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践方案(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24 13:3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实践方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全文完整)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6篇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1

乡村振兴计划方案

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长期关注三农问题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是在三农政策措施,以及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等改革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因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够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其次是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的振兴。这些基础设施不仅限于水电气,还包括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改善人居环境。再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第四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体要求: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河渠林田坑塘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具体措施:

1、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以引进项目、争取资金为目标。深化营商环境优化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年内新增科技型企业8家以上。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着力培育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

2、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21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继续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片区。狠抓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民生领域的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事业发展,推进教育医疗系统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3、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金融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利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产业扶贫全覆盖。深入推动扶贫开发,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富裕、文明、靓丽的现代化京南小镇。盘活农村闲置集体用地、闲置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在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标准前提下,创新流转方式,创造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4、将“三区同建”作为我镇今后发展的战略举措。用3年时间着力打造韩村新型农村社区、韩村现代工业园区、韩村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推动生活、生产、生态深度融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实现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就地城镇化。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5、打好污染防治、安全生产攻坚战。继续落实“1+14”综合治理方案,扎实开展扬尘、燃煤、“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大气污染网格管理和行业安全监控。坚决铁腕治污。深入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涉危生产行为及环境违法行为。

5、提高政治站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做到信访排查常态化,所发现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接访制度,因人施策制定解决办法。切实做好预警预防工作,做到信息灵通,及早发现有效管控,保证问题不出镇。落实“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五包一”工作责任。

6、强基固本抓好党建。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村、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48个行政村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双汇报、双评议”、“五个年”等活动,严格落实日清日结、日志式管理等制度,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树立“党建+”理念。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大气污染、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强化党员示范作用。

三、活动要求

(一)强化认识。各科室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各项工作的旨归,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都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质行进展,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任组长。负责掌握准入、组织协调、统筹规划等相关工作。班子成员要按照业务分工分别指导督促面临任务。

(三)严肃纪律。本单位将对各项振兴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执行不力、懒政不作为影响工作进度的个别干部进行追责,取消年度评优选模资格。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2

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根据《XXX决定》(XX发〔2018)XX号)文件精神,制订本方案。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书写好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篇章。

2、目标任务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升级。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壮大形成“一村一品”,重点做好XXX村豇豆、XX村红仁鸭蛋、XXX村花卉、XXX村老鹅,XX百香果、XX胭脂红番桃、XXX村山油茶、XXX村大青枣、XXX村万亩果业等品牌产品。

2.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XX特色建筑村落、XXX休闲农庄为依托带动周边XXXXX村等一批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的农家乐,开发多元功能,提升休闲观光农业活力。借助XXX度假区、XXXX名气,打响XXXXX得天独厚的XXX的名片,实现“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最大化。

3.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梯次发展培育机制,培优扶强,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大力推动XX农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培育做大做成广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XXXX加工项目落成,利用XXXX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打包XX村、XX村、XXX村等3个村入股和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XXX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培育XXX村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合作经营肉鸭、蛋鸭、鱼养殖,打造村级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拓宽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渠道。

(二)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1.开展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活动,各村积极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督促XXX管好用好镇级垃圾转运站、XXX村垃圾处理热解站,及时清运各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加快XXX污水处理厂运行进程,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提高群众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村容、村貌建设和管理力度,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不断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2.开展水生态保护行动。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溪河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大对XXX江水库和XXX江水源地保护,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积极引导关停非法禽畜养殖场,推行河长制,任命河段长,层层压实责任。

3.开展矿产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影响土地林地生态的涉矿非法开采行为,对辖区范围涉及非法采矿采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证照不全的砖厂、复粉厂及其他非法加工企业进行取缔清理,严格做好监管长效机制。

(三)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XXX文化长廊,珊瑚、XXX文化休闲广场,中小学校等宣传展示阵地,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2.开展文明创建行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3.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健全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以及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支持鼓励各村每季度组织举办一场以上文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4.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坚持正面引导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常态长效整治不良习俗,重点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乡风评议,褒扬乡村新风。

(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健全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

2.突出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坚持法治为本,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举办普法讲座及文艺晚会等途径,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3.提高乡村自治德治水平。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自治模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4.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整合优化资源,统筹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广使用“农事网通”“阳光红页”服务平台,以XX2个村委作为示范点,带动其他村委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真正做到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

5.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两抢一盗、黄赌毒、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开展农村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

(五)实施脱贫惠民富民工程,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政策及增收项目加强就业扶持,拓宽就业渠道。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方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落实脱贫后续扶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2.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抓好建制村通达路线窄路面公路拓宽改造,加强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健全农村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六)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深化土地改革,抓好特色村庄示范点建设。以XX村民小组2000多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社为示范,以点带面地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积极争取XXX“乡土特色示范区”项目落户采木村垌口自然村,集中力量打造田园农业旅游示范点。

(七)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旗领航,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举“一面党旗”。引导各村根据村情民风、工作亮点进行一字提炼,并展开针对性的系列巩固提升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推广使用党建“E网通”,充分利用“党建+大数据”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2.强化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中共XXX镇委员会

XXX镇人民政府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3

“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各乡镇人大:

为进一步推动县委“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代表在本选区的农牧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最广泛地把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活动主题

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站位,带头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人大代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方向、指导工作。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县委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开展“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要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无论是开展代表活动,还是开展监督工作,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听取党委的意见,确保在政治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安排上,突出大局意识,自觉贯彻党委意图,统筹安排人大监督、代表工作等各项重要活动,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部署上合拍。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4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后,2月4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聚焦三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实上,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聚焦“三农”问题。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乡村振兴战略,无不凸显政府对其的重视。然而,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


中国该如何**乡村问题,重建中国“三农”发展新格局?事实上,乡村衰退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很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乡村规划体系的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从衰落到重视、重新认识的过程,而这些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荷兰

精耕细作

建设多目标体系


说到乡村建设,不得不提的便是荷兰。荷兰国土面积仅为4万多平方公里,比中国的宁夏(6.64万平方公里)面积还小,且1/4国土海拔低于海平面,天然面临低洼潮湿、光照不足的难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气候条件并无优势的国家,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


荷兰是怎么做到的呢?土地整理,精耕细作大概是其法宝。1924年和1938年,荷兰相继颁布了两版《土地整理法》,通过土地置换、规整划一等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改善农地利用,促进农业发展。这一时期,荷兰将农业利益置于首位,成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由于实施目标相对单一,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的传统景观。


1970年以后,荷兰政府调整了农业利益至上的施政方式,转向了多目标体系的乡村建设。1985年颁布的《土地使用法案》,更是明确提出要求拓展乡村发展目标,将娱乐、自然和历史景观保护置于与农业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变得更加广泛,荷兰的乡村整治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全面和综合,政府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政府、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比如,2007年版的《土地使用法案》就将解决私人与政府合作开发土地过程中涉及的成本和收益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


不得不说,在农村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形下,荷兰通过对乡村精耕细作、多重精简利用的方式,着实将一个“低洼之国”变成了“农业大国”。如今的荷兰,不仅乡村环境良好、景观美丽,且农业经济发达,农民生活条件优越,其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


从“农村工业园”

到“一村一品”


日本属于经济分布空间和人口分布空间均极度失衡的国家。数据显示,1975年日本26.9%以上的工业产品出厂额和24.2%的人口聚集在只占国土面积3.54%的东京城市圈。


为此,日本在20世纪中期开始通过国土开发计划等综合手段促进乡村振兴。不过,他们的乡村建设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1960年后,日本工业发展遭遇到了土地不足和劳动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而日本政府却抓住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农村地区导入城市工业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农村工业园吸引了大量资本与劳动力。农民实现就地兼职务工,大大提升了家庭收入。但这场运动仍然造成了另一个严重后果,由于非农收入显著高于农业,农民整体走向了“兼职化”——种地成为了农村的“副业”。1999年后,日本政府发布新农业基本法,重新审视农业对日本社会的重要性,强调其对环境保护与社会功能维护的意义,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的科学倡议。


目前来看,日本的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最具特色的便是“一村一品”。所谓“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


如今,随着“一村一品”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基本理念已逐步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认识和接受,成为振兴地方经济、消除贫困和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


韩国


农民才是

核心建设者


20世纪初中期的韩国曾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国家,70%的农民处在饥寒交迫中,人口动荡不安。


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施“新村运动”。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旨在改善韩国农村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及贫困状况;
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并衍生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按照这场运动的发起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自己给出的定义,新村运动就是广大民众“追求更好生活的一场运动”。


然而,建设初期,新村运动并不尽如人意。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现任研究委员赵相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新村运动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是非民主的,它忽视了地区差异,使得传统的农村自治组织与共同体崩溃,瓦解了区域自治发展的基础;
同时,其早期过于注重物质成果,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好在,1970 —1980 年间高度增长起来的经济创造了“汉江的奇迹”,进而激发了“只要做就可以”的国民意识, 提高了国民的自信心。与此同时,80年代后,韩国开始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在农村中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活动,提高乡民的知识文化,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进入21世纪后,“新村运动”更是由初期的政府主导、具有“官办”性质的乡村运动,发展成为完全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


的确,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通过农民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使其意愿直接体现在农村区域规划中,而且也可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规划落实的积极性,减少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阻力。



英国


为什么英国人愿意回归乡村?


要想乡村振兴,关键还在人。如何让单向流动的人口返回乡间恐怕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而这我们倒可以向英国取经。


近年来,英国从城市迁往乡村的人口剧增,已经超过进城的人数,越来越多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又怀揣乡村梦的城里人成为“新地主”。在乡村小镇买个庄园或别墅,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大概是绝大多数英国人的理想生活。


英国人为何向往乡村?这当然和其优美的田园环境和便利的生活配套是分不开的——除大商场、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等大型设施外,各种基础配备和公共服务在乡间也均有提供,甚至在那些小到不能设立诊所、邮局、图书馆、幼儿园的农村社区,英国政府也推出了移动式服务。


不过,相比于乡村基础设施等硬件上的吸引力,有人认为,由上至下,让乡村生活成为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恐怕更为重要。事实上,英国人对乡村生活的追捧,离不开其贵族的影响。要知道,历史上,庄园可是英国贵族生活的居所,它代表着财富、权力,以及优雅——这从诸如《秘密花园》《唐顿庄园》《傲慢与偏见》等影视作品中,就可见一斑。在很多英国人心中,乡村比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因为这才是生活品质的象征。


事实上与英国人相比,中国人对农村的依恋和深情应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乡绅文化无不体现着这种乡土情结。然而,随着乡村的没落和衰败,不仅有知识的年轻人要去城市发展,退休的老人也不愿再回到乡村做个“乡下人”。毕竟,在大多数人心中,“乡下人”恐怕都是“经济贫穷”“权利贫瘠”“素质低下”的代名词。


因此,今天要想振兴乡村,刻不容缓的一件事就是需要给农民换个身份。当农民不再代表一种阶层与社会地位,而是以土地为对象的一项职业与一种生活态度时,单向流动的人口流回乡间也就指日可待了。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5

乡村振兴发展实践案例 一、背景 XX县位于XX盆地中北部,XX市东南部,辖区幅员面积2659.38 平方公里,辖13个乡、4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932个村、 110个社区,全县户籍总人口 141.4万人,是全省典型的丘区农 业大县、人口大县。

囿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规模, XX县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全 县城镇化率为37.5%,低于全省12.9个百分点,相当比例的农 村地区人均占有资源少,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发达,脱贫攻坚 任务较为艰巨。20XX年全县共识别贫困人口超过 8万,有建档 立卡贫困村140个。同时,XX县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全 县范围内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较大,约 聚集在南路乡镇。

近年来,XX县针对南部贫困区域发展滞后、诉求多元、问题 交织,靠单兵突进、单点改革难以奏效等实际情况,抢抓省农村 改革综合试验区、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简称综改区)建 设契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主动探索,集成实施农村产 权抵押融资、定向颁发经营权证、“三变”改革等 15项省市县 实 30%勺贫困村、贫困人口 改革试点,着力探索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互促发展新路子, 现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融合互动。

综改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20XX年的7600元增长至20XX年的15166元,保持年均13% 的增速,9个贫困村4862名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摘帽,相关 改革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专题报道。

二、做法 (一)构建“双区”叠加推进机制,形成市县联动、三方共 建的工作格局 坚持综合改革与脱贫攻坚“双区”叠加、互促互动,充分发 挥政府、社会、群众三方作用。

一是市县齐抓共建。建立市、县、乡、村、社齐抓共建,五 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市、县分别组建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 组和前线指挥部,落实2名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常驻前线指挥部 一线指挥,选派3批170名市县机关干部到指挥部挂职或村任第 一书记(副书记)和乡镇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

二是社会各方支援。明确社会投资、群众投入等以奖代补政 策31条,策划包装项目180余个,引进铁骑力士、可士可、牡 丰、梓商等农业龙头企业18家,累计吸纳社会投资3.2亿余元。

与清华大学、中国农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院校合作, 建立专家工作站和远程教育培训基地, 成功纳入中国工程院“村 镇规划建设重大课题”调研点,形成专家咨询与技术支撑的“区 校合作”新模式。


三是群众主动参与。县财政设立 300万元的返乡农民工创业 基金,吸引65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成功创业。制定《综改区项 目推进办法》,对村民筹资修建村社道路、维修塘库堰渠、自建 农业设施等分别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明确“村民筹资额度达 到项目总投资30%^上的,可采用村民自建方式进行”。

(二)构建“双轮”驱动建设机制,形成规划引领、建管同 步的发展态势 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同步,实现“输血” “造血”双轮驱动。

一是多规合一。坚持“丘区风貌、新村功能、农家情趣、现 代品质”于一体,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等规划机构,同步编 制示范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 4个专项规划及11 个镇乡的总规和控规,明确城镇、产业、生态三类空间布局。开 展扩权强镇试点,加快构建“乡一村一社”三级管控体系,推动 规划落实。

二是整合项目。坚持资金用途、管理权限、实施主体“三个 不变”,采取“一个部门牵头、一张图纸设计、一个标准验收” 授权综改区指挥部“双审双签”全程把控。

3年累计整合实施各 类涉农项目46个、资金9.96亿元,建成县乡道路 74公里、村 社道路355公里;
整治渠道450公里,新建山坪塘90 口、蓄水 池60 口,新建高标准农田近万亩,实现水网、田网、路网、电 网“四网配套”。


三是创新服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三权分 置”,探索定向颁发土地经营权证 500余宗,引导土地适度规模 经营,新培育家庭农场、专合社 148个,连片建成甜橙、藤椒等 基地3.5万亩。探索“互联网+ 定制农业”,建成1个区域电商 创业孵化中心和20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实现电商交易额 516 万元。开展政府购买水稻植保公共服务试点,作业面积2万余亩, 亩平直接创收92.1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农村资金互助 组织试点,组建农村资金互助协会 5个,累计发放借款260余万 元;
与农商行合作创设“产业扶贫贷”,落实300万元分险基金, 由银行放大10倍进行放贷,撬动社会投入 1.8亿元,带动农户 1000余户,被评为20XX年“ XX省十大金融创新案例”。

(三)构建“双带”同步受益机制,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共 赢的脱贫路径 坚持“带动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通过“产业+扶贫”,推动精准脱贫、同步收益、多方共赢。

一是四方分成互惠共赢。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组建甜橙种植 专合社,引进可士可公司发展甜橙产业。

专合社委托公司代建代 管基地三年,盛产后由专合社统一经营管理, 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并按1元/斤保底价回收,收益按照农户、公司、专合社和村集 体四方“ 7:1:1:1 ”分成。目前已建成甜橙基地 20XX亩,入股农 户1200户(贫困户172户453人),盛产后可带动人均增收 3000 元以上。


二是股权量化精准扶贫。采取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组建水 产养殖专合社,发展台湾泥鍬净水面养殖。探索创新财政支农方 式,整合财政补助资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员,整合扶贫产业周转金 和社会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集体股本,集体股本收益 80%由贫困 户按人分成,20%建立脱贫巩固基金。目前已发展泥鍬养殖和稻 鍬共育基地350亩,带动6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是代养代管无本增收。与铁骑力士公司合作,在试点村建 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合作社,通过综改区“产业扶贫贷”和贫困 户扶贫小额信贷解决合作社代养场建设资金, 公司提供鸡苗、饲 料、设备、技术,合作社负责鸡苗代管代养,鸡苗成熟后由公司 按3.15元/只支付代养费,优先安排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管 理,促进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实现“无本增收”。目前已建 设金鸡代养场6个,出栏土鸡80万只,代养收入252万元,带 动农户220户(贫困户 200户),户均增收 7800元。

四是内股外租保底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旅游度假股份 合作社,引进XX牡丰公司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集中打造“九龙 山?牡丹谷”乡村旅游景区。利用农村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 迁等政策,米取统一规划、政府补助、众筹集资、入股招租等方 式,将农户闲置房屋流转整合,建设集休闲、旅游、居住为一体 的客栈式居民点或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业。公司支付入股农户 400元/亩保底租金,并将当年景区收益的30%按照入股农户、村 集体、
贫困户“ 7:2:1 ”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目前已带动入股 社员人均增收1390元。

(四)探索“双盘”联动合作机制,形成资源整合、创新利 用的发展模式 坚持“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盘活群众参与意识”,全面开展 “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试点。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在综改区 36个村组建集体经济、土 地、劳务、旅游(度假)、置业等 5大股份合作社110个,吸纳 21000余名群众入社。其中,土地经营权入股4500户、25000亩; 劳务合作社入社7400余人,承揽藤椒、麦冬、蔬菜、油用牡丹 种植采收和泥鍬养殖等劳务业务,实现劳务收入500万元、带动 人均增收3134元。

二是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为着力点,建 立公司制、股份制、合作制等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探索资 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土地经营型 等发展新路径。依托五大股份合作社,以“百企帮百村”为契机, 投入帮扶资金物资近1200万元,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 (股东)”模式,吸纳困难群众就近就业 9300人次,通过入股 分红“找钱”、有偿服务“挣钱”、盘活资产“生钱”三种方式, 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实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逐步壮大农村集
体经济。

三是规范产权交易机制。构建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 核心、“镇村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为基础的“ 1+n”农村产权 完 交易服务体系,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善交易规则和流程。开展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设立300万 元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资金,发放产权抵押流转收益贷款 1540 万元。依托产权(股权)交易平台,将资源向全社会推介,综改 区流转交易土地11万亩,实现股份制、规模化经营耕(林)地 6万余亩。

三、启示 三年多来,综改区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了区域发展历 史未有的巨大进步,在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特别是产业发展上 有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破题丘区脱贫、 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个核心方面:
(一)着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 留守多为“ 386199人群”,村社干部普遍年龄偏大,且学历偏 低,创新发展意识不足、能力不足,加之待遇偏低、杂事繁多, 缺乏改革动力。现代农业发展普遍缺能人带头, 缺乏龙头企业或 种养大户引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缺营销人才。优秀 干部和企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三爱”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乡 村振兴的长远发展。


(二) 着力打破群众消极观念。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然 而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浓厚, “等靠要”思想严重,小富即满。部 分群众对改革缺乏信心,对改革后如何分红、能否分红有怀疑。

部分群众认为农业产业见效慢、且风险大,打工受人管不自由。

有一定存款的农民大有人在,但由于对村社干部领办的合作社缺 乏信任,怕“折老本”不愿入股。只有引导人民群众逐步转变思 想观念,激发出其内生动力,才是可持续、真脱贫的乡村振兴之 路。

(三) 加快**资源转化“硬骨头”。农村资源、集体资产 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因历史原因,村集体可变的资源资产资金 少,还存在集体学校等资产收回使用赔偿问题。

农业产业风险大, 投入周期长,产品易损耗,从业人员需具备专业的选择产业、分 析市场、论证项目、产品营销、经营分配等方面能力和经验,缺 乏专业知识成为农田、 堰塘等自然资产变现的难题。

由于交通区 位以及土地、水源等基础条件制约,本土的龙头企业生存难,引 入新的社会资本难上加难,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

部 分引进业主害怕股份制让利过多, 也多希望采取直接土地流转的 方式经营。因此,需要在资源转化方面多下功夫,才能使集体经 济良性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篇6




乡村振兴培训项目




1

一、培训项目概况
“西部大开发”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于2000年1月开始部署,整个政策包括“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四个主要项目。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自然环境较恶劣,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但是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如何切实将西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时的经济优势? 毫无疑问只有立足于西部独特而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才具有比较优势,也只有积极发展这种经济活动才能发挥西部的比较优势。具体到西部而言, 经济是较好的选择:一方面,众多资源为发展产业提供了基础, 经济模式利于西部可更新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推动;另一方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社会各界共识。本课程体系旨在带领培训学员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近距离感受西部大开发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西部大开发。

二、培训对象及地点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涉及三类:政府中与西部大开发及金融的2

相关人员,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及企业中的相关人员。

(二)培训形式
邀请政府组织、相关行业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以及中国金融学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进行授课,采用课堂授课、主题报告、案例分享、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含西部大开发与金融基本知识、构建发展体系助力西部发展、实地调研、素质拓展训练等。

(三)培训地点
(1)市内:高校/其他培训地点(根据需要调整确定) (2)市外:(根据需要调整确定) 三、培训体系 (一)培训内容
西部大开发与金融基本知识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西部大开发基本定义及含义、西部大开发政策解读、金融基本定义及含义、中国金融政策解读、西部大开发与金融、我国西部大开发发展现状及趋势。
构建发展体系助力西部发展模块主要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国内经验、如何在西部构造发展体系、如何在西部构造发展体系、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方法。
对于实地调研我们暂考虑了以下4个调研地点。
3

素质拓展训练部分我们会邀请专业的培训师,帮助企业及政府人员提高心理素质,将传统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运动相结合,让培训学员在运动中进行感悟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类 金融基本知识类
课程体系 相关理论 管理 相关知识
课程名称 金融相关理论 如何进行管理 金融评价体系研究
授课方式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
金融体系
相关产品
构建中国金融体系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产品创课堂授课

银行发展
PPP创新模式:PPP环保案例分享 课堂授课
相关知识 相关政策
发展现状
西部大开发类
一带一路 优秀案例
产业基金
西部大开发基本介绍 课堂授课 西部大开发政策解读 课堂授课 如何发展乡村产业 课堂授课 我国西部城市发展分析 课堂授课
西部城市建设 课堂授课
西北城市群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四维测度及课堂授课
政策建议
西北地区金融与产业结课堂授课
构的历史演进
西部地区产业规划 课堂授课
金融与“一带一路”的课堂授课

西部国际贸易 课堂授课 企业创新发展 课堂授课 省优秀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
(三)培训物资
学员物资包含笔、本子、手提袋、学员证、培训安排、培训资料、高校及宣传册、结业证书。
4

四、管理团队
培训学员将以班级的形式进行培训,为其配备一名带班班主任、一名助理班主任、研究生助理团队、摄像团队等 五、成本预算
培训预算,包含需要的各项费用:餐费、住宿费、资料费、场地费、交通费、专家讲课费用(含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工作人员费用及不可预见费等。

六、联系我们
5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实践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 乡村振兴实践方案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方案