽保,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强化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关键,决不能“一兜了之”“一分了之”。对于欠发达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地区,要在释放脱贫红利的基础上探索“富带弱、大帮小”协作机制,切实解决体量“大而不强”、品种“多而不优”共性个性问题,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过渡期内强化基础农作、特色农基产业链循环带动,提升减贫带贫能力,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持续作战、持续“造血”,创造社会综合效益,携手共赴“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荐访问:2020中国扶贫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观后感 纪录片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