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 冯导的《非诚勿扰2》在众人的期待下,终于搬上荧屏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又一股的热评,看到那诸子百家般的各式评论,似乎印证了一位名家说过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诚勿扰2》观后感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
冯导的《非诚勿扰2》在众人的期待下,终于搬上荧屏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又一股的热评,看到那诸子百家般的各式评论,似乎印证了一位名家说过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也来说说我眼中的哈姆雷特吧。
首先,我不得不说,我被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给惊讶到了。本人才疏学浅,视野狭小,不知道原来,还能有这样的离婚和追悼会。本来在我们心里都不愿意宣扬的离婚,也可以像结婚一样举办的如此浪漫、隆重、正式和热闹,真应了那句话,我们好聚好散。而我看重的并不是炫耀的成分,而是两人面对离婚的态度。临近结尾处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这是我最感动也是最受启发的一个片段。将每个人最不愿提及的“死亡”。放在台面上来告别人生,自己参加自己的人生告别会;回顾一生的荣辱兴衰,喜怒哀乐;最后一次见自己想要见的人;最后一次大家聚在一次说说话;最后一次大家说声再见。能够在活着的时侯看到这些本该在追悼会上才有的哀伤与不舍,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见到自己珍惜的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语,就算死亡再可怕,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人穷其一生都未能完成这些心愿,带着遗憾离开世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幸和幸福,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待,那些不幸也会透着人性的光辉。
其次,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中表达出来的那些情感。第一是秦奋和笑笑之间的爱情,他们的感情是赢钱的一个主线。一开始,他们决定试婚,可是结果却发现俩个人之间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就如秦奋说的:“你是找感情的,我是找婚姻的,从一开始就没碰到一起。”所以,他离开了笑笑。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不再见面,不再打电话,连短信的字也越来越少。可是那份不能称之为爱情的感情却依然还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叫做默默等待。香山在他的告别会上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话虽短,却是香山在离了两次婚之后的深刻感受吧。据说,秦奋和笑笑在2030年结婚了。岁月告诉人,婚姻还是感情的终点站。第二,就是香山和秦奋之间的手足之情。香山毫无顾虑的将自己的公司交给秦奋,秦奋忍着痛苦同意香山选择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推心置腹的信任,没有相同的生活理念,又怎会作出这样的决定。第三,我十分不理解的李香山和他女儿之间的亲情。我无法理解,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在所有人都哭的一塌糊涂的情况下,他的女儿可以*静的念完那首《见与不见》。即使那首《见与不见》是多么好的一首情诗,即使她朗诵的.是那么清脆动听,即使前面做了很多关于她女儿有哲学味的铺垫,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展现出的莫名冷静,让我不得不怀疑导演是否考虑到人之常情。
最后,我想说说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唯美之处。一是那首《见与不见》,如果单纯把它当作一首情诗,不得不说它简单,反复,真实的感情。对那些幻想爱情的人来说是一种希望,一种执着。凄美,却又充满着期待。二是香山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让我想起了那个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即使他们选择死亡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心中对完美世界的想象是一样的,我觉得海子如果可以选择跳海会为他添上更浪漫的一层色彩。如果,我们希望过着海子心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如果,我们为影片中的美丽景色所打动,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他们眼中的完美世界中,只是,他们一个是在想象,一个是在演戏,而我们是在生活,真真实实的在海南这块土地上生活,我们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2
我一直追捧冯小刚的电影,也许他比较适合我的口味。跟张艺谋陈凯歌他们比,冯小刚的电影俗的不亦乐乎,我们不管是快进还是慢放都休想从他电影里找出点“高科技”成分。我不知道冯小刚从哪找来的一堆编剧,总之个个都把剧本贫的外焦里嫩。冯小刚拍电影很难听得到“投资”这俩字儿,不过看看演员阵容,我们也不好断定他拍出的是小成本电影。
刚刚看完《非2》,这部电影一直拖到现在才看得归功于我某些不靠谱的朋友,说好一起看的,结果集体默契的放我鸽子!笑笑和秦奋在电影里是一对相当不搭的恋人,一个美女被一个大她20岁的光头老男人追着要生米煮成熟饭,当然最终俩人还是修成正果了。电影里一看见葛优那秃瓢脑袋我就想乐,这哥们走到哪都是皮笑肉不笑的一通贫。虽然看着不怎么正经,话里却藏着很多道理,我边听他贫边捂嘴乐,乐着乐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孙红雷扮演的香山太帅了,他在自己的追悼会上对笑笑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第一次觉得将错就错这词这么有学问,我甚至开始羡慕笑笑能遇到秦奋这样的男人了。我没指望自己遇到一个多好的男人,至少有一天分开时他会抱着我说:“想我就给我打电话”就好!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3
昨天看了郑惠玉、何家劲主演的电影《割爱》和舒淇、葛优、孙红雷主演的《非诚勿扰2》,多次被感动的哭泣,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
郑惠玉扮演了一位新加坡普通家庭的母亲叫丝丝,经营着一家裁缝店,她为人随和,乐于助人,性格善良,认真经营着裁缝店,同时抚养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她和承担着沉重工作压力的丈夫不容易沟通,料理着许多生活琐事,不料患上了乳癌第四期。她没有割去乳房,接受了化疗治疗,日渐憔悴,死神很快夺走了她的生命,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她得到了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温馨的走过了她人生的最后岁月。
影片有四个段落让我尤为感动。第一处是丝丝的女儿叠好妈妈的几件已经洗干净的衣服并不住闻着,爸爸回家发现后坐下来问她在做什么,女儿哭着说她好爱妈妈,喜欢妈妈身上的味道,她害怕妈妈死掉了就再也闻不到这个味道了,所以她把这些衣服收藏起来,以后慢慢体味;第二处是丝丝对丈夫说将来她死了,他可以再找一个爱人,丈夫跪倒在她的怀里痛哭,说他不会找的,他找不到这么好的老婆了;第三处是丝丝的母亲对她说给她煲了对她身体很有帮助的汤,说着说着就突然痛哭起来说:"你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我都没有,你为什么会有?!";第四处是裁缝店三十周年的店庆之际,很多亲朋好友都在店里兴高彩烈的帮忙布置,丝丝的儿子仔细地往墙上、玻璃上贴着刚同妈妈和家人拍的照片,在一片喜庆的氛围里电话铃响了,传来了丝丝去世的噩耗.
影片从长辈、*辈、晚辈等不同角度刻画了众多亲友对一个人的感情,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生命对众多亲人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看了第二部影片《非诚勿扰2》,无独有偶,影片的最后又展示的是对生命的思索。
李香山病入膏肓,在其生命的弥留之际举办了一场他的"人生告别会",会上他自嘲又真情的总结了自己的过去,体悟到一辈子,很短;他太忙了,忙赚钱,忙喝酒,忙着闹感情危机;不能再抱怨生活了,是自己不懂珍惜,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很抱歉将女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好好陪她;活着是种修行,他却没修出个好歹来;他说自己的病不是病,是命来找了,只能从命。最终他选择了跳海,留下了最终的洒脱。
看得心里很悲凉,人是活着才有意义的。一个人的死亡,会带给很多亲友无尽的悲恸。
关于生老病死问题,我查阅了大量佛道医药方面的书籍资料,大致癌症等不治之症的形成,总是与个人的心理有关。"为之气结",不得舒畅,情郁于中,长期有怨愤不*之气不能释放,终令身体细胞变坏,不可救治。同时命数与善恶功德有关,上天有司命之神夺人之计算,总归有数。
所以应该告诉自己,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日子,要认真对待,好好珍惜,充满诚意的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最快乐的人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人生一世,福祸其实是可以自己把握的。那天去法院走访,看到一句警语写的很好:"顶不住一时的诱惑,将失去长久的幸福。"管好自己,珍爱生活,善待他人,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凡事就会顺利*安,就可以安享人生的快乐。
推荐访问:观后感 勿扰 《非诚勿扰2》观后感3篇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00字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0字 《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