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应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深入挖掘群众文化的发展历史,制定有效的群众文化建设策略。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特殊文化形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挖掘群众文化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不同乡村的发展需求,精准定位群众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现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探讨群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下价值,以供参考。
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始终将“两个文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各乡村的发展趋势良好,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在此背景下,各乡村应该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使乡村居民对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形式有充分的认识,进而提升居民的内生动力,改善居民的精神面貌。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效提升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良好乡风的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实现扶贫扶智的发展目标,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历史发掘
从早期群众文化的实践来看,其主旨是唤醒群众、实现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这就需要明确群众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明确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身份,进而更好地把握群众的外延与内涵。目前,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包括青年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
文化的普及和大众化发展
理论上,文化只有被大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要想真正发展群众文化,首先要使群众文化在群众中得到普及。可见,文化大众化的第一步是让人民群众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立足于这一理论,文化普及工作应该深入乡村和大众,使中华优秀文化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群众文化建设早期,往往通过理论宣讲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文化。
群众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在发掘群众文化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帮助知识分子更好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群众文化可以促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使知识分子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群众文化发展初期,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都会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并据此进行创作。在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实现文艺大众化可以使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加强联系。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使群众文化水平得到提升,还可以使知识分子的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群众文化的价值
促进观念转变,实现共同富裕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普及和发展群众文化,乡村居民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群众文化的本质来看,其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检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最能直观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数据是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渠道。要想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群众文化。通过普及群众文化,乡村居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观念,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科技和新生产方式。这一系列的变化能够使新农村经济建设更加顺利地开展,帮助农民真正实现富裕。
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治理
群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其既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能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使乡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在人才培养方面,群众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群众文化能够促进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思,使知识分子可以很好地打破自身身份的局限,更好地融入群众,与群众一起生活和工作,加深与群众的联系。这能够帮助知识分子更加顺利地在群众中普及群众文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实现全民素养的提高。在宣传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家书屋、文化中心等,使乡村居民有更多的渠道接触多种多样的文化,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新闻资讯等。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文艺汇演等形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并在活动中融入政治、政策、法律等知识内容,帮助群众更好地提升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为普法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宣传群众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使更多群众认识到学习知识、发展文化的重要性,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宣传群众文化还可以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使群众更主动地参与乡村治理工作,更加积极地维护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丰富文化活动
乡村群众文化历史悠久,与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比较贴近。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群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存在价值体系瓦解、信仰弱化等现实问题。因此,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发展使命,有关部门和个体应该坚定不移地推动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和成果,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打造符合國情、符合乡村实际的群众文化,为乡村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支立场坚定、思想纯洁、文化素养高、善于创新的文化建设队伍。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提升乡村居民的道德素养。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能够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也可以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例如,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处理,也可以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转变乡村居民的思想,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群众文化的发展路径
大力宣传,合理引导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宣传,鼓勵更多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宣传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积极转变农村居民原有的文化观念,加强乡村居民对群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乡级和村级干部要正确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结合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开展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宣传活动中。此外,还可以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既可以利用传统的乡村广播宣传文化知识,也可以建设乡村文化网站,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新媒体账号进一步拓宽群众文化的宣传途径。群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紧密,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宣传工作时也要尽可能地贴近群众。如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暖心活动,搭建乡村大舞台和乡村书屋等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世界。在建设乡村书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发挥农家书屋的功能,打造“乡村书屋+”文化建设模式,定期组织乡村群众开展演讲、辩论、读后感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
专业培训,培养骨干
为了更好地落实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应该加大对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不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发展群众文化。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市级和县级文化馆应该发挥支持作用,为乡村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根据各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号召乡村中的青年、文化爱好者、文艺传承者等群体参与公益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化骨干,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拓宽供给渠道,树立文化自信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了拓展文化供给渠道,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全面提升乡村的文化服务水平,将相关文化知识传递给乡村群众。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明确自身职责,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发挥文化服务排头兵的作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服务内容。此外,还要使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创新。要做好规划和统筹设计,挖掘贴近群众的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乡风习俗等内容,并结合时代精神,利用先进科技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例如,巴渝怀良将乡村物产和地域文化融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通过绘画、饮食等乡村群众文化展现乡村风貌和人文内涵,使更多人关注特色农副产品,加深了外界对乡村的了解,有效促进了乡村建设。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视域下,应该充分发掘群众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分析群众文化的当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群众文化发展策略。具体来说,应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引导;
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培养更多文化骨干;
拓宽文化供给渠道,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