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汶川县举行的全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教授作题为《以人为中心振兴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主旨演讲时表示,乡村振兴的愿景是诗歌境界,而文化则是“诗眼”“词眼”“文眼”。
李后强说,乡村振兴的五大主题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文化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而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乡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是乡村文化的“诗眼”“词眼”“文眼”。
“人造的才是文化,本质是人化,主体是人,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以人为中心。”李后强说,人是所有文化的核心、第一要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享用者、保护者、发展者。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是人,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民、人性、人道、人群、人才。要大力培育文化传承人、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卓越工程师。鼓励城市人下乡、乡里人进城,推进城乡大交流、大融合。他强调,对于文化而言,生产不是目的,保护也不是目的,消费、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必须具有“用户意识、消费导向”,必须有人愿意为你买单。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原则: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方向:以人的美好需求为导向;
发展方法:与时俱进,继承与发展,解决人才与市场主体缺失问题,建设文化园区、基地,既要保护也要经营。
李后强表示,民族的要成为世界的,必须“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56 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必须“实现五个突破”:一是突破民族局限,与其他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如羌、藏、彝、汉族等交流)。二是突破表达局限,坚持文化基因DNA 不变,但表达形式要变(方法、语言、服装等,如“康定情歌”也可以用美声唱法展示)。三是突破地域局限,要立足本地,走向世界(如到世界各地演出、走进国际舞台中心)。四是突破时间局限,文艺创作要把历史、现实、未来融合一起。五是突破人才局限,坚持以本民族人才为核心,吸引其他民族的人参与。
李后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不是照搬照套,要进行二次、三次、N 次创新和创作,本民族的人才可能不够用,思想也要大交融,才能生产高质量作品,占领更大市场。”
猜你喜欢诗眼局限民族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诗眼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18期)2020-06-22诗眼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0年18期)2020-06-19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年8期)2018-02-25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