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流程
一、练习导入
1、口头找反义词练习:
前进──简单──谦虚──寒冷
谁能说出这个词的反义词:
板书:守信──
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它们说说话?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
1、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的资料,请生自由说。
2、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三、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班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四、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六、课后作业:课后收集一个名人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守信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
妈妈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到9自然段
小朋友,*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到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资料袋内容)请大家读一读,你对*有了哪些了解?除此,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第一次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第二次读课文,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如下:
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分角色读课文。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老师巡视。
3、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4、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质疑写泡泡
1、(*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练读几个重点语句)
3、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小节: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自选一个作业完成
1、收集诚信的格言名句
2、读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3、写几句读后感
推荐访问:失信 上册 教案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1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