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菁选3篇【完整版】

时间:2023-02-14 16: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谷折、剪的方法折出瓢虫。  2、能看懂简单的折纸步骤图并进行折叠。  3、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愉悦。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菁选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菁选3篇【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谷折、剪的方法折出瓢虫。

  2、能看懂简单的折纸步骤图并进行折叠。

  3、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愉悦。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筐每人1个,内放正方形彩纸1张,小剪刀1把,水彩笔。

  2较大的正方形彩纸2张,瓢虫范例1个,折纸步骤图1张。

  3将小桌子拼在一起,幼儿围坐四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说谜面请幼儿猜猜谜底: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梅花喜爱它,捕虫最有名。

  (2)请幼儿欣赏范例,快速完整示范。教师出示瓢虫范例请幼儿欣赏,并用正方形纸快速折叠出一只瓢虫,激发幼儿折叠的兴趣。

  2、结合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学习折叠瓢虫。

  (1)请幼儿自取材料筐,围坐在桌子四周。

  (2)教师慢速,完整示范1~4步双正方形的折叠方法,边示范边讲解,请幼儿跟随折叠。折第4步时请幼儿互相帮忙,把双正方形口上下对齐,两边的峰折压*整。

  (3)示范第5步折叠方法,幼儿跟随折叠,压*峰折:然后请幼儿看第6步步骤图,自己完成折叠,压*。教师检查幼儿折叠的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4)引导幼儿看步骤图讨论:第7、8两步是怎样折叠的?请能力强的幼儿师范两次峰折,其他幼儿模仿学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教师示范最后步骤:用剪刀剪出弧形的尾部。请幼儿用小剪刀完成操作。

  (6)引导幼儿用水彩笔画出瓢虫的"眼睛和身上的7个黑点。

  3、请幼儿把自己的瓢虫和同伴的放在一起,比比看看,玩玩说说,体验折纸带来的快乐。

  4、请幼儿整理自己的材料,把材料筐放到固定位置,边角料收到垃圾桶里。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2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秋天的虫子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带有颜色的瓢虫,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孩子*时的绘画中发现,幼儿涂色不均匀,力度不够,而且同种色深浅对比涂色的经验缺乏,因此开展了本次活动《七星瓢虫》。力图提高与丰富这方面的技能与经验。提高孩子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特征,体验秋天之美。

  2、区分同种深浅,尝试对比配色。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例,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这是什么虫?数数它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儿?

  小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

  二、分辨深浅色

  1、瓢虫生活在哪儿? 怎样让叶子和瓢虫的颜色丰富点呢?

  2、引导幼儿找出颜色深浅的蜡笔(红色和绿色蜡笔)。

  三、幼儿创作

  1、 瓢虫的造型幼儿能否表现出黑点数量、腿的方向以及对称。

  2、 能否注意画面的深浅配合。

  四、引导评价

  哪些地方深浅配合比较好?

  活动延伸

  瓢虫是不是都是益虫?

  活动建议:

  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创作:在背景添画上,不要注重强调深浅配合,而更应该引发幼儿想象瓢虫生活的环境,添画些叶子和草地等等,这样作品更丰富,更美观。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活动无论是欣赏讨论或者是示范讲解,都凸现了瓢虫特征,什么地方是红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以及有几个大小的圆点等。因此从作品中看,幼儿想象力丰富效果不错。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用谷折、剪的方法折出瓢虫。

  2、能看懂简单的折纸步骤图并进行折叠。

  3、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愉悦。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筐每人1个,内放正方形彩纸1张,小剪刀1把,水彩笔。

  2较大的正方形彩纸2张,瓢虫范例1个,折纸步骤图1张。

  3将小桌子拼在一起,幼儿围坐四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说谜面请幼儿猜猜谜底: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梅花喜爱它,捕虫最有名。

  (2)请幼儿欣赏范例,快速完整示范。教师出示瓢虫范例请幼儿欣赏,并用正方形纸快速折叠出一只瓢虫,激发幼儿折叠的兴趣。

  2、结合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学习折叠瓢虫。

  (1)请幼儿自取材料筐,围坐在桌子四周。

  (2)教师慢速,完整示范1~4步双正方形的折叠方法,边示范边讲解,请幼儿跟随折叠。折第4步时请幼儿互相帮忙,把双正方形口上下对齐,两边的峰折压*整。

  (3)示范第5步折叠方法,幼儿跟随折叠,压*峰折:然后请幼儿看第6步步骤图,自己完成折叠,压*。教师检查幼儿折叠的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4)引导幼儿看步骤图讨论:第7、8两步是怎样折叠的?请能力强的幼儿师范两次峰折,其他幼儿模仿学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教师示范最后步骤:用剪刀剪出弧形的尾部。请幼儿用小剪刀完成操作。

  (6)引导幼儿用水彩笔画出瓢虫的眼睛和身上的7个黑点。

  3、请幼儿把自己的瓢虫和同伴的放在一起,比比看看,玩玩说说,体验折纸带来的快乐。

  4、请幼儿整理自己的材料,把材料筐放到固定位置,边角料收到垃圾桶里。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推荐访问:瓢虫 教案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 菁选3篇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分钟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3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