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鹅》教案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1-07 08:5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中班科学《鹅》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鹅大哥出门”,能记住故事的内容,能有表情地复讲故事。  2.不喜欢骄傲,不能对人不友好,不礼貌。  3.丰富词汇:“骄傲”“神气”。  4.领会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鹅》教案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班科学《鹅》教案3篇【优秀范文】

中班科学《鹅》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鹅大哥出门”,能记住故事的内容,能有表情地复讲故事。

  2.不喜欢骄傲,不能对人不友好,不礼貌。

  3.丰富词汇:“骄傲”“神气”。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角色头饰:白鹅、母鸡、小鸡、鸭子、青蛙、猴、乌鸦。

  活动过程:

  1.出示白鹅头饰,进行有关白鹅的活动。

  说一说白鹅的样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个杏红色的鹅包。

  学——学鹅的叫声:e—e—e。

  学—学鹅走路:昂着头,挺着胸,扬着脖子,一摇一摆地,高傲的样子,丰富词汇“神气”。

  2.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有一只神气的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准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告诉故事的名字,讲述故事。

  3.出示白鹅纸偶,以角色的口吻问幼儿:“我是大白鹅,小朋友还记得我的故事吗?”

  “我是怎样骄傲起来的?”教幼儿复讲故事的第1、2段。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母鸡、小鸡的对话。

  “后来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鸭子们的对话。

  “接着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青蛙们的对话。

  “最后我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猴子的对话。

  “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复讲故事的结尾。

  4.出示故事角色纸偶:鹅、鸡、鸭、青蛙、猴、乌鸦。

  教师操纵角色纸偶教幼儿学讲故事,让幼儿跟着老师讲,着重讲角色的对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更锻炼了能力。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等这些问题能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中班科学《鹅》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

  活动准备:

  企鹅视频一个、企鹅图片、《小企鹅之歌》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企鹅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企鹅图片)看看,我们的企鹅客人长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引导观察企鹅的头部。

  (1)、企鹅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企鹅长了一个圆圆的头。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巴)老师边做相应的动作。

  (2)、小结:企鹅圆圆的头上有尖尖的嘴巴和两只眼睛。

  (3)、谁来把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

  2、引导观察企鹅的身子。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一对翅膀)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脚上有蹼。企鹅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呢?(一条尾巴)

  (2)、小结:企鹅的圆圆、胖胖的身体两边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集体、个别讲述小结语言。

  我们一起把企鹅的身子两边,下面和后面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企鹅圆圆、胖胖的身体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引导观察企鹅的羽毛。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全身长满了什么呢?(羽毛)企鹅身上的羽毛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有的黑、有的白)企鹅身上哪里的羽毛是白色的,哪里的羽毛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2)、小结:企鹅肚子上的羽毛是白白的,其他地方的羽毛是黑黑的,就像穿了一件黑大衣,也叫黑袍。

  (3)、集体讲述。

  4、完整讲述企鹅的基本特征。

  (1)、老师讲述。

  听老师把企鹅是什么样子连起来说一遍。

  (2)、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我们一起来说说企鹅的样子吧,先说企鹅的头,再说企鹅的身子,最后说企鹅的羽毛。

  三、观看录像,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企鹅的样子,那谁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呢?

  2、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企鹅在干什么呢?

  3、对幼儿提出要求。

  在观看的时候小朋友要保持安静,认真地倾听,等下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

  4、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有些很冷的地方也有企鹅)

  (2)、你看到了多少企鹅?(许多)对了,企鹅总是和它的好伙伴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3)、这么多企鹅生活在一起吃些什么呢?(鱼、虾、贝壳等)

  (4)、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它怕冷吗?(不怕)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

  (5)、小结:企鹅全身长满了又厚又密的羽毛,就像穿了厚厚的羽绒大衣,又防水,又保暖。企鹅身上还有厚厚的脂肪,并且企鹅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预防寒冷。所以企鹅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

  (6)、刚才你们看到企鹅在干什么呢?(游泳、滑雪)

  (7)、企鹅是用什么滑雪和游泳的呢?(翅膀)对了企鹅有翅膀,它会飞吗?(不会)企鹅是一种不会飞鸟。

  (8)、企鹅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游泳、滑雪、走路时保持*衡)

  (9)、教师小结:企鹅的翅膀可以用来游泳、滑雪、可以在走路时保持*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10)、企鹅出了会游泳,会滑雪,企鹅还会干什么呢?(跳水、潜水)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企鹅的本领可多了,会游泳、滑雪、潜水、跳水。它的游泳本领特别强,许多会游泳的动物都比不过它呢?

  四、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可是它一点都不怕冷,真是勇敢的企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可以伤害它。

  五、表演“小企鹅之歌”

  1、老师带来了智慧树里表演企鹅的歌,我们一起跟着绿泡泡一起表演吧。

  2、播放视频音乐。

  请幼儿一个跟走一个学小企鹅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鹅》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鹅大哥出门”,能记住故事的内容,能有表情地复讲故事。

  2.不喜欢骄傲,不能对人不友好,不礼貌。

  3.丰富词汇:“骄傲”“神气”。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角色头饰:白鹅、母鸡、小鸡、鸭子、青蛙、猴、乌鸦。

  活动过程:

  1.出示白鹅头饰,进行有关白鹅的活动。

  说一说白鹅的样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个杏红色的鹅包。

  学——学鹅的叫声:e—e—e。

  学—学鹅走路:昂着头,挺着胸,扬着脖子,一摇一摆地,高傲的样子,丰富词汇“神气”。

  2.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有一只神气的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准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告诉故事的名字,讲述故事。

  3.出示白鹅纸偶,以角色的口吻问幼儿:“我是大白鹅,小朋友还记得我的故事吗?”

  “我是怎样骄傲起来的?”教幼儿复讲故事的第1、2段。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母鸡、小鸡的对话。

  “后来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鸭子们的对话。

  “接着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青蛙们的对话。

  “最后我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猴子的对话。

  “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复讲故事的结尾。

  4.出示故事角色纸偶:鹅、鸡、鸭、青蛙、猴、乌鸦。

  教师操纵角色纸偶教幼儿学讲故事,让幼儿跟着老师讲,着重讲角色的对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更锻炼了能力。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等这些问题能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推荐访问:中班 教案 科学 中班科学《鹅》教案3篇 中班科学《鹅》教案1 中班科学鸭子和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