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从哪里来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与思考,初步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雨点的新居,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雨点。 活动准备: 1、听过《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雨从哪里来教案,菁选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雨从哪里来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与思考,初步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雨点的新居,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雨点。
活动准备:
1、听过《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观察过在太阳照射下,水会不见的现象。
2、杯子、小玻璃板、热水、故事《听雨》
3、美工用品。
活动流程:
操作并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听故事→画画小雨点
活动过程:
一、操作并思考:
1、师往杯子里倒热水,幼儿手掌朝下,盖住向上蒸发的水蒸气,并观察手掌上的水珠。
2、师再用玻璃板盖住杯口,观察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小水珠,并关注小水珠变成水滴落在杯子里的现象。
3、幼儿谈论:水气是怎样变成雨的。(师可用《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启发幼儿)
二、水到哪里去了
1、我们曾经看过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没有了的现象,谁来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呢?
2、幼儿谈论。
三、故事《听雨》
蝴蝶听到小雨点落在了哪儿?
四、画画小雨点。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雨点会跑、会跳、会看,还有表情呢?
2、想象一下小雨点会落在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3、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故事。
雨从哪里来教案2
活动名称:
雨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了解“蒸发”、“雨是怎么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操作及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与人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
磁带、玻璃杯、玻璃片、酒精灯、烧杯、火柴等实验用具等,投影机、课件《小雨点旅行记》。
教学过程:
一、听,什么声音?(下雨啦)
二、讨论:雨的种类及好处与危害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来讨论雨。”
提问:
1、 你们看见过什么样的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震雨)
2、下雨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
(好处:下雨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灌溉庄稼、花草树木、)
(坏处:如果雨下大了会造成灾害)
3、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雨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猜测,激发幼儿探索的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实验:雨的形成
教师操作: ·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把烧杯中的水加热并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蒸发。
启发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启发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教师总结:水遇热--- 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升上天-----遇冷----形成细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结成大水滴-----当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雨
四、观看课件《小水滴去旅行》
引导幼儿说说雨的形成。
课程结束。
雨从哪里来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2、雨的形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
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
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
二、实验探索雨的形成。
1、小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冒热气
师:这叫蒸汽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烧水的时候
幼儿:做饭的时候
幼儿:暖气管道里
师: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幼儿:天上
2、幼儿分组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现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3、听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4、看课件: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雨的形成。
三、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画雨。
2、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
推荐访问:教案 从哪里 菁选 雨从哪里来教案 菁选3篇 雨从哪里来教案1 雨从哪里来教案及反思 雨从哪里来教案小班 雨从哪里来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